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3 毫秒
1.
汤文俊 《公安教育》2011,(11):30-32
<正>治安调解对于基层公安机关而言,是化解社会矛盾、增进警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2009年,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共查处治安案件1105万起,治安调解372万起,占查处治安案件总数的33.7%。然而,对于民警治安调解的能力,上级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几乎为零,绝大部分民警的调解能力是靠调解失  相似文献   

2.
治安调解是公安基层执法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治安行政执法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公安部于2007年12月8日颁布并实施了《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该规范对治安调解的适用范围以及不适用治安调解的情形,治安调解工作原则和程序、治安调解案件的办案期限、现场调解的适用条件等做出具体规定。结合该《治安调解工作规范》,本文着重对治安调解的依法调解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辉 《公安研究》2012,(6):9-15
各级公安机关按照调解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公安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紧密衔接,紧紧依靠基层党政组织、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有利于推进社会和谐、警民和谐和警营和谐;但目前在构建的过程中仍存在认识滞后、能力滞后和机制滞后等方面的缺陷,还需要各级公安机关从创新调解理念、调解模式、调解方法和调解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大推进力度。  相似文献   

4.
常沛 《理论月刊》2013,(3):128-132
基层社会的稳定有序离不开民间调解.调解是我国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它之所以能盛行不衰地延续至今,除了受中华文化“无讼”思想、家族伦理及乡土特色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因其有着坚实的信用基础,即传统的调解人往往就是乡绅、族长或寨老,调解结果为纠纷各方自愿接受、自觉履行,也为其他人所认可.由于社会转型,原有的个人权威和社会信用关系已经解体,新的社会信用秩序尚未形成,导致民间调解作用弱化.目前,需要重构调解人权威、重建社会诚信,以提高民间调解的有效性,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陈湘桂 《当代广西》2012,(16):52-52
在农村,出现纠纷人们一般不会选择对簿公堂,大多是找乡镇司法所通过基层调解员的耐心"说和"进行调解。基层调解员,就是司法行政大多数职能和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的直接组织者、承担者、实践者,全力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形象地说,他们就是政府的谈判专家,调解人民之间的矛盾,调解人民与政府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利益与权利意识逐渐觉醒,乡村纠纷也日益涌现。在纠纷解决过程中,人民调解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云南一个村庄的调解卷宗为例,从组织结构、权力基础、行为过程三个角度来阐释其背后的权力塑造与输出,并将塑造过程划分为非正式权力、"国家"的出场与调解过程行政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乡村调解放在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下进行延伸分析,认为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视阈中,乡村调解不仅是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工具,更是一种基层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化解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要坚持调处结合、调判结合,能调则调,当处则处,该判则判,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矛盾纠纷调解衔接配合机制,充分发挥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利益与权利意识逐渐觉醒,乡村纠纷也日益涌现。在纠纷解决过程中,人民调解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云南一个村庄的调解卷宗为例,从组织结构、权力基础、行为过程三个角度来阐释其背后的权力塑造与输出,并将塑造过程划分为非正式权力、"国家"的出场与调解过程行政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乡村调解放在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下进行延伸分析,认为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视阈中,乡村调解不仅是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工具,更是一种基层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2,(24):34-35
综治维稳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怎样解决基层综治维稳难题?位于三省区交界处的贺州市,创新和探索信访代理、省际调解、警务改革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举措,将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走出一条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人大研究》2012,(1):13-17
随着浙汀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街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如何规范和推进街道人大工作,扩大基层民主、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已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2011年上半年,课题组先后赴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等市及拱墅、上城、余杭、桐庐、慈溪、龙湾、平阳、吴兴、进都、龙泉、海宁等县(市、区)开展调研,  相似文献   

11.
连吉兴 《公安学刊》2011,(1):77-79,93
近年来,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区分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一是建立矛盾调解三级联动机制、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建立配套机制,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矛盾调解机制;二是建立合作化防控机制、实效化防控机制、社会化防控机制,创新维护治安稳定的社会防控机制;三是建立执法流程透明机制、执法监督实时机制、执法评判公开机制,创新实现公平正义的规范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12.
《江苏政协》2010,(11):25
无锡市南长区清名桥街道政协工作委员会于2006年建立政协委员接待日制度,每月定期在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接待来访群众,以"防矛盾激化、防民转刑、防群体性事件"为重点,立足于了解社情民意、调解民生纠纷、总结反馈情况,不断加强调解工作力度。近年来,共接待居民100余人次,收集问题60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统一战线》2011,(7):61-61
浙江省义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司法局以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为目标,借助社会组织力量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在基层商会、行业协会和异地商会中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调解小组,  相似文献   

14.
矛盾纠纷定位于调解优先是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社会治理的安全基础,且与中国特色现代化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相一致。调解优先是治理方式的优先、治理时空的优先、治理效果的优先,且具有微观、中观、宏观等方面的多项社会功能。在警务实践中,以“调解优先”为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处置方式的首选,转变认知和强化能力则是基层民警提升常态化矛盾纠纷调解效能的重点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大调解"社会纠纷综合治理背景下,公安机关参与调处民事纠纷具有重要意义。警察职能定位、警务模式选择、警务资源配置、警察绩效考核机制、警察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要求等,对警察民事调解都提出了诸多挑战。本文从立法、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立法上,明确警察民事调解规范;人才培养源头上,公安院校应在本科教育中开设"警察民事调解训练"相关课程并加强在职警察民事调解培训;在制度建设上加强警察民事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使处于萌芽状态的一些矛盾纠纷在基层得以顺利化解,进而在防止矛盾激化,促进了社会和谐。但基层民调工作遇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正>诉讼调解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被国外誉为"东方经验",它对于快速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修复受损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诉讼调解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司法制度和纠纷解决方式。近年来,随着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诉讼调解具有的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被重新重视起来,并且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一、诉讼调解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误区当前,诉讼调解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不分案件类型盲目适用调解,忽视了调解适用的针对性和制度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管理既简单又深奥。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巩固政权所需、人民群众所盼、发展规律所趋。站在历史节点、基层视角,从哪里去加强、去创新?笔者认为,必须把中央的"顶层设计"与基层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探索。一、基层社会管理问题在哪里社会管理的任务在基层,压力也在基层。系统看,我国社会总体平稳。但是,聚焦一域来剖析、放大,问题就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有效机制,2005年5月莆田市妇联率先在全省妇联系统成立行业性调委会,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市、县区妇联调委会、乡镇妇联调解小组共同构成的三级妇女调解网络。2007年9月,市妇联又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开展调解衔接工作,初步实现了妇联行业性调解与法院诉讼调解的良性互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我们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20.
周琼 《人民公安》2010,(12):15-17
一年来,南通警方的网调对接中心与政府部门的大调解中心合作了数十次之多,虽然不是件件调解都获成功,但彼此间的信任程度与日俱增。网调对接中心因此与各级调解中心建立起了紧密联系。我们相信,合作,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社会资源,也将为矛盾纠纷的解决作进一步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