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狱内侦查是预防狱内在押罪犯又犯罪和快速侦破狱内案件,维护监狱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加快狱内侦查立法,建立和完善狱内侦查机构、编制、目标、模式等内容,规范狱内侦查权限和流程,提高微内侦查超前预防,快速反应,及时破案,维护秩序的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陶新胜 《法制与社会》2011,(31):272-272
狱内侦查是预防狱内在押罪犯又犯罪和快速侦破狱内案件,维护监狱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加快狱内侦查立法,建立和完善微内侦查机构、编制、目标、模式等内容,提高狱内侦查超前预防,快舨应能力,及时破案,维护监管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制度和立法的层面,明确狱内侦查的职能、目标、和手段,是监狱开展狱内侦查活动,预防和打击狱内违规违法行为,维护监狱管理和刑罚执行秩序上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当前狱内侦查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随着近年狱内犯罪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其已经不能完全地符合新形势下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狱内侦查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低,整体素质差,基本的投入不够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狱内侦查工作的研究,改善目前的狱内侦查状况,从而实现其特有的预防和打击职能,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5.
狱内侦查工作是保障监狱监管秩序持续稳定的基本手段之一。由于立法和制度的不完善,编制、手段、措施及科技支撑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依靠,使得狱内侦查工作处在"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随着近年来狱内案件的发生,加强狱内侦查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狱内侦查工作地位日益凸显。加强狱内侦查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作为提升狱内侦查工作水平的关键被摆上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6.
狱内侦查学作为侦查学的分支学科,其学科理论研究还相当的贫乏,一些理论问题还有待澄清。“狱内侦查”作为专业术语具有侦查方法、侦查权力和学科意义三个层面的含义;基于不同的学术视角,狱内侦查学呈现不同的学科性质;狱内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狱内犯罪活动、狱内侦查活动、狱内犯罪的预防;狱内侦查学具有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7.
对狱内又犯罪案件应明确规定侦查期限张凤华笔者在办理狱内又犯罪案件时发现,有的又犯罪嫌疑人被禁闭关押(指监狱立案侦查后)少则半年,多则一年甚至更长。据查,其他监所检察机关亦发现此类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监狱侦查机关办案效率低;二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狱内又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狱内犯罪行为的新变化,狱内侦查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适应监狱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狱侦机构不统一、权限不明、秘密力量质量不高、狱侦人员素质差。因此,应改善目前的狱侦现状,加强狱内侦查工作,包括完善机构、改进立法、加强秘密力量和情报工作、提高狱侦人员素质等。  相似文献   

9.
陈顺良  申秋夏  董成 《犯罪研究》2014,(1):62-66,76
“维多克侦查模式”(以下简称“维多克模式”)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巴黎警察厅刑事警察局的开山鼻祖埃森m费朗索瓦·维多克在狱内侦查中创设“罪犯对罪犯”的模式,此种侦查模式在当时取得重大成绩。经过两百余年,此模式理念对我国的狱内侦查工作来说,仍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主题并不着重比较研究法国“维多克模式”的背景、产生及内容等,而是以“维多克模式”为引子,着眼于研究当前新形势下监狱狱内侦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对目前的狱内侦查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狱内侦查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中,对“狱内侦查”的两种主要观点都存在着缺陷。首先,人们将“狱内侦查”理解为侦查机关破案的一种侦查方法,但都局限于对监禁场所内又犯罪案件的侦查,而忽视了把它们作为一种侦查方法的研究;其次,将“狱内侦查”理解为对监狱内又犯罪案件的侦查,范围过窄,应将研究的范围界定在“监狱、拘役所、看守所”等所有监禁场所之内。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时,对于在监所内对犯罪嫌疑人开展狱内侦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也失之于软.实际上,监所的价值远不只关押犯罪嫌疑人,目前监所仍然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战场.本文围绕这个中心,论述了检察机关在监所内开展狱侦的必要性、方法,以及实际运用,试图使业界加大对狱侦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狱内法律帮助是新时期监狱执法文明、行刑进步的体现。狱内法律帮助有其自身特点,不同于狱内法律援助,对维护罪犯合法权益、提高监狱工作社会化程度等有重要作用。但狱内法律帮助作为一项创新于作,实践中应正确认识,谨慎运作,以发挥其在监狱执法和监管改造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价值视角出发,以侦查公开一般原理的分析为突破口,归纳并演绎经济犯罪侦查程序公开性的诸项价值。其价值在于:维护权利,即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权益以及社会公众的权利;安定秩序,即保障经济犯罪侦查程序运行的秩序、维护经济领域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秩序;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双重契合等。我国应以经济犯罪侦查公开为切入点,进行整个侦查制度的程序公开改造,提升侦查程序公开度。  相似文献   

14.
狱内暴力犯罪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狱内暴力犯罪问题的研究,归纳了狱内暴力的几种类型,分析了暴力犯罪主体构成的基本状况与特点及犯罪行为呈现出的特征,指出狱内暴力犯罪的危害性,并对导致狱内暴力犯罪产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逐一进行了探讨,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狱内暴力犯罪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驻狱检察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多年来各级司法机关对狱内服刑罪犯再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稳定监管秩序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却极少运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一法律手段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对积内再犯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具有重要的意义,应予以关注。一、狱内服刑罪犯再犯罪,要么给监狱财产造成损失,要么造成被害人人身伤害,其医疗、护理等费用也主要由监狱承担。如果不对该罪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监狱的财产损失就得不到应有补偿。。、对再犯罪罪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是打击重新犯罪的有力法律武器,使其在受到刑事制裁…  相似文献   

16.
狱内罪犯弱势群体是一个易发案件的群体。其心理特征是安全感缺乏,缺乏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和信心,悲观、失望、消极、颓度、紧张、焦虑、多疑、孤僻,普遍存在迷信思想和宿命意识,自暴自弃,情感脆弱,承受能力差,在强烈刺激下易发生意外。在新形势下,要确保狱内良好的改造秩序,维护正常的监管安全形势,对弱势群体进行科学的管理,必须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人格、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干预,以此化解危机,促使罪犯安心改造。  相似文献   

17.
在监狱内服刑改造的罪犯私藏违禁品是个老问题了,历来是我们狱政管理工作打击的重点。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随之产生一些新情况,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已成为狱内违规违纪现象的顽疾,问题十分严重。某省2001年下半年开展狱内“严打整治”斗争,共查获刀具利器337件、绳索426根、现金5041元、酒类35瓶、其他违禁物品767件。这个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监狱的监管改造秩序,也影响了罪犯的正常改造生活,甚至成为引发狱内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违禁品的种类与流入渠道(一)香烟类。其流入监狱的渠道是…  相似文献   

18.
赵洪中 《法制与社会》2011,(14):271-271
监狱本是罪犯服刑改造、接受教育、学法守法的地方,然而少数罪犯仍然在狱内实施犯罪,破坏监管秩序、抗拒改造,严重触犯了国家<刑法>.本文指出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减免罪犯狱内再犯罪是一个值得深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狱内袭警案件不同于其他狱内案件,它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为了有效预防狱内袭警案件的发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防范重点,构建完整、科学、高效的防御系统,必须增强管理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坚持依法治监、公正文明执法,以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健康向上的改造环境,让罪犯在希望中改造。  相似文献   

20.
把侦查破案作为公安主责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强调侦查破案是公安主责是公安机关性质、地位所决定,是践行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神圣职责的体现《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周永康部长在“二十公”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当前,公安机关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是打击敌人、震慑犯罪、保护人民的专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