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民政》2008,(5):1-1
近日,“加油中国”的呐喊在海外激荡,抗议卡弗蒂辱华言论的怒潮在国内掀起,互联网上“‘红心’中国”的签名,也在飞速增长…… 当“藏独”分子试图分裂祖国的时候,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事实违背良知的时候,当一些政客居心叵测妖魔化中国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扒窃是一种极具分散性、随机性的犯罪行为,隐蔽性强,取证难,不易破获。公安部门因警力不足,对扒窃打击不力。民间反扒组织是人们出于义愤、良知、正义而自发参与、成立的,通过协助公安部门打击扒窃行为来维护人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秩序,是非营利的公益性的群众组织。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你们好。《人民公安》是我的良师益友,它伴随我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当我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它用肺腑之言教导我:做一名不畏艰难、不失本色的人民警察。它一身正气,挥正义之剑,为善良的人们撑起一片绿阴。祝《人民公安》永远芳草青青,永展卫士风采。读者来信$河南省虞城县公安局@王玉阁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忧国忧民而著称,追求正义、热爱真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被认为是社会的良知。近些年来,知识分子却因为缺少人文情怀,缺少社会关怀,缺少责任意识,缺少道德自律,而日渐受到批评与责难。作为社会良知和理性的代表,知识分子必须独立于利益之外,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当“美丽”形容中国的时候,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山清水秀、天朗气清,街宽路阔、政善人和。而当“美丽”形容社区的时候,人们会想到什么?是花红柳绿还是干净整洁?是邻里亲和还是服务周到?让我们走进天津,去见证美丽社区到底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6.
尽管正义与良知,一直被认为是人们所应具备的最朴素情感而被人们所等闲视之。但是这种纯正的品质在关键时刻,往往就会升华为一种高尚的人格。在全国数以亿计的打工大军里,一个生命的悄然陨落,也许很难激起扣人心扉的波澜,而河南籍打工青年李学生舍生取义的壮举,则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37岁的河南省商丘市农民李学生,生前在温州一鞋厂打工。2月20日下午,在金(金华)温(温州)铁路温州市黄龙段马坑隧道口,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路过此处的李学生飞身救出一个穿越铁道的男童。当他再次冲上铁道抢救另一个女童时,被飞驰的火车迎面撞飞,不幸牺牲…  相似文献   

7.
温暖,真好!     
刚刚过去的冬季多雪而漫长,在萧杀的北风和漫天的飞雪中,人们艰难地书写着关于冬天的诗话,诗中跃动着几个不和谐的音符。河南洛阳的一场大火,烧痛了亲人的心;内蒙古遭遇的雪灾淹没了同胞手足的家园;迷途的灵魂在邪恶的火焰中化为了灰烬,正义的人们为此而悲痛交加…… 然而,冰雪,终将被热情焐化。面对天灾,抗争人祸,善良的人们捧出了一颗颗火热的心,抚慰着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伤痛,于是,我们重又看到了大年三十温暖的帐篷里一盘盘热腾腾的水饺,灾民们脸上漾开的一丝丝笑容;重又看到了被真情呼唤的良知在慢慢复苏,邪恶终无…  相似文献   

8.
格言     
《群众》1995,(2)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  相似文献   

9.
当人们对“嫖宿幼女罪”争议纷纭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一个古老的话题——“良法说”。它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其核心就是强调法的正义性,强调符合正义的法才是“良法”。古罗马的西塞罗也说过:“真正的法是符合自然理性的。它永恒不变,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与其相反者是“恶法”。在法理学中,“良法”、“恶法”是一个久远而又混沌的话题。有时候,“良法”、“恶法”的标准也见仁见智,众说不一。但今天讨论的“嫖宿幼女罪”,却被人们普遍视为“恶法”。  相似文献   

