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德四年一度的大选已经在9月19日收场了。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所谓“选举”,只不过是“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代表和压迫人民,——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不仅在  相似文献   

2.
野心勃勃的西德新殖民主义非洲历来是德国帝国主义垂涎的地区。1884年,后起的德国帝国主义在非洲攫取了第一块殖民地多哥和喀麦隆沿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敗,退出了非洲。但是,一心向往爭夺“太阳下地盘”的德国帝国主  相似文献   

3.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完全背弃了波茨坦协定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剷除德国軍国主义和納粹主义,消灭作为德国軍国主义基础的壟  相似文献   

4.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在美帝国主义的扶植下,違反了波茨坦协定关于德国民主化的規定,迅速恢复和發展了壟断資本的实力。在壟断資本的扩張和加紧剝削  相似文献   

5.
试析日英同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英同盟的成立在国际关系中绝非偶然,有其深刻历史背景。从日本来讲,是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及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从英国来讲,则是英国面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法国、德国、俄国)的挑战,为维护其在东北亚的利益做出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6.
美帝国主义在东方加紧复活日本軍国主义,同时在西方加紧复活西德軍国主义。曾經两度把大部分人类投入战爭血泊的德国軍国主义,不到十五年,在美国的全力扶植下,又在西德复活了。不久以前,美国占領軍和西德国防軍一起,在美国将軍的指揮下,悍然联合举行了以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为假想敌人的原子战爭大演習。这种情况,严重地威胁着欧洲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这里也証明美国的政策是“假和平、真备战”。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6日,西德举行了第十届联邦议院选举。围绕着这次大选,西德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国际上对这次选举也异乎寻常地关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竞相干预,西德的西欧主要盟国也或明或暗地对西德国内施加影响。一时间,西德和西欧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定。大选揭晓后,联盟党获胜,自由民主党保住了议会第三大党的  相似文献   

8.
德国,既是马克思的故乡,也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40年的冷战结束之后,现实中的柏林墙已轰然坍塌,而意识中的柏林墙却并未消融,许多观念都在现实中扭到了一起。自从德国人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写下《共产党宣言》,一个幽灵便从欧洲游荡到全世界游荡。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至今在德国还有影响。如今的德国还有几万人的共产党和几十万人的民主社会党。植根于原东德的民主社会主义党,由于其致力于社会公正和消除东西部落差,在东部地区仍有较大的市场,选民支持率高达28%,在全德的支持率也为11%,有人认为有崛起之势。谈到社会主义在德国的影…  相似文献   

9.
对于拉丁美洲各国的社会性质,目前有“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依附性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拉丁美洲型资本主义”国家等不同看法。我认为,这些看法与其说是对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所下的结论,不如说是在确认拉丁美洲各国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前提下,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在国家分类上  相似文献   

10.
法、德大資产阶級之間的勾結有相当长的历史渊源,两国煤钢工业垄断集团之间的关系尤为錯綜复杂。尽管在最近的一百年中,法国和德国曾进行过三次战爭,但是这并沒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后半期拉丁美洲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则出现较大规模的推进,到60年代拉美多数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占统治地位。60年代和70年代,巴西、墨西哥等拉美主要国家的生产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跳跃式发展,开始了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世界资本主义的主体——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包括拉美主要国家在内的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本主  相似文献   

12.
前言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暴跌,以此为开端,美国金融界很快就出现了危机,然后又引起美国制造业的大萧条并蔓延到全世界,出现了整个世界资本主义都发生危机的“世界大恐慌”。它不仅使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而且使各国的社会、政治都笼罩在危机之中。为了摆脱困境,出现了意大利的法西斯、德国的纳粹、日本的军国生义等,他们很快就把整个世界推向血腥的战争,这段历史是早已为人们熟知的事实了。世界大恐慌使当时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陷入瘫痪状态,产生出庞大的失业队伍。面临着生存危机的人民群众希望强大的中央政府能采取一切手段以维持生活的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展开,西德的经济也越来越不妙。国内经济中的一系列基本矛盾日趋激化,现在已达到相当尖锐和表面化的程度。西德报刊最近也不得不承  相似文献   

14.
关于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性质问题,国外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其中关于拉丁美洲国家是“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以及依附性“资本主义”国家等观点,实际上涉及的是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与其他地区的资本主义的异同点问题。而且上述各种观点所涉及的领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世界各国的内外部条件存在着“变异”和“差别”,它们的工业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即使在资本主义世界,各个国家也都经历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化进程。拉丁美洲国家和英国都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国家,但前者的工业化进程和后者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迥然不同。英国早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进行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先驱国。经过工业化,英国建立起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修建了主要铁路干线,劳动生  相似文献   

16.
1965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急剧恶化,争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埸的斗争空前激烈。资本主义国家竞相采取了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增长速  相似文献   

17.
战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及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提出了印度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命题。由于它不但涉及马列主义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而且对研究和评价印度社会性质至关重要。因此本刊希望就此展开讨论。独立后,印度同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国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印度政府广泛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紧对经济生活及其有关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从而给战后印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问题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它是这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其原因何在?它有啊些表现形式和特点?其作用如何?前景怎样?这些都是研究战后印度经济、政治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将战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如后,以期引起进一步地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2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东南亚华侨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蔓延到欧洲和日本,最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危机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使其生产倒退了好几十年,而且也沉重地打击了工业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东南亚地区除了泰国外,当时都是欧美的殖民地,这一地区又是华侨人数最多、华侨经济力量最为强大的地区,世界经济危机在给东南亚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同时,无疑地也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1993,(3)
中法战争爆发前,世界资本主义已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阶段,即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的掠夺和剥削,“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法国是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与英、美、俄及后起的德、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一起,为共同瓜分世界而进行了赤裸裸的拚  相似文献   

20.
一、将上帝请出实验室
  航海大发现与文艺复兴之风吹过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圈地运动带来了原始积累,城市出现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让知识脱离了神职人员的掌控,走到了百姓中间,德国宗教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市民揭竿而起,将那些滥用私权的神职人员逐下权利的宝座,将国家,从只会大谈上帝的教皇手上,交付给致力于让国家变得更大、更强、更富有、更发达的国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