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个城市的发展和一个人成长的路径是相似的。当基本的口粮和住房解决好后,就会思考更多发展的可能性。芦山这座城,从2013年的那场劫难距离今天已有两年的光景。当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搬进了灾后重建新居,这座城的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生态修复的几重意义飞仙关镇是联通外界到芦山县城的门户,镇下设飞仙村、凤凰村、朝阳村等5个村子,正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飞仙关镇成了"4·20"后重点打造地。53岁的谢会华和43岁的武清芳都是飞仙村的村民,她们在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2.
杭州城市人口发展历程中 ,宋室南渡出现了第一个人口高峰。清代的乾嘉时期 (1 736~1 82 0 )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形成了第二个高峰。进入民国以后 ,人口除个别年份外 ,一直缓慢地向前发展着 ,从 1 92 7年的 38万发展到 1 948年 50余万 ,表现出进入近代以后人口发展的特点。研究、探索历史上人口发展规律 ,特别是清代、民国时期杭州人口的发展规律 ,将有助于杭州的城市化建设 ,为现实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成都是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的城市。2002年,全市1028万人口,农村人口就占663万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人均耕地仅0.56亩。这已经成为成都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瓶颈”。因此必须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的高度,思考统筹城乡发展的办法和途径。去年初,成都市在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双流县、郫县、大邑县5个区(市)县进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三个转变”的有效途径。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成都是大城市带大郊…  相似文献   

4.
城 市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表现 ,随着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也必然相应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涉及城市生产生活所必需的供水、排水、道路、交通、供热、供气、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防洪等方面 ,是城市运行的基础 ,也是城市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基本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求随之发展。可以说 ,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 ,直接受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制约。一、浙江1998年以来城市化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状况1998年以来 ,浙江城市化发展进入加速期 ,至2001年底 ,全省设市城市33个 ,建制镇8…  相似文献   

5.
由人口转移型走向结构转换型是城市化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成都目前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结构性转换时代,成都在城市化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还面临城市化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城市发展遭遇要素供给瓶颈、城市经济发展面临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紧约束、人力资源要素配置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等问题。为此,成都在实现城市化发展的结构性转换中,需要注意构建和谐的城市人文关系、城市经济协调关系、城乡关系。在实现城市化发展的结构性转换中,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变、城市功能分区模式转变、老城改造模式转变、经济区开发模式转变、城乡市场一体化转变。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步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期。从发展趋势上看,未来一、二十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仍将迅速推进,但速度将逐渐减缓,发展模式上也将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走向质量提升阶段。当前,城市化发展中还存在着城市化发展不均衡,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化发展中能源高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市建设趋同化严重,城市规划缺乏独特的定位等突出问题,要实现新时期城市化健康发展,需要通过进一步更新城市发展理念,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各项改革,消除影响城市化推进的制度性障碍;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走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之路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既是一个工业化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城市化发展过程。浙江抓住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工业化转变为加快城市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其城市化道路。不仅逐步遏制和扭转城乡二元结构扩大的趋势,而且逐步突破和改变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发展更加落后于城市社会发展的局面。浙江经验和浙江模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而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城市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州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城市的环境质量保持在较好的水平,然而现有的生态环境基础仍然相当脆弱.随着城市东扩南进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韩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是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实现的,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城市带动的城市化、自由的人口流动政策和高度集中的城市化模式。韩国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使城市化水平从28%提高到了74.4%。研究韩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动力机制,有助于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和基本国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土地革命实现了工农联盟统一战线,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了全国胜利。建国以后,我党又从农业合作化入手,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团结和人民民主专政的不断加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工农联盟应如何巩固和发展,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持续地演进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每个阶段的理论都源于中国的发展实际。这些不断升华的理论,不仅引领和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而且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由缓慢、自发、单一到进展迅速、国家引导和多元化的发展历程。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城市化进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工业化的带动下,呈现出进程缓慢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特点,其发展轨迹中的经验和教训很多是值得借鉴的。本文将尝试对建国至1957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促进和阻碍因素进行逐个分析。  相似文献   

13.
《前线》1997,(1)
由朱铁臻撰写的《城市发展研究》一书,最近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论述了城市产生、发展和城市化、城市改革开放、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生态经济、城市区域经济和政策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该书鲜明地提出了城市发展中一些值得普遍重视的问题。比如: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乡村城市化,要重视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城市发展规模要适度合理,不能自由膨胀,走以提高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道路模式;城市经济发展要走集约化、生态化相结合的道路,坚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视现代城市形象塑造,无论大、中、小城市要…  相似文献   

14.
孙光英 《红旗文稿》2013,(17):32-34
拉美是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据联合国人居署2012年8月发布的《拉美城市发展报告》,在这一地区,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然而,拉美国家的城市发展不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却不能为其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病",并最终危害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拉美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许多情况相似,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的教训值得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由缓慢、自发、单一到进展迅速、国家引导和多元化的发展历程.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城市化进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工业化的带动下,呈现出进程缓慢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特点,其发展轨迹中的经验和教训很多是值得借鉴的.本文将尝试对建国至1957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促进和阻碍因素进行逐个分析.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城市化所走过的将近三百年的演变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8世纪中叶—1950年:工业城市化阶段农业文明从乡村开始,而工业文明则发轫于城市;城市脱胎于乡村,而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却起源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工业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子"。它们就像两个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7.
陈云同志是党中央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建国前,他曾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的主要负责人,亲自参加和领导了东北解放战争和辽宁的城市接管工作。这一时期,他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才能,成功地实现了我党对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沈阳的接管,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名的“接收沈阳经验”,为我党建国后加强对城市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领导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建国后,他多次视察辽宁,对辽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演进——基于经济发展模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关系密切。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同经济发展模式关系密切的城市化模式在演进过程中同样具有阶段性特征,这可以从目标定位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解析。以经济发展模式为切入点,从目标定位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审视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历史,分析中国城市化模式的现状,展望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一、我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实力有了显著的增长,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城市化水平达32%,比全国的城市化水平高四个百分点;乡镇从1991年的3172个减至1996年的1841年;小城镇从1991年的766个发展到1996年的978个;小城镇人口达1400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伴随着小城镇的崛起,小城镇的地位日趋重要。 我省小城镇兴起的轨迹说明,它的兴起、繁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发展开始起步,调整了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部分劳动力开始向乡镇企业转移。从8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开始转向工业经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至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已从“半边江山”上升为“三分天下有其二”,1996年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3.3%。全省乡镇企业从91年的49.4万千,增至96年的92.92万个;乡镇企业的总值从91年的772.48亿元增至96年的7798.38亿元;从业人员从90年495.49万人增至96年的786.43万人;乡镇办的企业收入从94年的1435.62亿元增至96年的2421.35亿元。乡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乡镇城市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由乡土而生的社会,城市与农村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割裂的两个部分。建国之初,城市和工业优先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与农村分隔,公共财政走入"偏向城市—以城市发展带动财政增长—再投入促进城市"的循环。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明确提出通过构建公平的公共财政体系,推动城乡社会协调发展,但目前城乡差别对待的公共财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