10.
国际     
《时事报告》2014,(2):61-61
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了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公然挑衅国际正义。——国务委员杨洁篪:安倍晋三的行为是对曾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各国人民感情的肆意伤害,是对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公然挑衅,是对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粗暴践踏,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的狂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当社会利益呈现多元甚至冲突对立的时候,在博弈和谈判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最明智的纠纷解决方式。这也是英国《大宪章》制定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权力斗争中的杀戮并不能带来正义,而一部好的法典却可以,这或许就是作为法律人的罗伯斯庇尔最后的顿悟和作为军事天才的拿破仑给世界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2.
12、《关于妥协和卑劣的妥协》 作者:阿维沙伊·马加利特。在什么时候为了和平而接受战略性妥协是正当的?回答是:有时候,但绝非任何时候。书中写道:“我认为。妥协问题上的举棋不定和妥协精神的深层原因在于和平与正义之间的冲突。和平与正义也许还会需要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社会正义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基本伦理诉求,其“正义性问题”需要迫切的关注和研究。社会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公平正义不仅是社会稳定的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在经济活动领域中存在的社会非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业 《人民论坛》2012,(3):38-39
公平正义热度:★★★观点与主张:当今国际社会思潮开始转变,由追求自由平等转向追求公平正义。当正义和发展之间有矛盾时,人们开始选择正义!甚至宁愿以发展为代价,也要实现正义。  相似文献   

15.
我期望,当我的法官生涯结束时,人们会说,我的品行是良好的,为人是正直的,工作是勤勉的。我维护了社会正义,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弹指十年,风雨兼程。当我们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字而欣慰的时候,我们不能忘怀那些默默无闻的建设者;当我们为一家家蒸蒸日上的企业而喜悦的时候,我们不能忘怀那些卧薪尝胆的创业者;当我们为一项项技术突破的成果而欢呼的时候,我们不能忘怀那些励精图治的创新者;当我们为一步步坚定前行的足迹而自豪的时候,我们不能忘怀肩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能否涌现像雷锋、焦裕禄、黄继光式的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英雄模范人物呢?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精神世界的难题,邱娥国同志以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言行,再一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追求真理、正义,呼唤良知、美德,不仅是五千年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命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崇拜与怀疑     
崇拜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伟大的时代都是拥有信仰的时代,每当出现一位精神领袖,那么也就必然会产生出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艺术。这些伟大的人物,都具有执著的精神,就像军人持剑、文人执笔、匠人拿瓦刀那样坚定。良知与道德是密切相关的。良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支配着人的精神状态。良知的作用要大大优先于技巧、言辞以及风貌。良知与理智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9.
当大渡河的狂涛要重唱石达开悲歌的时候当雪山风暴要刮断打绑腿岁月的时候昂起的目光渴盼的是旗帜当倚锄老农的希望被禾苗枯萎的时候当乔厂长的叹息将车间堆满的时候焦灼的目光渴盼的是旗帜当某些公仆的碰盏声遮住柴门响动的时候当某些勇士的鲜血溅不起正义呐喊的时候众多的目光渴盼的是旗帜让六盘山小路与高速公路重迭在信念轨道上的旗帜哟让英雄纪念碑与楼群并肩在晨曦下闪烁的旗帜哟让延河与黄河携手奔向大海的旗帜哟让古老着神话与传说的国度攀上世纪峰头的旗帜哟在原野的金风中飘扬在车间的炉火间闪耀在哨卡的枪刺上生辉在科研所的荧屏…  相似文献   

20.
春天的呼唤     
绿草如茵 ,百花争艳 ,春天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季节。然而 ,还未等北京的人们看清春天的芳容 ,肆虐的沙尘就给北京的春天蒙上了一层灰黄的面纱 ,春天就在这一片混沌中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人们企盼过一个明媚和煦的春天 ,这并不是一种奢求 ,但在这个春天无疑是一种遗憾。我们可以惋惜 ,但我们无权责怪大自然 ,如果在这个春天我们有什么遐想 ,保护环境将是自然和人类的共同的呼唤。然而 ,春天的遗憾远不只这些。当无畏的人民警察在公共汽车上为保护乘客的财产勇斗窃贼时 ,他那染红了冷漠乘客衣衫的鲜血 ,却不能唤醒他们正义的良知和自我保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