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凡伟 《重庆行政》2013,14(1):87-91
潼南地处成渝经济区成南(遂)渝发展带,到成都主城和重庆主城都是约一个小时距离,战略节点地位十分突出,找到一个杠杆,就可以撬动潼南经济,使潼南经济驶入快速发展的通道.这就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区域经济规律,深入分析潼南在成渝经济区面临的环境,研究潼南在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地位,找准潼南在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积极探索实现潼南战略定位的路径,潼南才能完成国家赋予其在成渝经济区的历史重任,推动潼南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蜀地多云雾,成都人出了名的爱晒太阳,每每艳阳高照,“换装”归来的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便成了成都市民喜欢去的地方.同样在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给这片土地注入了灵魂,环湖步道上,人们闲庭信步,尽享悠闲时光.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0,(12)
正融巴蜀灵气,兴天下荣昌。地处重庆西部的荣昌,距重庆90公里,离成都240公里,幅员面积1077平方公里,是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腹心。荣昌的名字取自"繁荣昌盛"之意,自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建县以来,已有1262年历史。2015年6月18日,荣昌撤县设区,这座文化厚重之城、新兴产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畜牧科技之城、开放创新之城、民生幸福之城自此开启了发展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4.
张彤 《重庆行政》2022,(1):10-1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规划纲要》的重要部分。《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整合红色文化、巴文化资源,打造伟人故里、大巴山旅游环线和嘉陵江、涪江诗画长廊,贯通川东北渝东北生态文化旅游带。广安是邓小平同志的故乡,与重庆文化同源,同属巴文化。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广安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广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紧邻重庆的地缘优势,坚定实施"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必然要用好天然联系的文化旅游资源,着力与重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廊道和发展轴。  相似文献   

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和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视察云南时的重要指示,突破人才“瓶颈”制约,全面推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现就加快我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的有关问题作如下决定: 第一条 加快培养一批跨世纪的学科、技术带头人。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6.
田贵虎 《重庆行政》2021,22(1):16-18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成渝地区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以及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区位优势,让这片区域有能力成为"双循环"的核心枢纽区.对重庆市大足区而言,这是可遇不可求的重大发展机遇.大足地处成渝腹心,是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桥头堡城市,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颗明珠,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特色产业新高地和国际知名旅游地.全区上下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部署及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发展使命,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体现大足担当、展现大足作为.  相似文献   

7.
刘旗 《重庆行政》2022,(1):13-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文化旅游融合战略的实施;亲自点题,支持重庆、成都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饱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追求中国梦,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关切和厚爱。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及重庆市贯彻意见落地实施,牢固树立"一家亲"理念,突出"一盘棋"思维,坚持"一体化"思想,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制度化、体系化、形象化上下功夫,努力建设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亮点。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系统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立法有助于促进成渝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从而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法治保障。与国内其他协同发展区域不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立法涉及三层行政关系的统筹协调,上面一层是四川与重庆的省域关系,中间一层是成都与重庆的核心城市关系,下面一层是成渝间城市群之间的关系。由于省、市域间有独立的城市空间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9.
像许多城市一样,成都也有一条穿城河从自己胸膛上汩汩淌过.多少年了,这条叫做府南河的东去流水,如同伟大母亲乳汁一般给予成都以文明滋育,成都因此而获得“天府之都”、“既丽且崇”的美名.在赞美和感激府南河带给成都的一切文明的同时,人们看到了这条母亲河韶华已逝,昔日的绰约风姿,渐渐演化成老人们磨破舌头的回忆.母亲河,她背负了  相似文献   

10.
荣昌位于重庆西部,与四川的安岳、内江、隆昌、泸县和重庆的大足、永川接壤,幅员1075平方公里,地形以浅丘为主,平均海拔300—400米。全县辖30个乡镇,总人口80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5万。荣昌县情有四个特点: 一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荣昌位于成渝经济发展重点线上,介于成都、重庆两个大城市和内江、泸州两个中等城市之间,成渝铁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境内,“三纵五横”的县级公路、纵横阡陌的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县城昌元镇座落在成渝铁  相似文献   

11.
《重庆通史》一、二、三卷终于出版了,其编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这是一项由许多老同志大力倡导,一批热心的同志大力支持,由重庆市委党校与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组织一批中青年学者,经过长达25年研究准备,12年撰写跨越两个世纪的辛勤工作而完成的一项重庆文化基础建设的跨世纪工程。从课题组成立之初,我们就确定了“继承传统,严谨朴实,努力创新,积极慎重,宁缺毋滥”的指导思想。通史是反映史学研究综合性成就的著作,城市通史是城  相似文献   

12.
2022年春节,对比重庆北站、西站的热闹,菜园坝火车站显得格外冷清.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成渝铁路通车,菜园坝火车站却是重庆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成渝铁路是新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治理国家的决心和能力,也在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深刻改变西南地区的格局,为区域经济腾飞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重庆、成都被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全面试点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成渝"地区成为中国又一块新开垦的"改革"试验田。  相似文献   

14.
一、区位优势荣昌地处重庆西部,位于重庆、成都两大城市的结合部,是重庆市的西大门,处于成渝铁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沿线,在重庆市提出的渝西经济走廊的第一线,既背靠农村,又紧连大都市,既服务两大城市,又接受两大城市辐射,交通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在重庆市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承东启西、双向开发的战略区位优势。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要把荣昌建设成为重庆的渝西明珠,渝西经济走廊上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5.
重庆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是全面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聚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务实行动,为区县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重庆市黔江区作为中央和重庆市定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将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黔江大地上这条主线,发挥区位、生态、开放、服务、文脉优势,努力在“互联互通、兴业兴城、共建共享、至善至美、开拓开放”上狠下功夫,勇担中心责任,彰显中心价值,加快打造“一区两群”发展格局新的增长极,在“支撑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辐射武陵山、联动‘一区两群’、链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交汇点”叠加优势、“桥头堡”支撑功能、“示范区”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提出了着力建设都市发达经济圈、成渝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高地,并以此带动全市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三大经济高地之一的成渝经济走廊的建设,主要是充分利用成渝两地便捷的交通条件,发挥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沿线城市的密切协作,推进沿线小城镇建设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向沿线集中。作为  相似文献   

17.
在错位发展中推进城市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遂宁市地处成都和重庆之间,如何在这两个中心城市之间留住商气,取得发展,就成为一道难题。为此,遂宁根据实际提出了错位发展的思路,利用自有优势积极参于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市场对接和城市功能互补,努力打造遂宁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8.
黄云辉 《重庆行政》2021,22(1):19-21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2020 年10 月16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时强调,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打造"两中心两地",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9.
《重庆行政》2007,(5):13-15
面对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新形势、新机遇,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索一条科学发展、加速发展、协调发展新路子,有效对接成都经济区,重庆迫切需要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地,形成成渝经济区中的重要战略节点,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刻不容缓。一、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一)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国内外区域发展实践表明,以重点区域的快速发展带动其他地区发展,通过非均衡发展的路径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谭新生 《新重庆》2007,(6):20-21
重庆直辖十年.今天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构建新重庆“一圈两翼三带”的生产力布局.即打造以主城为核心的“1小时经济圈”.拉动三峡库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两翼”齐飞.建设沿长江、成渝高速、渝怀铁路的城镇和产业群密集带。石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渝利高速铁路通车后.与主城“1小时经济圈”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