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借贷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频率极高,影响很广,负面消息不断,但我国对于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还很不完善,而政府对于民间借贷的态度还处于严厉的行政监管状态下。对于已经存在的民间借贷是否合法,如何更好的通过法律来进行规制,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传统的融资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民间地区有了更多可供支配的闲散资金,民间借贷在内容上、形式上、规模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国家信贷政策的收紧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以及国家允许民间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法律环境,这些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间资金的流动,也使得民间借贷活动日趋频繁。然而目前我过法律体系中仍没有民间借贷这一概念,监管机关于1996年为借贷活动制定的《贷款通则》,早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立法维护民间金融秩序的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介绍我国现阶段民间借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我国尽快建立民间借贷法律体系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张蓓 《法制博览》2023,(30):63-65
目前,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存在着“堰塞湖”现象,具体表现为:民间借贷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金融管制下的民间借贷行为无法找到充足的合法出口,导致民间借贷行为双方尚未认识到科学投资途径的现实意义。此外,我国现有的民间借贷法律监管机制仍不完善,例如,该监管机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监管制度,加之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民间借贷出现了新特征,为民间借贷的法律监管机制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民间借贷法律监管机制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其主要表现为:监管规则表达上的缺陷、监管权益保护上的缺陷,以及政府与公共利益失衡导致的制度缺陷。研究得出立法部门与相关部门应坚持民间借贷监管原则,完善法律监管措施的现代化思路,从而提升监管对策的有效性与实施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连续发生的民间借贷案件,引发社会各界对民间借贷的广泛讨论。民间借贷的兴起,民营经济体融资难的问题,法律规范存在的缺陷,金融体制存在的弊端等等系列问题,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民间借贷生存现状背后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礼通 《法制博览》2015,(8):253-254
民间借贷并非立法用语,其描述的是自然人、非金融机构法人、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民间借贷的利率实际是借款人使用贷款人资金的对价,本应依法予以保护。但我国关于民间借贷利率最高限额的规定本身即存在固有的缺陷,已经使民间借贷市场处于混乱不堪的状态。对民间借贷利率进行法律规制以最终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及民间借贷市场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具体地,一方面有必要修正我国关于民间借贷利率最高限额的现行规定,香港《放债人条例》关于限制高利的"阶梯利率"的规定可资借鉴,另一方面则有必要为司法提供必要的裁判指引,以否定民间借贷中违反善良风俗的行为和暴利行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民间借贷活动越来越频繁,由此引发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也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由此成为民事审判实践中的一大热点与难点。就我国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对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的相关制度、打击非法借贷、切实维护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公平正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将从举证责任及举证责任分配的相关概述入手,分析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难点,最后提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分配完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在逐步从资本穷国变为资本大国,民间借贷的规模和影响迅速扩大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1984年温州成立的方兴钱庄到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都明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但是由于国家对民间借贷的规制不完善和监管不力,致使其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民间借贷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以及如何避免这些法律问题出现。  相似文献   

8.
王庆杰 《法制博览》2015,(1):64-65,63
伴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金融改革的步伐也不断的加快,特别是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意味着民间借贷在制度上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捷灵便的融资手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因民间借贷日益活跃及其自身固有的随意性、不规范性、风险性而产生的民间借贷纠纷也必将会逐渐增多。准确把握民间借贷的管辖法院对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节约司法资源、实现实体公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者从民间借贷的含义、法律性质,诚实信用原则以及现有法律依据几方面就民间借贷的特殊地域管辖进行了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9.
张红 《法制博览》2014,(2):100-101
民间借贷因其合法性一直没有得到认可,在资金的流转过程中,合法的民间借贷和非法的金融融资行为往往被混淆,致使民间借贷难以名正言顺的得以发展。甚至将民间借贷与集资诈骗及非法集资等行为混为一谈。本文从民间借贷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入手,将民间借贷与由非法融资产生相关的金融犯罪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刑事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威 《南风窗》2012,(7):71-73
早在5年前,央行等相关部门就着手制定民间借贷领域法律《放贷人条例》,这部立法草案几经修改,曾被国务院列入2009年度立法计划,但时至今日,仍连半条内容都未公之于众。"两会"期间,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呼声隆隆,全国人大代表齐奇、全国政协委员刘汉元等多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代表纷纷上书陈词。"吴英案"进入高层视野,温家宝总理特别指出"对于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和处置原则应该做深入的研究,使民间借贷有明确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