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华"无会月"里招商忙金华全力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成效显著。2012年,金华引进世界、中国500强项目7个,总部经济项目11个,重大产业项目62个,重大人才科技项目72个;引进浙商回归项目167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9个,500强项目4个。2013年,金华共有66个项目列入省"411"重大项目计划,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20亿元以上项目9个。  相似文献   

2.
叶慧 《今日浙江》2013,(7):10-13
"你快回来,浙江因你而精彩!"2012年,省委、省政府向750万海内外浙商发出最深情的召唤,推动"浙商回归"。"我要回来,把我的思念带回来!"响应召唤,省外浙商热情高涨,1298亿元项目到位资金,这是他们一年来回馈家乡的重礼。省委书记夏宝龙说:"实践充分证明,大力引导浙商回归,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是扩大有效投资的现实途径,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反垄断法》通过后,对浙商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浙江的"隐形冠军"们是否会受到冲击?同时这部破除垄断坚冰的法律会给浙商带来怎样的机遇和考验? 8月30日,《反垄断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这部历时20年争论、13年起草的法律千呼万唤终于出台。它给浙商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采访中,大多数浙商从容不迫地表示,这个法律是约束,但也是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4.
阎逸 《今日浙江》2014,(19):34-35
正近年来,浙江大力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实现"浙江人经济"和浙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遍布全球的浙商一样,世界各地浙江人的聪明才智也享誉海内外。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为例,浙江素来被誉为"院士的摇篮",在全国1600余位两院院士中,浙籍院士共有225位,是院士最多的省份之一;2013年新增两院院士104名,其中浙籍院士就有13位,位列全国第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浙江工作的院士却只有30多位且年龄结构老化。与省外浙商一样,世界各地的浙籍  相似文献   

5.
压力导致的焦虑、苦闷,正在成为企业家这个精英阶层的隐形杀手。8月12日晚,浙江省十佳青年企业家、浙江一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某在办公室自缢;7月19日,温州泵阀厂老板朱某因不堪承受"非法担保"带来的还款压力,服毒自尽。不到一个月,就有两位浙商企业家自杀!……心理问题,压力导致的焦虑、苦闷,正在成为企业家这个精英阶层的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6.
马克强 《今日浙江》2014,(16):34-35
正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浙商专业市场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走出了一条功能拓展、转型提升的新路。扩投资再发力今年以来,浙江大地处处能感受到浙商投资专业市场的浓厚氛围。在"中国模具之乡"的余姚市,一个规划占地715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的余姚国际模具城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多元集团投资50亿元兴建,建成后,可容纳2000余家模具企业,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年税收超过5亿元。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幸福回‘嘉’、共筑梦想"的热潮在嘉禾大地奔涌不息。大批省外、海外浙商带着项目、资金和人才回到家乡,成为嘉兴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两年来,该市浙商回归引进项目958个,引进浙商回归省外到位资金371亿元。2012年和2013年,浙商回归工作综合考核分别居全省第二和全省同档城市第一。在南湖区余新镇镇东工业园区,已过不惑之年的施介一正在查看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厂房。这位上世纪90代中  相似文献   

8.
易水 《创造》2012,(1):76-77
这是一组令人叹服的数据:浙商在普洱市的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社会公益事业捐资600余万元,安置就业人员12000多人……炫目的数字背后,是普洱浙商充沛的活力和强劲的实力,是普洱浙商的优秀品质和创业精神,是普洱市浙江商会成立6年来以责任铸就品牌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强化争先意识今年以来,杭州市浙商回归实现了工作氛围提升、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基础提升、工作成果提升,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1至5月,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72.6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00亿元的43.17%。其中引进新项目212个,到位资金120.16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  相似文献   

