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辩证地对待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光辉 《法学杂志》2006,27(3):63-65
公众人物作为社会大众中的一员,无可争议地享有隐私权。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不能无条件地对抗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要受到公共利益、公众知情权、权利人同意及公共场所等必要限制。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理念和成功的立法经验,合理解决公众人物隐私权和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与保护的法理分析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人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受公共利益和公众兴趣制约,公众人物隐私权应当有所限制,但不同类型公众人物所受限制不同。应通过立法完善进一步明确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和保护的合理范围。公众人物隐私权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知情权是一对相互冲突的权利,体现不同的价值追求,在立法中药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公众人物作为社会大众中的一员,无可争议地享有隐私权。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不同于一般大众的隐私权,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要受到公共利益、公众知情权、权利人同意及公共场所等必要限制。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理念和成功的立法经验,合理解决公众人物隐私权和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冲突,切实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4.
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限制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与社会知情权、舆论监督权日显冲突,由此而来的名人官司日益增多,颇令新闻界困惑。在我国,公民名誉权、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理论探讨成果颇多,但有关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限制的法律规范很不完善,甚至存在空白,司法界在处理日益增多的公众人物名誉、隐私侵权纠纷时缺乏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持。因此,探讨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已显得十分必要而紧迫。  公众人物的法律界定及其名誉权、隐私权的特点  公众人物是在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  相似文献   

5.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受到适当的限制是隐私权法的一项重要规则.为了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舆论监督权和公众的知情权、满足公众的兴趣以及在公众人物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利益平衡,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进行适当限制是必要的.但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并不意味着对其隐私权的剥夺.  相似文献   

6.
由于公众人物特殊的社会地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处于社会的密切关注之下,这必然会对其隐私权造成一定的限制。隐私权的扩张性与民主自由观念的流行使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表达自由等公权利的冲突愈演愈烈。权利冲突的实质是价值选择的碰撞。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涵盖了对自由、尊严以及秩序价值的追求,而表达自由与知情权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的公共利益,在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采用利益衡量的原则,以此寻求个案的正义。  相似文献   

7.
在隐私权保护方面,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是否应该独立出来,特别是娱乐明星,其隐私权的限制既包括事业方面,还包括有助于自己出名的那些因素。在社会公众隐私权与名人隐私权发生冲突时应该立法进行界定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谈论公众人物是我们社会民众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之一,由于他们是公众人物会影响着公共利益或者民众的兴趣爱好,因此广大民众就会竭力得知他们的隐私,但是恰恰是在这一过程中民众的知情权和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产生了碰撞和冲突。本文在对公众人物的概念本身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相关事件是如何对处理隐私权和知情权冲突的做法,进而阐述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进行限制的必要性,以及民众在行使知情权时所应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辩证地对待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人物是公民,是民法规定的民事主体中的自然人。公众人物作为社会大众中的一员,无可争议地享有隐私权。但公众人物有是特殊的社会成员其隐私权不能无条件地对抗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要受到公共利益、公众知情权、权利人同意及公共场所等必要限制.同时,不同类型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范围也应有所区别。本文就此问题作了概述,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闻自由不仅会与民事主体名誉、隐私权产生冲突,甚至与法官的独立审判权产生冲突。解决冲突的方式是运用价值位阶理论与利益衡量理论为新闻自由和其它权利(力)之间竖立法律界碑。媒体构成侵犯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主观上须有“实际恶意”;新闻自由如构成对公共安全的“明显和现行危险”时政府有权限制或取消;司法审判以公开的司法程序为原则,封闭的司法程序为例外。  相似文献   

11.
论公众人物及其隐私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卧杰 《政法学刊》2009,26(3):46-52
公众人物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与社会公众利益有关从而为该时空范围内的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的人物。其判断标准有两个:一是社会知名度,二是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由隐私权的基本权利性质决定,公众人物作为社会大众中的一员享有隐私权是无可争议的,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理应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并且,基于公众人物隐私权不同于普通公民隐私权的特性,应当加大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与社会知情权、舆论监督权日显冲突,由此而来的名人官司亦日益增多,颇令新闻舆论界困惑。在我国,有关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理论探讨成果亦颇多,但有关公众人物名誉、隐私权限制的法律规范很不完善,甚至存在空白。司法界在处理日益增多的公众人物名誉、隐私侵权纠纷时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持,有的适用普通公民名誉权、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的借鉴国外有关理论和判例,从而导致这类纠纷实体裁判结果的不一致,最终给法律评价取向、舆论导向和社会道德价值评判带来不良影…  相似文献   

