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琉球群岛是太平洋上一系列岛屿的总称,位于日本和台湾之间。这里曾经是琉球王国的所在,在中国的明清两代,琉球王国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一员,与中国关系密切。在近代史上,东亚国际秩序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革。作为这个历史进程的一部分,1879年,日本吞并了琉球王国,设立冲绳县。从那之后,这个群岛就有了两个名字。今天,人们是将其称呼为琉球还是冲绳,既取决于所谈论问题的时代背景,也取决于情感倾向和立场。琉球的主权归属,这无疑具有高度的话题性。但是,如果把"琉球问题"局限在国际政治层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2.
主权规范对维护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中国在坚持主权原则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对主权规范进行创新。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设想和实践是中国对主权规范的创新,其创新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一个主权国家的框架之下允许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共同存在与发展,从而突破了传统上认为一个国家只能有一种政治制度的思想;二是两种政治制度之间并不是平行而是从属的关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是对威斯特伐利亚主权国家规范的突破,也是中国同西方国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创新之举。中国并不只是社会化地接受外界所施加的规范,而是根据自身国情对规范进行创新,以使规范可以更好地解决本国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空间领域大国博弈态势加剧背景下,欧盟调整网络空间战略,注重维护自身的网络空间主权,提出要建立数字主权和技术主权;加大对成员国网络安全的统筹协调,先后出台了多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进程,积极提升影响力与话语权。网络安全形势变化、网络空间大国博弈加剧以及"美国优先"对美欧网络合作带来巨大冲击,是欧盟调整其网络空间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欧盟网络空间战略的调整有助于中欧双方在网络空间领域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同时为双方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层面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邱士杰 《南风窗》2013,(13):42-44
如何重访当年在"复归"和"自决"的复杂思考中所留下的思想遗产,如何正视琉球"回归中国论"所曾经有过的"反共亲美"履历,恐怕将是我们中国人民同琉球人民对话之时不可忽略的历史课题。对于"流求/琉球"所能指涉的这些岛屿而言,东亚更重要的内部调整则同时发生在"中国朝贡圈"与"日本朝贡圈"之间的力量消长,以及"朝贡体系"和"条约体系"之间的对抗和转化。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诸侯国具有鲜明的主权特征。作为理论标尺,不可分的、完整的"主权"不适用于历史政治研究。从学理上看,"主权"在政治学界和国际法学界的界定略有出入,而国际法学界认为,"国际承认"是"主权"的核心要素之一。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政治行为上满足"国际承认"的要素,就应当视为拥有主权特征。诸侯国的行为在货币体系的框架下,也体现出"国际承认"特性。在与统一王朝的货币体系及封建割据的货币体系的对比中,春秋诸侯国间货币体系呈现鲜明特点,即彼此独立而又复合流通、货币形制的多元性、发行的多边性与流通的复合性,这都凸显出春秋时期诸侯国的主权属性。  相似文献   

6.
雷墨 《南风窗》2013,(13):53-54
从民间和学术角度提高琉球问题的"能见度"有其必要性,中国社会更需要以"看琉球"的视角来解读冲绳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的意义。如果说琉球王国在近代史上曾扮演过"矿井中的金丝雀"的角色,那么在冷战结束后尤其是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冲绳仍对中国有着明显的"危险预警"作用。某种程度上说,对冲绳军事基地的重视和经营的程度,直接体现了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威胁强度。  相似文献   

7.
国家文化主权是民族国家在实现国家文化利益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自主的最高权力。由于不同的权力要素在国家文化主权构成中的价值地位不同,国家文化主权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核心—外围"的结构态势。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立自主权是构成国家文化主权的核心要素。国家文化主权战略意识模糊、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强和国际文化霸权是中国国家文化主权面临的现实挑战。中国国家文化主权战略既要有以"安全论"为主导的防御性目标,也要有以"建构论"为主导的积极性目标。建构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秩序的重建是中国国家文化主权战略构建的三个战略要点。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讲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 ,这是不对的。半殖民地根本不是表征社会性质的范畴 ,它是说明一个国家的地位和主权的 ,与它相对应说明国家地位的辩证范畴应当是半独立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从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的意义上讲 ,中国实际上是半封建社会。如从动态上界定它 ,与半封建相对应说明社会性质的辩证范畴应当是半资本主义。这就是说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应当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江洛生 《南风窗》2013,(13):46-47
民族主义本来只是发生纷争的原因之一,却将其说成是主要原因;民族有可能成为去殖民化运动领导者,却将这一抵抗集团形成的可能性排除—这不是只能取悦殖民统治者吗?今年5月15日,日本龙谷大学教授松岛泰胜联合发起成立了"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本刊特约记者对松岛进行了专访,希望从学理上对琉球独立思想的理论加以深入了解。松岛泰胜1963年出生于琉球石垣岛,在那霸念完高中后,前往东京求学,在早稻田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任职于日本驻关岛总领事馆、日本驻帕劳共和国大使馆,后来任日本东海大  相似文献   

10.
勇子 《法制博览》2011,(5):23-23
关于琉球问题更是流传着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蒋介石两拒琉球》。1943年11月开罗会议,蒋介石带王宠惠与罗斯福单独会谈时,提出了日本攫取中国之土地,应归还中国等4项要求。对蒋介石提出的上述几点,罗斯福均表示同意。罗斯福还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中国的要求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