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那么几年,我很抵触给官员们讲课。当时觉得,一个记者去给官员讲课,是不务正业。最近两年,想法略有改变:人是需要沟通的,良好的沟通可以改变很多事,有些善意的讲课邀请可去,关键看怎么讲。官员们与媒体打交道时哪些行为容易被怼,便是讲课时很多人感兴趣的。"新闻发怒人"3月28日,我被武汉市纪委驻武汉  相似文献   

2.
"别跟我讲大道理!"时下,有不少未成年人把思想道德教育说成是"唱高调"、"哄骗人"的脱离实际的空谈。而部分老师、家长在教育时也时常说:"大道理大家都明白,用不着我多讲。"因此,对大道理有的学生不听,有的老师不讲,许多家长不说。思想道德教育的大道理就这么被敬而远之,不敢理直气壮地讲。其结果是未成年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信仰在一步一步被遗  相似文献   

3.
陈芳嫒 《当代贵州》2013,(26):42-42
范忠启,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镇箐尾小学的一位毕业班班主任,身形瘦削,精神矍铄,眉宇间有着岁月刻出的几道深深"沟壑"。学生们喜欢听脸上总挂着笑容的范老师讲课。每次考试,范忠启所带班级总拿第一,他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老师"。用执着撑起一所学校1980年3月的一天,23岁的范忠启一路小跑来到发耳镇店子民校。说是学校,其实只有6间砖瓦房,三四十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大道理"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小道理"是谋求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生存发展的方法论。"小道理"离我们比较近,容易理解,讲"小道理"往往受欢迎;而"大道理"虽然博大精深,但往往联系实际不够,被视为空中楼阁,不受待见。实际上,每件事情中都蕴含着"大道理"和"小道理",但最终"小道理"归"大道理"管着。  相似文献   

5.
讲"故事党课"时,讲好党员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是每一位讲课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讲课者应该潜心研究,抓住规律,深耕细作。善于讲真实存在的党员和党员故事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中写道:“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讲故事基于事实。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深圳市罗湖区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学习讲座。其特别之处在于,"老师"是罗湖区委宣传部舆情科科长李燕、科员周静雯和另一名年轻的"创客"邓祖云;"学生"是罗湖区委书记倪泽望、区长贺海涛等100多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这一做法引起了公众对官员学习活动的关注。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开会讲课都是上级领导讲、专家教授讲,很少听说由群众讲、下级讲。深圳市罗湖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到德国慕尼黑一所机械制造学院进修,学校距离慕尼黑市中心维森广场不远,校园内绿草茵茵,非常美丽。在德国,学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上课时学生提问不用举手,回答问题不用起立。老师在课堂上也很随意,有时一边吃热狗一边讲课。一堂课老师通常只讲十来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们互相讨论,最后老师来做评判。  相似文献   

8.
卉南 《党史文苑》2001,(2):41-43
1930年底,冬至已过的赣西南阴冷、荒漠,一派萧瑟景象。   一天,天还未放亮,只见宁都黄陂村口的小路上隐隐约约地过来了一群人。往近一看,一个个衣衫褴缕、蓬头垢面、伤痕累累,破旧的灰布军装上血迹斑斑。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荷枪实弹的押送者着装同“囚犯”几乎相同。这群人默默地、一步一步地挪动着沉重的身躯,缓缓地向村外荒郊走去。   在一片空旷的山坡上,队伍被勒令停止前进了,“囚犯”们才似乎明白这里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地。临刑前的一切早已准备就绪,在押送者的调遣 下,“囚犯”们一字排开,等待那最后时刻的到来…… …  相似文献   

9.
卢沟桥感怀     
<正>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是从卢沟桥开始的。78年前,战争的炮火在这里开始燃烧,中华民族的先烈们在这里洒下了保卫祖国的第一股鲜血。78年后一个夏日午后,我乘出差之机,特地来到当年被日军炸毁了县署大部分房屋的宛平县城,一步步走近城头留下累累弹孔的古城墙,一步步迈进镌刻着"宛平古城"白底黑字的砖碹城门,一步步走在由斑驳厚重石条铺成的城内街道上,一步步踏上1986年在宛平县城旧址兴建而成并对外开放的中  相似文献   

10.
马九如 《党课》2006,(5):50-51
讲课一般都应有讲稿,讲党课也是如此。但是,离不开讲稿,照本宣科,又是讲课朊忌讳的,所以讲党课应提倡脱稿讲课。因为党课的教育对象大都是文化水平较高、知识广、经验丰富的特殊“学生”,党课教员只有做到脱稿讲课,才能为党员干部所接受,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在讲党课的实践中,有的教员讲课有理有据、有板有眼,使人获得系统的知识;有的语言风趣、旁征博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吸引人全神贯注地听讲……如此风格各异、而且有效的讲课方法,大都是建立在脱稿讲课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1.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6,(18):43-44
走进赵炳庭老师的课堂,你会立即被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所吸引,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就随着赵老师的讲解一步步走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很多学生听赵老师讲课都不愿意下课,很多老师听了赵老师的课都说是“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镜头一:课堂上,李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突然看到教室后排左边的一个学生正在与同桌眉飞色舞地说话,不禁生气地说道:××,站起来回答问题。而××因为只顾说话未听讲课,自  相似文献   