10.
董祖德 《今日浙江》2013,(22):30-30
自2012年全省开展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以来,杭州引进浙商回归资金已超600亿元。今年1至10月,杭州引进浙商回归引进项目549个,到位资金325.76亿元,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95.81%,同比增长21.5%,持续保持全省领跑位置。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代表委员的浙商群体的议案和提案一直备受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浙商们重点关注经济转型问题,也关注了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五水共治"等社会焦点。热议浙商转型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认为,转型时期,企业原先熟悉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已发生重大转变。"单纯靠规模扩张推动发展,会产生严重的产能过剩,这条路不能再走下去了。"尤小平说,"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尽快形成一  相似文献   

12.
浙商之春     
《今日浙江》2013,(7):10
大力引导浙商回归,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是扩大有效投资的现实途径,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12年,全省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298亿元,为浙江扩投资、兴实体、稳增长、促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欧洲华商会会长傅旭敏,如今一年中一半的时间都在浙江,他也是最早回归家乡的浙商之一. 2011年,浙江省作出浙商回归重大战略决策不久,傅旭敏便从荷兰带回了数个项目落户宁波.他建造了欧洲华商大厦,“吸引欧洲的华商和企业在此创业”.  相似文献   

14.
叶慧 《今日浙江》2012,(13):15-16
作为率先提出并实施"浙商回归工程"的城市,杭州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今年1—5月,杭州共引进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131.17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5.
正领导干部亲自抓吸引浙商回归创业创新,除了浓浓的乡情,更需要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和贴心周到的服务机制。近年来,富阳市结合实际,在平台搭建、环境优化、服务保障等方面创新机制、落实举措,为浙商营造一个温馨的"家"。"浙商回归"工程实施以来,富阳共引进包括海正辉瑞、上海复地复城国际、锦绣富春运动休闲体、天安数码、安控科技等回归项目30个,总投资48亿元,涉及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金融服务、信息软件、商业地产、休闲养生等多个领域。在招引浙商回乡创业过程中,每名市领导牵头负责一个重点项目,从招商,到签约,到落地,到投产,开展"一对一"的亲情服务。如深圳浙商回  相似文献   

16.
龚正 《今日浙江》2014,(12):22-22
今年以来,杭州市浙商回归实现了工作氛围提升、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基础提升、工作成果提升,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1至5月,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72.6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00亿元的43.17%。  相似文献   

17.
正"这里有你们创业创新的舞台!"这是浙江对700万在外浙商的深情呼唤,情真意切。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省委、省政府对浙商的期望与倚重之情溢于言表,随之出台的,是一揽子鼓励、支持、引导浙商回归创业创新的好政策好措施,重锤击鼓。"我们的根在浙江。"这是省外浙商对家乡的真切回应,包含着深深眷恋,赤子情深。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1,(28)
正长期以来,广大浙商秉持"义利并举、正气责任"精神,从深耕家乡到发展异乡,自发带动"两个故乡"的群体增收致富。建立月度奖金保底制度,且按利润比例增加,逐步提高员工收入;在经济薄弱地区投资86亿元建立72家分公司,联动当地经济发展创收致富;慈善捐赠超6.5亿元,帮助弱势群体脱困……在不久前举行的2021浙商总会新媒体委员会圆桌对话上,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分享了企业助力共同富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过去的一年,复星集团联合七大浙商投资百亿元的东阳木雕文化博览城开工了,浙商创业创新杭州新天地东方茂项目进入地下室桩基施工阶段。曾任上海浙江商会会长的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担当了浙商回归的排头兵。复星集团、富春控股集团联合新光控股、横店东磁、阿里巴巴、美特斯邦威集团、杉杉集团等浙商一起投资了东阳中国木雕文化博览城,这是上海浙江商会回乡投资十个百亿工程中的第一个。郭广昌"蜂巢城市"新构想  相似文献   

20.
徐祝安 《今日浙江》2012,(13):19-20
今年5月,浙江甲壳虫动漫文化创意总部及年产10亿元动漫产品项目,被列入浙江省2012年度浙商回归引进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