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语嫣 《法制博览》2023,(27):124-126
在上市公司主动退市过程中,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是现代证券市场需要关注的重要目标。我国现行主动退市制度是通过增加中小股东投票权来保护其合法权益。虽然目前我国主动退市法规已初见成效,但仍有待完善之处。本文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查找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细化退市决议的参与权、完善救济程序和积极推进退市制度改革三个方面,为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蒋雅珺 《法制博览》2014,(2):207-208
新公司法在促使中国经济朝良性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新进展,但是在约束大股东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侵害方面的举措仍有待学者进一步探究。本文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借鉴美国基于压制行为而救济的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来完善我国在中小股东维权上的不足与缺陷。  相似文献   

3.
许钦城 《法制博览》2023,(31):64-66
本文以我国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障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先简要描述了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然后详细分析了我国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易受侵害的几大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公司法》在保障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中的具体体现。目的是为企业中小投资者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在提升其自身能力与水平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平稳运行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小股东一直以来都是公司权力配置中的弱势群体,其利益常受到大股东的侵害,尤其是在资本多数决原则下,大股东利用其股本优势和对董事会的控制,对公司决策产生实际影响,中小股东只能作为观望者,由于公司法对经理、董事的权责没有明确规定,以至出现大量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却找不到违法依据,无从追究责任。如何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张昆 《法制博览》2023,(22):91-93
《公司法》颁布与实施之后经过多次修订,法律条文与解释逐渐完善,也对公司章程、规章制度赋予更大的自主空间。基于公司法视角,如何协调公司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是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次对“《公司法》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保护”进行研究的目的。本文基于公司法视域,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保护需求进行分析,简单阐述了《公司法》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的缺失,之后从不同角度入手提出《公司法》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保护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阳 《法制博览》2022,(15):71-7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数量不断上升,一些股份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迎来了较多的资金投入,因此股东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通常情况下,公司的大股东往往掌握话语权和决定权,中小股东因为持股较少,他们在公司中的话语权无法得到保障,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这对于公司的稳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对此,如何保障中小股东权益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7.
屈自伟 《法制博览》2013,(10):186-187
本文通过阐述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的投资项目出资人参股模式的法律内涵、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模式,分析参股股东权益受损的情形,提出在目前法律框架下参股股东权益维护的有效途径,旨在探研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以参股模式参与投资的权益维护,促进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股东获取公平权利的规范完善。  相似文献   

8.
郭霁媚 《法制博览》2015,(3):147-148
由于社会财富的不均等,公司中也存在了相对的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由于股东权利的滥用以及追求个人利益的本性,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现行的《公司法》和一系列配套法规中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本文以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作为重点,对该司法救济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达到更好的保护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前的公司发展过程中,股东知情权是对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基本性权利,其宗旨在于缓解公司和股东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大量矛盾以及冲突。但是综合我国当前的股东知情权落实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较多的漏洞以及缺失问题,因此建立在股东知情权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其中的主体资格、查阅范围、限制、行使方式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定位股东知情权的具体内容及办法,进一步扩大股东知情权的查阅范围,建立责任制度,设置明确的前置程序,这样能够确保股东知情权的落实,真正满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保护需求。  相似文献   

10.
表决权信托制度源自美国,通过集中分散的股东表决权,实现了与大股东的抗衡,有效保护公司中小股东利益,从而确保公司经营管理的安全与持续。我国资本市场虽已经出现了表决权信托的成功实践,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立法支持,运用很不规范。本文在界定表决权信托概念及分析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后,对比我国现阶段关于表决权信托的诸多学说,阐述了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的立法构想,并对其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