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27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作了《关于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1月至3月,审计署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以下简称红十字会)201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红十字总会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8月29日,保定日报在要闻、视点关注一版以半版篇幅对《天于保定市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刊登.包括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安排及执行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专项资金审计情况及加强市本级预算管理的措施四大部分,其中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占据了近一半篇幅,对2005年一些单位应缴未缴财政收入、部分预算外收入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违规收费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如实刊登。这是保定市首次在媒体上公布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25日——2012年10月25日)◇9月25日至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在西安开幕。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我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情况、关于2011年陕西省财政决算、关于陕西省2011年度省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关于我省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等:表决通过了《陕西省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西安市建筑装饰装修条例》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但并没有阻止代表履职的热情。1月12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汉隆重召开。大会审计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河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河北省2009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热点聚焦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3月13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通过了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通过了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  相似文献   

6.
内部成本会计报表是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报表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完整全面地反映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状况及预算执行情况,是管理者检查成本费用预算执行结果和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和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开展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2月15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主任会议通过了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监督工作计划。根据监督法对经常性监督工作的要求,监督工作计划从5个方面对21个监督事项作出具体安排。透过这一具体安排,我们叮以领悟到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思路: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13,(9):M0002-M0002
(2013年7月25日——2013年8月25日)7月23日至26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陕西省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条例(草案)》、《陕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草案)》等法规寨和关于陕西省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等,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建筑保护条例》和《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及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201 2年省级财政决算的决议和关于批准陕西省2013年地方政府债券收支安排及预算调整方案的决定等。  相似文献   

9.
政府预算是政府财政的收支计划,是以收支平衡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政府预算一经制定,便不能随意更改,没有特殊原因,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我国宪法、预算法、监督法等法律规定.政府必须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预算的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即政府部门要花多少钱、怎么花,要编报预算,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因此,对政府预算监督成为人大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14,(9):M0002-M0002
(2014年7月25日——2014年8月25日) 7月29日至31日。省十二屦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修订草察)》、《陕西荫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法规寨和关于陕西省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等。  相似文献   

11.
余荣华 《政府法制》2011,(34):17-17
为满足公众知情权,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北京市审计局近日向社会公告了31家市级部门和单位2010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单项审计结果,以及市审计局201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报告。据悉,这是北京市首次公告部分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审计结果。去年,北京市45个部门公开了经市人大审议的2010年部门财政预算报告,  相似文献   

12.
9月1日,审计署发布2009年第12号审计结果公告,以近10万字的篇幅一一列举了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从审计情况看,54个部门单位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挤占挪用转移资金、虚报多领财政资金、巧立名目违规收费、公费出国管理不严等四个方面。(新华社9月2日报道)  相似文献   

13.
去年6月,审计署署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几条意见,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第一条“尽快修订预算法,推进财政管理的统一完整和公开透明”和第二条“进一步加强改进预算管理,切实推进预算公开,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细心的人已经发现,在邢台市人大常委会的几次会议议题中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即听取市政府有关人大常委会某项决议或审议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在今年4月举行的常委会第16次会议上,常委会听取了市政府关于2003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报告中披露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情况的报告,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政府部分投资项目专项审计报告中披露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15.
预算公开走了六十年 财政预算从国家秘密到公之于众,大体上走过了三个历程. 第一阶段:人大代表审预算报告而不知“细帐”.1951年颁布的《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规定,“国家财政计划,国家概算、预算、决算及各种财务机密事项”属于保密内容,是国家机密.1988年通过的保密法定密过宽,也限制了预算公开.1997年,国家保密局和财政部制定的经济工作密级规定指出,财政年度预、决算草案及其收支款项的年度执行情况,历年财政明细统计资料等属于国家秘密,不得向社会公开.尽管1982年宪法赋予人大有权审查、批准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994年预算法明确了人大审批预算的职能,但其中并无预算公开的规定.因此,人大代表几乎是就着预算报告来审查预算,对预算“帐目”知之甚少.有人大代表批评道:“这样虚化、不透明的报告给代表,代表怎么去审议?”老百姓更无法知晓政府如何花钱.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14,(7):M0002-M0002
5月27日至29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陕西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条例(草案)》等法规案和我省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进展情况、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三个政府专项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标准化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陕西省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收支安排及省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决定及有关人事任免案。  相似文献   

17.
据《法制日报》10月12日报道:今年年初,浙江省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为实施监督法,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更好地督促政府工作报告的落实,决定一年召开三次常委会专题会议:5月,听取市政府各分管副市长关于2007年工作思路的汇报:9月,听取各分管副市长工作执行情况的汇报;到12月底或明年年初,对各分管副市长全年工作的成果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了解和掌握风翔县1-7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近日,风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冶新科带领调研组,先后深入县发改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人事局等单位,对国民经济主要预期目标、群众关心的重大项目完成情况、人大批准决议落实情况、预算收入及预算资金拨付情况、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09,(17):7-7
审计署发布54个中央部门审计结果 首次自揭“家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审计署近日发布2009年第12号审计结果公告,列举了54个中央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从审计情况看,54个中央部门在预算执行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挤占挪用和转移财政资金、多报多领财政资金,以及违规收费等。引人关注的是,本次审计结果披露的部门中首次有了审计署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20.
人大监督制度,具体表现为按照一定形式和程序进行的各项具体监督制度。这些监督制度包括监督宪法实施的制度即宪法监督制度,监督法律执行的制度即执法检查制度,听取和审议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工作报告的制度,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制度,受理申诉、控告、检举的制度,询问和质询制度,特定问题的调查制度,罢免或撤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的制度。同时,还包括多年来地方人大从实践中创造出来并且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