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执著探究孙中山的学者──《孙中山传》作者尚明轩访谈录日农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特别是对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研究中,尚明轩先生可谓是位勤奋的多产的学者。仅在近十多年间,这位史学家、近代史研究员先后撰写出版了《孙中山传》、《宋庆龄传》、《廖承志传》、《何香凝传》...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台湾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宝 《两岸关系》2006,(12):25-25
今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回顾孙中山先生40年的革命生涯,他一直都在为祖国的统一而奔波,台湾始终萦系在他的心中。1894年,孙中山先生上书李鸿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被拒后,于11月24日到檀香山创建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甲午战争失败后,腐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3.
<正>据史料记载,孙中山先生一生有4次在台湾革命活动的经历,首次赴台时前往台北的天后宫朝拜妈祖。查阅《孙中山先生四赴台湾的故事》《台湾与辛亥革命》和《中国革命中的台湾与大陆》等书,详细记载了孙中山先生与台湾的深厚渊源。孙中山首次赴台是1900年9月至11月。孙中山化名吴仲,在台湾停留了44天。他在台北新起町设立了指挥所,策划了惠州起义,并从日本运送军械、武装人员和经费到祖国大陆,于10月8日在台北指挥郑士良在惠州起义。  相似文献   

4.
1996年11月12日,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11月4日至8日,来自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越南等国的学者、朋友共230多人,相聚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缅怀他的业绩,纪念他的功勋,追寻他在“振兴中华”道路上的足迹。翠事村位于中山市东南29公里,1866年11月,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光。那时,这里是一个土地贫瘠、交通闭塞、人民生活贫困的小山村。现在,这里成为一座以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5.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06,(12):16-16
“民革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9日上午在北京京东宾馆拉开帷幕。此次会议由民革中央主办,民革北京市委协办。在京民革中央委员及全国各地的民革党员代表、研究孙中山的学者及各大媒体记者共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民革中央副主席童傅、朱培康主持,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发表讲话。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6.
上海中山学社社员、《世纪》杂志副主编沈飞德副编审撰写的《民国第一家——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以下简称《民国第一家》)一书于2002年6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有关孙中山亲属与后裔最完备,也是最翔实的专著。为此,2002年8月22日民革上海市委员会、上海中山学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召开了此书的出版座谈会。上海的孙中山研究专家和学者,孙中山先生的后人等40多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会议由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马克烈主持,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朱达人、民革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委项斯文、葛剑雄…  相似文献   

7.
1922年8月,因为陈炯明的叛变,给孙中山先生再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时候,中国共产党正确估计了孙中山先生反帝反封建的立场和国民党改造为四个革命阶级联盟的可能性,以李大钊同志为代表,会见了孙中山先生,向他伸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援助之手。由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1922年9月4日,孙中山先生召集了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研究国民党改组计划的会议,成立了起草宣言、党章和总纲的机构。1923年11月,国民党发表改组宣言。1924年1月,国民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者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初始之年,恰好是孙中山诞辰145周年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这位对20世纪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我们理所当然地想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的评价,特别是毛泽东撰写的专文《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毛泽东在这篇专文中言简意赅地指出: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的伟大爱国者、民主革命先行者、近代化先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和政纲。他把"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作为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并最终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孙中山先生虽没有在大连留下足迹,但对俄、日侵占的大连地区十分关注。辛亥革命时期曾任命二位大连籍革命军将领;1923年时为大连中华青年会会刊《新文化》创刊号题写"宣传文化"题词。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大连市以"中山"命名的街道、广场、公园和行政区有4项,在东北地区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者。他写的《建国方略》一书,就勾画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蓝图。《建国方略》一书,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部分构成。这部书分别阐述了孙中山在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的建国方略,内容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1.
《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时值孙中山先生逝世80 周年之际,重温孙中山先生关于国家统一的精辟论述,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反分裂国家法》与孙中山先生的理念一脉相承,是对孙中山先生统一中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国家统一思想的相关论述与《反分裂国家法》的精髓是相同的。两岸炎黄子孙都共同敬仰孙中山先生,台湾当局和广大民众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先总统;大陆  相似文献   

12.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以国民党改组、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会议之一。会议通过的“宣言”、党章和选举产生的中央执行委...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独立和自由,奔走呼号,艰苦卓绝地奋斗了40余年,功勋昭著。他一生廉洁奉公,清正耿介。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广东绅商百姓联名举荐孙中山的大哥、多次捐巨款支援革命的孙眉出任广东都督。孙中山得知后,即刻致书广东各界团体予以劝阻。孙眉听从其弟的劝告,没有出任粤督。1925年孙中山病危时,留下一份《家事遗嘱》,其中谈到:“余因尽瘁,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孙中山先生竭尽一生为民众的利益而奔走,…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
正2015年12月21日,应《孙中山台湾足迹》筹备委员会、广东人民出版社邀请,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出席了《孙中山台湾足迹》珍藏画册首发式,并同与会嘉宾一起为画册剪彩。纪斌在致辞中向孙中山先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他说,中山先生毕生为追求祖国统一而奔波操劳,他提出三民主义,给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指引了前进的道路,临终还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嘱。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1月12日,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北京市政协和民革北京市委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内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展览。这次展览的主题思想,是围绕着孙中山先生与中山堂的密切关系而展开的。其展出内容是以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应邀抱病北上来京共商国事为开端;以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北京,在中山堂(原中央公园社稷坛拜殿)举行隆重公祭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有着一些共同纪念和颂扬的民族英雄。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一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台湾籍辛亥志士林祖密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人民日报》于1981年10月12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忆先辈遗言,盼祖国统一》的文章,赞扬林祖密拒绝日本侵略者妄想利用雾峰林家在台湾的崇高威望怀柔台湾人民的企图,毅然廉价变卖台湾庞大家产举家回到祖国大陆,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学生和部下。鉴于林祖密对辛亥革命所作的贡献,祖国大陆于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特邀林祖密将军的后代来北京参加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北京观察》2016,(z1):6-7
20命16的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的一位巨人,是对中华民族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和推动作用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8.
1987年11月,中国民国史学会曾在南京召开有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的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大型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共收到国内外学术论文170余篇。我院历史学系教授费正、讲师李作民也应邀出席并向会议提交了《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战略指导方针及其相互关系》的论文。应会议安排,费正教授宣读了这篇论文,受到与会中外学者的关注。美国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人,加强两岸孙中山研究的互动,本刊作了海峡两岸学者对谈孙中山的特别策划。此次对谈,涉及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均富思想、建国构想及实业计划。在两位学者看来,今天谈论孙中山,应该更多地挖掘孙中山思想的现实意义,这对两岸的建设和发展都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6,(6)
正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印迹已然铭刻于中国历史之中。辛亥革命的爆发,民国的建立,黄埔军校的诞生,北伐战争的胜利,无不留有他的影响和他发挥的作用。即便150年过去了,孙中山先生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仍然为后人所铭记。孙中山先生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追求国家独立、社会进步和民生幸福的事业之中。在他为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