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谈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公司制度中,其核心制度就是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重要问题,一是董事会存在缺陷;二是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不到位;三是忽视职工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作用。由于我国公司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需要一个过程和采取一系列措施:一要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二要完善我国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制度;三要保障监事会有效地行使监督权;四要大力推进职工参与制度;五要完善股东大会的运作规则。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一组联结仆规范公司的各个参与者之间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它使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能够保持有效的约束与监督,权力得到有效制衡,利益得到持续保障。构建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关系到国有企业能否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达到国企改制最终目的的重要问题。真正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放开搞活国有企业的重要举措。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股份制改造的核心内容。没有一个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就形同虚设,徒有其名。当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目前,从已经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公司情况看,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基本设立齐全,但形式上的齐全并不表示内容上的健全和功能上的完善,相互制衡、各司其职的运转机制远未真正建立起来。1.…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指导方针,明确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决定》还对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具体要求。落实这些要求是当前国企改革中法制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公司制企业赖以正常运转的关键性的制度安排。从狭义上讲,它是指有关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公司是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作为一个企业法人,公司不同于一般法人和一般企业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特定的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层经理人员四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四者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这种制衡关系是通过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而形成的。从职权关系看,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董事选举权、对公司经营状况的知情和监察权以及对公司章程修改、财产处置和财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主题。它是指在物质资本所有者、债权人、职工等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有关经营与权利的配置机制。① 其目的在于使资产诸多方面权利在分离状态中 ,能够保持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使不同权利主体在运用有关资产权利时受到相应的经济责任约束 ,从而实现诸方面利益均衡和资本最大化的增值。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现存问题的分析 ,就其制度改进和完善提出一些看法。一、对股东大会问题的分析及思考股东大会由股东组成 ,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行使对公司的控制权。股东通过股东大会对公司…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商业银行成立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股权不实、无法核发股权证,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良贷款包袱沉重,机构臃肿、人员包袱沉重等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太原商行必须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处置不良资产、增资扩股、整合网点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改善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司法公正,司法效益;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划分开,政府应保持与具体经济交易活动的距离;改善企业的股权结构;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完善董(监)事会功能,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引入并加强独立董事的作用,利用股票、期权等形式对公司经营管理层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强调要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为做好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地方金融企业作为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0.
本专题针对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题,特别是“股东主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的严重弊端,提出根本创新治理结构的思路在于实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产权主体等利益相关者“共决原则”,尤其要注重企业职工民主参与分享决策、管理、监督、收益诸种权力,促进形成利益相关者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长期合作关系,实现效率和公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目前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如产权结构不合理、股权不平等、国有股份难以上市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国有企业公司制提出了相应对策:改革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职业经理阶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披露是委托人和投资者判断公司经营状况、决定投资行为和分配激励效应的重要依据。是进行公司治理和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在内部治理中,信息披露能够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对管理层评价的基础等;在外部治理中,信息披露是建立有效市场的基石,它有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等。为发挥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效应,应鼓励上市公司提升信息披露水平、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信息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对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来讲,掌握国家治理中的节奏感都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国家都处在复杂局面之中,张弛有度的国家治理节奏,全面、深刻地影响国家前途与命运。在把握社会总体周期的基础上,处在复杂局面中的国家,应当因应于社会总体态势,或强化政策力度,提高政策张力,推进国家发展;或弱化政策进取,俾使社会休养生息,保障国家生机。如果在社会需要国家强化政策力度时反应迟缓,在社会需要国家弱化政策刚性时霸王硬上弓,那么,就会导致国家治理的张弛失度,让国家治理节奏紊乱,催生国家风险与危机。这让国家治理无法保持一种适应社会周期的力度变化:要么以过度的政策强度而摧毁国家治理的正常运转机制,要么以不及的政策而跟不上社会变化的速率导致国家权力瘫痪。对中国而言,这点尤为紧要。  相似文献   

14.
任远 《理论建设》2020,36(2):16-21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效能体现在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科研领域中协同攻关的能力,以及不断提高完善自身体制机制的能力;同时,表现在科学决策能力、平衡政府与社会主体参与能力。疫情防控的具体实践推动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方式向精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博 《求实》2022,(1):81-92
不同于主要依托村民自治制度展开的传统村治形式,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方式具有更为丰富的构成要素与更为深刻的价值意蕴。乡村"三治融合"体现了基层民主力量、规范力量与柔性力量的融合,其实践过程即乡村自治能力、法治能力与德治能力的提升过程,其诉求指向涉及参与均衡、权威转化和乡贤培育。从乡村自治能力提升的维度观之,需要推进村民公共参与的均衡化;从乡村法治能力提升的维度观之,需要驱动精英权威向制度权威的转化;从乡村德治能力提升的维度观之,需要挖掘传统乡贤文化精髓并培育新乡贤群体。以上三个通道的打开,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愿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张南燕 《理论建设》2020,36(1):18-2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论述了我国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的辩证关系,即我国国家制度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依据,国家治理是国家制度执行落地的具体实践,我国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是有机统一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向艺  方政 《理论学刊》2012,(3):43-47,128
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体制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竞相效仿的模板,其普适性与有效性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选取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作为样本国家,基于SAMO框架分析其现行信息披露机制的特点.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的有效性,应切实做到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严格的事前监管,对主板与创业板企业实行区别性信息披露机制,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8.
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提高“执政党”意识 ;理顺党和国家政权及其他非党组织的关系 ;发展党内民主 ;完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发展提出了城市群治理议题。从我国三大城市群发展来看,由府际协作、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参与构成的城市群治理机制促进了城市群发展,但缺乏现代化治理体系使城市群发展面临着治理资源短缺、流程不畅、结构失衡等导致的治理效能低下困局。实现城市群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推进城市群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要夯实城市群府际协作机制,激发城市群治理中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实现府际协作、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参与的联动治理。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公司独立人格制度产生和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和逻辑依据。目前,我国公司独立人格制度出现异化现象,建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确有必要,而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条文零散,法律适用范围尚不宽泛。因此,应更新法条法理,提高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认可度;构建诚信体系,维护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合法诉求;提高司法素养,提升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挈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