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姝 《世纪桥》2008,(4):54-55
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过程中特定的人或组织按特定方法阐释法律的活动。从哲学方面看,阐释学法学将法律理解为一种解释活动,揭示了理解和解释的普遍意义;从法律适用方面看,法律解释维系着立法意图和司法目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两对重要的关系。法律解释必要性理论有助于重新认识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系所存在问题的成因,基于这种全新的原因分析,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毅弘 《探索》2007,4(2):17-20
邓小平关于权威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中央权威的思想、法律权威的思想和人民权威的思想三个维度,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维护中央权威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维护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维护人民权威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三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民权威是本质,中央权威是关键,法律权威是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上应该存在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一种是建立在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基础上的权力型法律体系,另一种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契约型法律体系,这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法律体系。这两种法律体系的主要区别是两者的形成不同,两者的目的不同,两者的社会公平性不同,以及两者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不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我们,应该逐步从以权力型法律为主体的法律体系,过渡到以契约型法律为主体的法律体系上来。应该把建立与完善契约型的法律体系,作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建立与完善契约型法律体系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这一过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要认识到建立与完善契约型法律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必须有稳定的社会保证;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建立契约型法律体系的紧迫性,要从现在做起,努力铲除产生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组织与特殊人物的社会根源,强化对公权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和理性构思,实现社会和谐可有多种途径,如政治途径、经济途径、伦理途径、法律途径等,在这些途径中,法律维度下的司法手段以它特有的外部保障的强制性、纠纷处理的公正性、司法意志的人民性、适用法律的普遍性和平等性使它成为社会和谐最权威的路径。对司法权威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研究起初是一种手段与目的或过程与结果的研究范式。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物质向精神的进化过程,当法律权威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从实践操作的层面转化到理性精神的互动时,我们应注意加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性研究。这种研究超越了手段服务于目的、过程导致结果的简单推导,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24):18-18
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母法”,是根本大法,是法之统帅,是整个法律体系获得权威与效力的最终源泉。在一个国家的法律大家庭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如果宪法权威缺失或遭受严重冲击、宪法规定无法兑现,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法律体系的权威与推行,整个法治大厦将失去根基,法治国家将会沦为美好的空想。这就是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法律缺乏至上权威性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殿军 《唯实》2001,(6):53-5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治国方略的提出,乃至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庄严地将此载入共和国的《宪法》,奏响了当代中国法治化的时代强音。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法律缺乏至上权威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律失灵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从而严重影响我们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而导致法律缺乏至上权威性的原因既有历史上的法治观念薄弱的问题,也有现实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因而,树立法律至上权威的问题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一、法律缺乏至上权威性的原因 法律缺乏至上权威性突出表现在人们缺乏法律至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晋商传统文化的法律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文化是支配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晋商传统文化是直接在传统法律文化的框架下形成和运作的。晋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诚实信用、严格管理、任人唯贤、官商结合等体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征的原则。从晋商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其所体现的法律文化精神和法律理念,对于我国当前法治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是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最高权威。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好的宪法,但是在国家和社会实际生活中,尚未真正树立起宪法权威。小法冲击大法、规章冲击法规、法规冲击法律的现象较多。因此,建立法治国家的当务之急是整顿宪法秩序,不断提高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把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多种问题提高到宪法原则上来认识和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民的宪法权利得到法律保障,使政府权力受到法律制约。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树立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9.
张静 《探索》2003,(3):72-74
法律推理活动过程,就是适用法律的过程。而法律之适用过程,也就是将一般性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从而得出裁决、判处结论的过程,它既是一种实践性的法庭技术操作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逻辑思维活动。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遵守逻辑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10.
单立千  顾伟 《党史文苑》2011,(22):65-66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树立法律的至上权威。维护法律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依靠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维护法律权威的政治前提和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侵权法的“归责原则”有三种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规定侵权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侵权法所规定的指导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在侵权的各个构成要件中发挥评价作用的要件。上述第一种定义是妥当的,后两种定义不完全科学。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所称的“归责原则”其实是在追随第一种学说。《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四类“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2.
谭卫  朱莉红 《唯实》2003,(4):47-49
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律文明必经的成长与跃进过程 ,研究法制现代化正成为当代法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的重大论题 ,而法律权威问题则是研究法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应当看到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和法制现代进程的有序推进 ,法律权威也不断随之巩固和提高 ,但它与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尚有差距。因此 ,应该从提高立法质量、落实违宪审查制度、贯彻司法责任原则、加大执法力度等方面入手 ,进一步加强法律权威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霞 《世纪桥》2008,(2):63-64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当代国际私法学中新兴起的一种理论,在国际私法上具有重要价值,重要地位。之所以受到重视,是由经济原因、法律原因和思想原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法律全球化及其对中国法律共同体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的各个领域发生的跨国界、跨区域、跨大陆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重组原有法律制度、法律秩序、法律理念结构的网络化过程。它对中国的法治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就中国法律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来说,它主要表现为对该共同体的共同的法律知识背景、职业训练经历、职业利益、职业精神气质之形成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浪潮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法律共同体应以昂扬的发展姿态推动中国法治事业的勃兴,使中国在全球法律网络化过程中早日从边缘进入中心。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必须树立法律权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这都是不容置疑的命题。本文重点论述了树立法律权威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树立法律权威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等问题。可以说,新时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维护和加强党的统一领导,使党真正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就需要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领导,但这种领导是在宪法和法律之下的领导。共产党要善于通过法律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这样做,既有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减少党的主张的差错或失误,更可以获得人民的拥护,也就更有利于贯彻和执行党的主张,最终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6.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特殊的本质,法律的本质是构成法律现象诸要素的内在联系,诸要素中权利、义务和国家强制力的矛盾运动是法律的本质表现,同时其他社会现象通过这种矛盾运动对法律产生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奋斗》2005,(1):13-14
政冶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和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基于法律至上原则而实现的良好法律秩序,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蕴含着的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等价值。法冶是建设政治文明题中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令人鼓舞。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如何让百姓在实践法治中受益,这是法治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此,笔者主要谈谈法治建设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法律为什么重要? 法律的作用在于各就各位、各行其道,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明确各自的边界,包括权利或权力的边界,义务或责任的边界。处理这方面的关系,法律是里手行家。比如中央跟地方的关系,这应该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的一个大问题。我国央地关系、上下关系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彼此的边界很不清晰。边界不清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使议价的空间增加,诱使地方在与中央博弈时投入更多力量。  相似文献   

19.
法制统一是法治的重要属性和基本要求,它不仅指立法统一,还应体现在行政和司法的统一贯彻之中.更高层次上,它还意味着法律意识、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的统一.维护法制统一是目前法治实践、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维护国家统一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明确维护法制统一的主体,完善维护法制统一的机制,构筑维护法制统一的责任体系,从而确保法律权威的树立和法制统一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法律援助工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公民都可以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力,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受援人给予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救济和法律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也呈较快发展的势头。老年人的矛盾纠纷相对较多,如何解决这类群体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