13.
上党课是党组织活动的一项传统制度。党支部书记应经常给党员讲课,课讲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衡量一个人的讲课水平,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思想理论水平,二是演讲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金兆林 《唯实》2005,(4):48-49
村级组织是我国最基层的组织, 不少人习惯地称这个基层组织的"头儿"们为"九品官"。这是一个人数多达近400万的特殊群体。他们不在编,不脱产;既是农民,又担负着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和管理农民的责任, 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他们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因此,搞好"村官"培训,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5.
正"小高,啥时候你再给大伙儿上一堂党课呗!""讲得太精彩了!就是时间短了点,感觉还没听够就结束了。"日前,唐山市开平区栗园镇大佛头村大学生村官高璇刚上完党课,就被党员们围住了,当即承诺近期再讲一次。今年以来,唐山市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我为党员讲党课"活动,助推农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受到基层党员干部的普遍欢迎。强化指导,确保讲课有底气  相似文献   

16.
陈思炳 《党课》2007,(8):52-53
为何方永刚到海岛给部队干部战士讲课,家属们抱着孩子也要听他讲?为何方永刚到农村乡镇讲课,很多农民都放下手里的农活赶来听课?为何连方永刚都没想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竟然躺在担架上听他讲了一上午的课?为何方永刚能把最难讲的政治理论课,讲成了深受干部战士和群众欢迎的课程?方永刚讲课成功的奥秘何在?我从学习《人民日报》报道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理论教授方永刚的感人事迹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因为方永刚的课讲得“新、实、活”。  相似文献   

17.
4张学思对于知识分子,不仅注意使用,而且更注意爱护和培养.新教员刘玉铸,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一登台讲课就紧张冒汗,苏联专家和学员听他讲课都不满意.一天,张学思把刘玉铸叫到家里,他在会客室的墙上挂了一块小黑板,要亲自听刘玉铸讲课.给校长讲课,刘玉铸心情更是紧张,才讲了几分钟,汗水就顺着两腮刷刷地淌了下来.“停!”张学思喊住了他,递过一条毛巾,要他擦擦汗.“你知道你为什么流汗吗?”张学思问道.“哦,我讲稿不熟,缺乏讲课经验.”刘玉铸嗫嚅地说.“这还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心理因素——你不相信自己!”刘玉铸心里一震,怔怔地望着校长.张学思说:“你总感到自己是新教员,生怕讲错、讲不好,总感到有无数双眼睛在时时刻刻地盯着你,所以,你总是处于被动和受监视的状态,结果你越怕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讲不好.”“你说得对极了,我的确有这种感觉.”张学思接着讲:“在战场上我们常常讲要夺取主动权,讲课也是如此,也要夺取主动权.教员是课堂上的指挥官,教员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灵活自如地指挥和调动学员的思维叫他们接受和领会指挥员的意图.”“校长,我懂了!”张学思一挥手:“好!重新来!”刘玉铸一遍又一遍地进着,张学思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纠正和提示一些问题.刘玉铸越讲越轻松,越讲越自如,张学思脸上露  相似文献   

18.
正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写道:"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通俗地讲,就是为官者权责相系,苦乐相悖,权力大一分,责任就重一分,必须尽心尽力工作,干好苦事难事。可以说,"两苦三步"道出了为官从政的真谛:做官本是件苦事难事,必须以苦为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3,(9):23
她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奉献和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孩子们亲切地呼唤她为"园长妈妈",家长敬佩地称她为"幼教专家",幼儿园的老师们亲近地叫她"知心姐姐"。她,就是通辽市幼儿园园长——李效华。以母爱温暖孩子用真情感动家长"爱是教育的基础"李效华一直用著名作家冰心的这句活来勉励自己,她时刻谨记爱是幼儿教师最美的语言,而"园长妈妈"则是孩子们给她最美的呼唤。在幼儿园工作的每一天,她都倾尽爱心去了解孩子、照顾孩子、关注孩子,喂孩子一口饭,帮孩  相似文献   

20.
正雷海宗,字伯伦,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1932年,他开始担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由于当时的西南联大人才济济,雷海宗一点也不显山露水。然而,在给学生们上了几次课后,大家便被眼前这个"颜值"一般但能力超强的教授所折服:雷教授不仅博通古今学贯中西,而且讲课时风趣幽默、妙语横生。更令学生们赞叹的是,雷海宗在授课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要提前备好讲义,以免上课时出现差错。他上课不仅从来不带片纸只字,而且在讲到人名、地名以及历史年代等各种数字时,也会讲得准确无误、毫厘不差。仅这一点,雷海宗便"圈粉"无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