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非政府国际组织是指各国民间的团体、联盟或个人,为了促进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宗教、人道主义及其他人类活动领域的国际合作而建立的一种非官方的国际联合体。在一些时候,各国政府也可以参加非政府国际组织成为会员,但其政府权力禁止在组织内行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其活动范围日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本文指出非政府国际组织是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对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促进或参与国际人权公约和文件的制定、参与人权监督、开展人权教育等方面,由此产生了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中的地位问题。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经成为国际人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应该切实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促进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方面作用的发挥,并尽快制定一部关于非政府组织地位的国际公约,明确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从而促进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承认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的问题上,区别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会导致对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排除,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对国际关系的广泛影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旨在论述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国际组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国际非政府间环保组织在国际环境法上的主体资格的确认是其日益重要的国际地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晓君 《法学评论》2023,(1):176-185
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的生成和运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国际法体系中非政府组织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具有国际法律人格,但是其能够凭借自身在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塑造国际法,充当主权国家之间的润滑剂,参与国际争端解决而影响国际法,还能够帮助监督国际法的实施。目前缺乏对非政府组织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非政府组织关注自身利益,其观点容易受其资助者的影响,甚至成为欧美国家输出价值观的工具。非政府组织已经日益成为各国谋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对其塑造国际法的行为进行有效规制。我国应重视和加强非政府组织建设,以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锡林 《法制与社会》2011,(24):108-108
经济全球化催生和影响着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商人、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持续地推动着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在此形势下,国际经济法主要在国家主权弱化、立法内容多样化及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呈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组织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饶戈平 《中国法学》2001,(6):126-136
国际社会的组织化是同全球化互为因果、彼此促进的历史进程,其标志即为国际组织的繁衍并活跃于国际事务的所有方面。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作为性质不同的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国际组织法由规范、调整政府间国际组织行为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组成,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着重研究国际组织的机构法、程序法及其法律秩序。对国家而言,国际组织是一种现实的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中国应更加重视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有别于国家和政府间组织的第三类国际行为体,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之间已经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机制。非政府组织通过提供咨询、参与联合国会议、执行和监督联合国决策等方式,在联合国体系内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非政府组织这一新生的民间组织力量的合法性如何、其影响力应当如何发挥等问题,则引起国际社会的诸多争议。以何种方式将非政府组织纳入联合国改革的框架内,是近些年学术界密切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冯洁菡 《法学评论》2007,25(3):59-63
本文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国际化、高标准化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政府间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标准的制定、区域协调和南北利益平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与此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于是,一批以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了。这些非政府组织活跃在环保领域并给国际环境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通过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与国家和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关系,实际上在国际法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法律地位。20世纪末期以来,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环保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引人注目,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和实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权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人权问题的敏感性,人权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受到主权国家的诸多限制。目前,它们对国际人权的保护仍主要通过非正式的途径参与。这种非正式的参与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如公正性问题、提供信息的可信性问题以及独立性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只有通过人权非政府组织、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共同参与,多元立法,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权非政府组织在人权领域发挥其独特作用,并在多元结构的全球社会更好地实现对国际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的 ,与人类对自然的传统观念和各国经济开发政策与法律的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对全球环境问题 ,各国和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法律和对策 ,但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政治和经济等背景使得法律和对策在实施上存在着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履行全球环境保护义务和国际环境合作中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还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措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逐步消除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法律制度的互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云 《现代法学》2011,33(2):125-136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法律制度与国际组织的数量剧增,不同领域的议题交叉重叠,改善"全球治理"的呼吁日盛。在这种背景下,有关"制度互动"的研究命题开始进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者的视野。考察不同的联结点,国际法律制度的互动可以分为"水平互动"与"垂直互动";"功能互动"与"政治性互动";"功利互动"、"规范互动"以及"观念互动"等。同时,国际法律制度互动的构建与维持模式分析也成为必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犯罪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瑛 《政法学刊》2005,22(6):59-61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带来犯罪问题的全球化。当前,跨国犯罪问题日趋突出,国家之间如何加强司法协助共同打击跨国犯罪显得非常迫切。跨国犯罪具有跨国性、有组织性、犯罪手段多样性的特点,因此遏制跨国犯罪必须进行国际司法协助,这就要求国家间在立法、相互交流信息情报、引渡跨国犯罪罪犯、监控追缴赃款赃物上进行合作。目前国际社会在打击跨国犯罪上还存在立法不够完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反洗钱机制不完善,有政治分岐和种族偏见等问题。各国应该发挥国际合作精神,采取措施解决以上问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4.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际环境损害问题上追究国家责任的不可行性 ,使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私法化趋势已多年。但是 ,由于国际法学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囿于传统的法律模式和思维方法 ,对这一问题的法律阐释和编纂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最近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报告才突破了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对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私法化的内容和法学方法论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 ,对发展国际环境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泽伟 《法学研究》2010,(3):175-185
在人类面临新挑战与国际社会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国际法全球化与碎片化共存的现象明显,国际法的刑事化现象不断增多,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趋势更加凸显, 国际法的调整范围不断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与此同时,当代国际法所肩负的期望和使命也越来越多。发展、安全、人权等国际法价值目标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国际宪政思潮已经成为国际法学界不能回避的课题,国际社会的民主和法治已成为时代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理念已渗透到国际法中。  相似文献   

16.
郑玲丽 《政法学刊》2007,24(5):56-61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为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和保障基本人权,在现代国际贸易关系领域,力图以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贸易法律规范,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实现其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功能,呈现出以追求全球正义为目标的法治。无庸置疑,国际贸易关系领域的法治是全球化语境下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理性抉择。在全球化语境下可以国际贸易关系面临的诸多矛盾与冲突等方面探讨当代国际贸易关系确立法治实现全球治理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翁里  郑蕾 《行政与法》2010,(2):117-1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民商事交往日益繁荣,使得涉外纠纷大量增多。国际司法协助在这类案件的解决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域外送达制度就是其中重要韵制度之一。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在涉外民商事诉讼中,送达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域外送达程序的复杂繁琐也是导致涉外民商事案件审理期限过长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的域外送达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浪费了不少司法资源。鉴于此,笔者主要考察分析域外送达的国际立法发展.希望对我国域外送达削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幸红 《河北法学》2005,23(2):22-2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标志成为发达国家新的一种"绿色贸易壁垒",对环境和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加入WTO后,中国环境标志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充分利用WTO的现行规则,在WTO的法律框架内寻求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9.
The climate change problem, or global warming, has gained a prominent place o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genda, since the mid-1980s, when it first attracted political attention. The problem was initially perceived mainly as an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at could be resolved by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its current perception, this essay argues, is best characterized as that of an enviro-economic problem. A perception that is exemplified by the ongoing negoti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mechanisms to tackle the problem. The climate change arena is a complex one, involving dichotomies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between fossil fuel producing and importing countries and between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and other states. This essay outlines the interests that play a role in the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and discusses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regime as contain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its Kyoto Protocol. It concludes that the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are complicated by the fact that the negotiators, in addition to developing new substantive rules for a complex problem, are involved in developing new systemic rul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system. These new systemic rules have more in common with rules of national systems of public or administrative law than with traditional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which have many similarities with national systems of contract law.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趋势及监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峰  马思萍 《行政与法》2005,10(2):105-10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证券市场日趋国际化,金融风险性也随之加大,加强证券监管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本文首先探讨了证券市场及其监管的国际化趋势,然后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及障碍因素,最后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