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身养德     
《新长征》2007,(4)
报载,甘肃某市党委做出一条规定:不孝敬父母的干部不能提拔。消息传出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多此一举,有人认为过于具体。但老百姓叫好,俚俗议论说:"缺德,不尽孝道,还有什么资格当干部?"我想,做出这条规定的地方党委,不会不明白考评干部的政治思想表现包含了"孝敬父母",之所以"多此一  相似文献   

2.
有问题"谈话",有反映"回复",有信访"诫勉"这是对西吉县加强科级干部管理和监督,保证其正确行使权力的规章制度的简要叙述,其实质就是科级领导干部的"毛病"有人管,有人问。最近,西吉县对科级干部存在的不同问题作了科  相似文献   

3.
王路青 《先锋队》2013,(27):42-43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十八大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目标。笔者认为,三者之间"干部清正"是政府清廉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政治清明的关键和保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治国就是治吏。只有"干部清正"才能"政府清廉",进而达到"政治清明"。干部清正,就是要求干部要自修不辍,自觉做到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宽和自处、谦冲自牧。  相似文献   

4.
王春 《廉政瞭望》2011,(3):21-23
有人认为,村官虽然是"从事公务"的人员,但不是公务员,故而纪委的纪律之杖够不着;村官是一级组织的"干部",但不是中国行政意义上的"党政干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把"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作为违纪行为。对此,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拥护赞成的,但也不乏其他声音。有人认为这是"闭塞言路",有人认为这是"压制言论自由",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否定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损害党内民主"。这些观点颇能迷惑一些不明就里的人,但实际上存在明显的偏颇和漏洞,是错误的。我们要正本清源、明辨是非,认清这些观点在理论上的错误和实践中的危害。之所以说这些观点是错误的,首先在于其忽视了基本概念和具体语境。首先,从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什么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的干部工作时代命题。如何回答这时代"三问"?作为党委组织部门,我们既要选准用好"好干部",通过加强干部工作来回应,更要自觉践行"好干部",通过着力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来解答。  相似文献   

7.
"依绩效提拔"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解释中国纵向政府间关系,乃至地方政府行为和地方治理绩效的一种重要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依绩效提拔"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赋予了上级政府自上而下落实政令的权力。但浙江省55名市县党政负责人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上级政府调控和引导地方政府行为的有限工具。第一,绩效的激励范围有限,表现为地方干部并不都认同"依绩效提拔"的判断,且有较稳定晋升预期的干部更不认同这一说法。第二,绩效的激励效果有限。一方面,"一票否决"指标的约束力不强,只有少数干部认为触犯"一票否决"指标会终止晋升之路。另一方面,其他类型绩效的激励效果差异显著,受访者认为重点工作比综合性考核排名、经济绩效更有助于晋升,而创新则被认为是展示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依绩效提拔"赋予了上级政府下达具体政策任务推进某些重点工作的较强权威,但并未给予上级政府设立绩效标准引导地方政府转变行为模式的有力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执政的骨干力量,其一言一行不仅反映个人的能力、水平高低,更关系到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以及党委、政府的威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笔者认为,当好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或者说当好一名称职的"关键少数",应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建树。一是要具有政治远见。这是一个大局观念、站位水平、决策能力的问题。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目光短浅,干工作、作决策往往只是站在个人的一亩三分地,视野比较  相似文献   

9.
"‘致富链'传帮带,贫富牵手奔小康;干部好、干部亲,干群齐心建家乡."这是汉源县青富乡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着力打造"致富链",群众给乡党委、政府送的一幅大红对联.  相似文献   

10.
正"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顺应党的事业需要和人民群众期待,从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作风态度、责任使命、品德操守等方面,为新时期好干部划定的标准,是好干部的"标准像""风采照"。有人逐一形象地解读:信念坚定,就是把理想高高举过"头"顶;为民服务,就是把宗旨深深烙在"心"里;勤政务实,就是把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工程上马,干部下马"、"高楼竖起来,干部倒下去",这是对基本建设过程中腐败现象最形象、最具典型意义的比喻.我们看到的这个淮海工学院院长王立信,是被不幸言中的又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开阳县穿洞村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要求,积极探索出"一二三四五"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治安发案率为"0",到省市县上访人数为"0",违章建筑为"0",违规办酒席为"0",干部违纪为"0"。这是近年来开阳县穿洞村聚群众智慧,集社会力量,开展农村社会治理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穿洞村是贵阳市首个农村社会治理示范点。该村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  相似文献   

13.
正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各级政府要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明确地为干部减负"喊话",再一次高规格地释放出了为干部松绑、减负,让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清晰信号。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任务繁重艰巨,尤其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一问:"另类"干部究竟是什么样的干部? 所谓"另类",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如果主体是"我们",那么,这个"另类"就和"我们"不是一伙儿的,是非主流的.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使作风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基本没有了。然而,有人反映去政府一些部门办事,虽然工作人员态度很好,但就是不办事,结果碰了"软钉子"。这是部分干部"不想为"、"不会为"、"慢作为"的结果,实质就是"为官不为"。一些干部虽然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但对个人荣辱得失看得  相似文献   

16.
正01查处市纪委书记,被质疑"何必这么认真"文_赖明被安排担任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主任时,有人对我说,纪检监察干部本来就是"啄木鸟",你去当主任,得罪的都是熟人,这工作不好干哟。说来也是,我在四川省纪委工作已近19年。19个年头,自然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有很多熟人,甚至和很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成就感,在大学生"村官"中存在着这样的看法.有人认为自己"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接触的是"平凡之辈",干的是"琐碎之事",体会不到成就感;有人认为自己对基层不熟悉,一时出不了成绩,没有体现大学生"村官"应有的价值,显示不出成就感.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插甸经验"的过程中,有些干部认为扛起旗子、拿起锄头摆个造型、拍张照片就是在学习"插甸经验",我认为这显然有违"插甸经验"的本质。"带真情融入、带思路进村、带实惠入户"的工作模式才是"插甸经验"的本质,我们学习"插甸经验"要学的是它的精神和理念。借鉴"插甸经验"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实践,一要真情融入,把村组和田间作为第一现场,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7.3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也应看到,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积累了不少矛盾,特别是城市治理水平与城市发展不匹配,一些地方"城市病"比较明显,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挑战。有人认为城市治理是政府的"分内事",并将一些"城市病"完全归因于政府管理不到位。这一观点比较片面,  相似文献   

20.
认真解读"插甸经验",笔者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是干部下得去。我们党的根基在群众、在基层、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插甸经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干部不喊空口号、不唱高调,真正深入基层,把握基层所需、所急,并帮助基层群众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二是干部立得住。以往我们的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大多都流于形式,很难做到与群众打成一片。"插甸经验"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典型,就在于派下去的干部真正立足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深入基层的实践中,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