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2006年8月修改颁布的《合伙企业法》已经赋予合伙企业以破产能力,但仅简单规定了其破产清算参照适用破产法规定的程序。由于合伙企业在组织形式、财产构成以及责任方式等方面与一般法人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企业破产法的参照适用中存在许多疑难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信息通道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莅琼 进行《破产法》立法调研 由全国 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于友民带领 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立法调研 组一行8人,于2月下旬在海南进 行《破产法》立法调研。调研组主要 就个人消费性(金融性)破产、涉外 破产、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破 产,以及对公司法生效前设立的国  相似文献   

3.
新的《企业破产法》将破产对象限定为企业法人,自然人仍在一片质疑声中被排除在其适用主体范围之外。在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的今天,这种局面已显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赋予自然人和法人同等的破产能力,构建一套具体可行的个人破产制度并辅以相应的监督制度,为实现生活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提供解决的合法途径。  相似文献   

4.
自然人破产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但我国尚未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赋予商自然人破产能力是维护我国企业法和企业破产法统一协调的需要,也是我国破产立法的趋势。商自然人的界定是商法的基础理论问题。我国商自然人的表现形式多样,破产能力也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5.
破产法的适用范围是破产立法首先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依照我国现行破产法的规定 ,只允许企业法人破产 ,不承认自然人的破产能力。我国新的破产法应建立能够适用于所有民事主体和商事主体的统一破产法典 ,也就是在破产能力和破产资格上实行一般破产主义 ,即破产法适用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所有债务人 ,而不论这些债务人是企业法人还是其他民商事主体。  相似文献   

6.
制定《个人破产法》有助于完善我国破产法律制度体系,破解"执行难"以及对债务人实行破产保护。并且,我国制定《个人破产法》的条件也已经趋于成熟。制定该法应当采用独立立法的形式;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和信用体系等配套制度,确保《个人破产法》得以良性运行;建立刑事破产制度,完善对刑事受害人的财产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对于个人破产人的惩戒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扩大我国破产法的主体范围是当前破产法理论和破产立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在分析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后指出,确立自然人破产制度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完善我国破产制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破产制度的国家。早在1542年,英格兰就制定了破产方面的法律。英国现行的破产法律,主要是1914年的破产法、1976年的《无力清偿债务法》和《破产方案法》。这些法律中规定了英国破产案件的一般诉讼程序。它在英美法等国家影响很大,具有典型意义。一、破产诉讼的开始在英国,破产程序发端于债务人实施破产行为。但这里所指的债务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债务人现住在英格兰;(二)经常居住在英格兰或在英格兰有住所;(三)正在英格兰等地经商;(四)是正在英格兰经商的商号或合伙企业的成员。  相似文献   

9.
破产污名作为阻碍现代自然人破产法生成的对抗因素之一,根植于个体对集体意识所划定的借贷行为规范的偏离,是该偏离的消极标签。从制度史的角度来看,在初级社会中,破产法承载破产污名,压制破产者以维护集体意识,保持其对社会团结的维系作用。随着初级社会向分工社会发展,尤其是面对现代的债务危机,自然人破产法逐渐与污名分离,破产污名留存于社会中,阻碍了自然人破产法发挥修复分工的作用。自然人破产法通过去污名化、修复社会分工等现代进路,使社会分工对社会团结的维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破产法将个人破产排斥在外的现状,对个人破产能力的探讨应包括多个国家已经纳入立法的若干法律主体:消费者、独资企业、合伙、特殊形式的财产。对典型国家立法例的综合比较显示,赋予前述主体破产能力,制定统一破产法是不可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一改将普遍企业破产法适用于银行破产的历史传统,通过《2009年银行法》建立了全新的专门适用于银行破产的制度体系。以该法为基础,英国制定了分别适用于各州的《银行破产规则》,形成了以《银行法》和《银行破产规则》为特别法,以《破产法》为普通法的银行破产制度,实现了英国银行破产立法的重大变革。了解英国新银行破产制度的立法脉络和制度构造,对我国银行破产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破产程序中,对于有争议债权的确认方式直接影响到破产程序的效率和确定性。目前我国《企业破产法》对于有争议债权的确认方式采用的是普通诉讼方式,但在诉讼的管辖、诉讼效率等方面规定不尽充分,且缺乏对有争议债权未决阶段债权临时确认规则的设计。建议在《企业破产法》完善过程中,增设有争议债权临时确认规则、协调《企业破产法》与《民事诉讼法》之间对于有争议债权诉讼管辖的规定,设计加速有争议债权诉讼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美国破产法》中的第365条将租约在破产程序中的处理分为承租人破产和出租人破产两种情况,通过重点阐述承租人破产时,在承租人选择继续承担租约、拒绝履行租约和承担并转让租约这三种情况下,租约的法律效果及法律上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以此来对我国《破产法》的修改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有关合伙的法律地位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为讨论的着眼点,指出:究竟应否承认合伙是与自然人和法人相并列的第三民事主体,不能一概而论.应以科学的合伙分类为前提,根据不同的合伙性质,赋予部分合伙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在我国,《合伙企业法》已通过对个人合伙企业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而在实际上赋予其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为此,建议应将其中关于合伙人的资格范围限制予以取消、以便使所有的合伙企业都能依该法实际取得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的程序,均规定了债权人申请破产的,被申请破产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可以同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全民企业需由其上级主管机关申请整顿),经受理法院认可后,中止破产程序。这就必然会遇到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即企业如何筹措资金进行正常经营。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凭什么让合同另一方相信其履约能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破产重整制度作为现代破产法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用于拯救陷于无力清偿状态的债务人并促使其复兴的破产预防制度。在我国对重整制度的研究讨论已经多年,而重整制度真正纳入法律是在2006年8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第一次体现。笔者因《企业破产法》的出台对重整制度更加关注,文章从国外立法经验与国内立法和国情出发阐述了重整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个人破产管理人是我国《企业破产法》推行的与机构破产管理人并列的管理人选任模式。相对于我国长期推行的清算组集体管理破产案件而言,个人管理人是一种管理破产案件的新模式,而与新企业破产法规定的中介机构集体管理破产案件的主导管理模式相比,个人破产管理人只是机构管理人的一种补充和辅助形式,因此,对个人破产管理人资格、责任承担以及报酬问题均需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职工问题在中国破产法的进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986年《企业破产法》立法过程中,职工问题甚至一度左右着的该法起草进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原有破产法已完全无法应对实践需求尤其是破产国企的职工保护。因此,"政策性破产"应运而生。"政策性破产"违背了破产法的基本原则,但却能相对处理好职工问题,从而极大地减少国有企业改革阻力,降低失业对职工权益带来的损害。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2006年《企业破产法》的起草过程中,职工问题虽依然是核心问题之一,但其对起草进程的作用已大大降低。整体来看,职工问题在中国破产法进化的过程中的位置,是一个从核心到边缘的过程。新一轮僵尸企业处置,究竟会对破产法的运行和职工权益带来怎样的冲击,还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9.
破产管理人制度是我国企业破产法中的重要制度。自200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施行以来,在管理人的组成、法律地位、管理人报酬和费用垫付方面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研究和完善破产管理人制度对于当前的有关司法解释工作和解决金融危机形势下的企业破产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已有合伙企业解散制度 ,然而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如解散与终止、解散与破产、解散与继续的界定、解散时的财产分配、债的清偿等并无法律规定或系统的理论研究。进一步研究、完善我国合伙企业解散法律规范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