13.
黄卓娅 《法制与社会》2013,(29):174-175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大众知情权这两种重要的公民权利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产生冲突并引发纠纷。本文首先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知情权等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分析两者冲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力求两者在不可避免的冲突中保持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贾素飞 《法制与社会》2013,(23):179-180
隐私权作为现代文明社会人理应享有的权利,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将隐私权写进民法中,并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来进行保护。而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现代网络时代的进展,个人隐私的保护也越来越难以实现,尤其是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被非法侵犯的现象也与日俱增。如何在满足普通民众对公众人物的合理兴趣与了解和对公众人物的绝对隐私权保护之间达到平衡,将是本文的论述亮点。本文主要在运用法学价值分析方法来达到某种程度的利益平衡。以期能够一方面很好的保护现代社会中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另一方面在其与社会公共利益与满足大众合理要求冲突时对价值选择的做出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并呼吁我国对于隐私权应尽快推进立法进程,并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及其限制问题做出相关规定,以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与潮流,推进我国法治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试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人物并不是一个政治概念,而是一个为了保护言论自由、限制名誉权和隐私权而创设的概念,它更多的应用在诽谤法和隐私法中。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的将隐私权确定为一项具体的人格权,但是宪法、刑法、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都承认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基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的合理兴趣的考量,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受到一定限制,但这并非意味着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就应被完全剥夺,与社会利益完全无关的私密生活信息、私人生活场所、私人通信秘密应受到法律保护。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权认定应从范围、违法行为、损害事实、主观方面和认定原则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文章提出了完善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让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作为公民重要的人格权,涉及的是公民隐秘的个人私生活,具有保密性和排他干涉性,应该给予法律的充足保护。但是,公众人物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隐私权往往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讯息等息息相关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分析,在公众人物隐私权让渡与保护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以解决公众人物隐私权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普通人,公众人物因其公众性而使得其隐私权受到一些限制,对于不同类型的公众人物应有相应的限制标准。针对新闻媒体的侵权,本文予以一定分析并提出一些防范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区别于普通大众的隐私权,本文以道格拉斯婚礼照片事件为切入点,首先分别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以及何谓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等概念进行了初步介绍,分析公众人物隐私权规制的缘由和内容,最后针对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机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当前 ,公众人物名誉、隐私权与社会知情权、舆论监督权日显冲突 ,由此而来的名人官司亦日益增多 ,颇令新闻舆论界困惑。在我国 ,有关公民的名誉、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 ,理论探讨成果亦颇多 ,但有关公众人物名誉、隐私权限制的法律规范很不完善 ,甚或存在空白。司法界在处理日益增多的公众人物名誉、隐私侵权纠纷时缺乏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持。有的适用普通公民名誉、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 ,有的借鉴国外有关理论和判例 ,从而导致这类纠纷实体裁判结果的不一致 ,最终给法律评价取向、舆论导向和社会道德价值是非评判带来非良性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20.
利益衡量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矛盾冲突的利益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其存在的意义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作出孰轻孰重、谁是谁非的价值判断。之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第一,在相互矛盾冲突的利益之间.有的是针锋相对不可调和的,那么利益衡量的结果只能是牺牲或舍弃一个具有较少合理性的利益.而保全一个具有较多合理性的利益,或保护新闻自由或保护公众人物个人隐私。在具体情况下要具体分析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孰轻孰重,只有后者重于前者,限制公众人物的隐私利益才是合理的:第二.在另一些情况下,相互矛盾冲突的利益之间可能相互协调,那各退一步以求得各自的生存空间.即所谓的“权利协调规则”。权利协调是通过一种权利在其保护的范围或程度上做出让步而使另一种权利得到基本满足而得以实现。一般而言,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之间存在着对立.但涉及到具体的案例、具体的人或事,他们之间又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处理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法律和社会道德之所以普遍认可权利协调规则,是因为这两种权利都很重要.需要保障两种权利在副作用降到最小的情况下都得到基本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