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走进万户千家,博客等网站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晒"生活。但近几年,人肉搜索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环境下隐私权安全的担忧,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的思考。从人肉搜索案件中吸取教训,要以人肉搜索对网络隐私权的侵害为基础,探讨网络隐私权的内涵、特征,观察我国现存网络隐私权的法律适用、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建立网络隐私权的责任机制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人肉搜索引发的人格权侵权问题极为典型。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救济进行研究,对完善我国立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互联网飞速发展和普及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引发了网络环境下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以人肉搜索为代表的网络环境下的言论自由权和公民的隐私权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应一方面通过设定限制人肉搜索的合法性、合比例性和合目的性原则,实行网络实名制、加强行业自律,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区分人肉搜索侵权的追责主体,完善追责等措施,在充分发挥人肉搜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保障个体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5.
陈宇桂 《法制博览》2015,(7):150-152
人肉搜索侵权案件中,需要承担责任的主体无非就是人肉搜索的发起者、违法传播者和网络运营商。笔者以人肉搜索第一案和严先生案为引子,着重分析人肉搜索侵权案件中各方的民事责任,以及就具体的案件中以谁作为被告最合适等问题进行显浅的探讨,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人肉搜索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现象。由于因特网传播的便利性和迅速性,人肉搜索的过程必然涉及个人隐私,如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所以很容易对搜索对象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人肉搜索的出现,对公民隐私权、名誉权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要让人肉搜索向良性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它的法律规制,加快保护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7.
解城城 《法制博览》2015,(7):111-112
人肉搜索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搜索模式,这一搜索模式的出现引发了王菲案等侵权事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网络世界中的人格权保护问题,本文对人肉搜索的侵权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概括阐述人肉搜索的概念、法律特征等基础上,归纳了人肉搜索涉及的具体侵权责任的类型,分析了侵权主体以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自生自发的社会现象,从产生之初就被看作是网络侵犯公民民事权益的主要方面,而忽视其积极意义。自2001年陈xx事件至今我们不断看到人肉搜索负面价值的减退,而以微博等新媒体作为一种评价机制与信息渠道,畅通了沟通平台,同时也给权利保障、网络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借助互联网进行人肉搜索,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可言,但是,当人肉搜索的力度超越了它自身的限度,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时,人肉搜索就不仅仅是一种搜索方式,而是触犯了法律,达到了违法的行为。尽管我国的民法通则中并没有对人肉搜索侵权行为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在民法法域下发生人肉搜索侵权行为时,被侵权者有受保护的权利。就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人肉搜索的内涵,之后就民法法域下的侵权保护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孙利昌 《法制博览》2023,(27):38-4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短视频的兴起,网络暴力便有了良好的温床,侮辱诽谤型、网络谣言型和人肉搜索型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造成了诸多令人痛心的结果。网络暴力的治理,需要厘定网络暴力的界限和行为模式,准确认定群体性网络暴力中各参与者、帮助者的责任。网络暴力犯罪治理的路径选择有三:出台司法解释,增设“网络暴力罪”条款以及通过专门立法的形式。三种法律规制方法综合使用,能够对网络暴力行为形成全方位的有效治理。同时可以根据实践情况和需要,坚持司法解释优先的原则,按步骤完成网络暴力行为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戴玉 《南风窗》2012,(20):32-32
人肉搜索,是缺乏有效组织形态的社会用以维护群体规则的最有力手段,也是依靠集体合力公开满足无下限窥私欲的免责狂欢。官员首当其冲,成为被惩戒与被消遣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运用网络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人肉搜索这一现象出现了,本文通过在文章中对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进行分析,来看我国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实现,以及它的实现与隐私权甚至名誉权之间的冲突和如何使得这些权利达到一个平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成为人们当前必须的一种娱乐方式。当网络走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网上发表言论,信息共享,言论自由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而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但是,网络使得人民言论自由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其中网络暴力问题愈加频发,引起大众的关注。与日俱增的网络暴力现象引发笔者思考,本文针对网络暴力现象与言论自由之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将网络言论自由得到更好的规制从而减少该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表演系女大学生被前男友刺死 2008年10月22日晚上7点半左右,天色渐暗,河南科技学院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往校园里走。忽然,一声尖叫撕心裂肺,打破了傍晚的平静。  相似文献   

15.
郑艺 《法制博览》2024,(10):58-60
随着经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暴力、网络造谣、网络水军等网络生态问题愈加突出。目前,对于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还显得较为有限且力度不够,并且未能解决网络暴力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基于以上现实,本文以《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为切入点,立足中国国情与法律,探讨网络暴力法律治理的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很多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带来很多便利,然而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导致一些问题发生,网络暴力就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对人们具有严重危害,因而需要在法律层面入手对网络暴力进行规制,以减少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本文主要从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入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网络是人类高科技的结晶,它给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给公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青少年网络暴力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网络暴力有关问题,研究必要的预防措施,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素林 《法制博览》2023,(12):151-153
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网络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广阔的天地,随之相应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网络暴力便是其中之一。以搜索关键词“社会性死亡”为例,2022年9月4日百度指数对近半年搜索显示,整体日均搜索指数值为313,移动日均搜索指数值为225,该数据还没有将类似的“社死”等搜索词计算在内,就已呈现出颇高的趋势。现如今,包括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们在内,越来越多的人受网络的影响不断扩大,如何减少网络暴力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是各界都应该重视的社会问题。因而,本文选取法律适用途径的角度对网络暴力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林霞 《法制博览》2023,(36):67-69
本文通过了解网络暴力的定义、危害,从法律视角解析对网络暴力的治理措施,发现在内容界定、责任认定、受害者救济、平台监管这四个方面存在问题,并对症下药提出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庄海涛 《法制博览》2023,(18):83-85
网络暴力的行为本身就具有群体性较强、煽动范围较广、单方面欺凌等特征,这种暴力行为与传统的暴力行为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会对受害者带来不可预想的人身和财产威胁。而在现代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背景下,为了有效抵制网络暴力现象的出现,为我国的网民营造一个更加良性和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国家网信办在2019年年底正式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并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在该规范中强调了对于网络暴力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目前,我国的刑事法律中虽然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寻衅滋事罪以及侮辱诽谤罪具有一系列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些刑法惩处规定,大多数都是针对传统的暴力行为而设定的。为了有效抵制网络暴力现象,更应该将当前社会中热门的网络暴力现象作为研究案例,被纳入到相关的刑法体系中,这样才能够在解决网络暴力行为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是分析了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目前存在的困境,并且就网络暴力刑法规制构建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完善网络暴力刑法规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