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的各级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与意志的代盲人,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除了在人代会上参与行使国家权力.还应当在闭会期间积极开展活动,密切联系选民,广泛听取与反映民意,而不能“会后就了”。可是。现实中,选民向代表倾诉民意、代表向选民倾听民意的实例尚不普遍。最近,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提出,要从经费和时间等方面,为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依据选举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的主要方式是“应当”设立投票站进行选举.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情况,召开选举大会或者在流动票箱投票.使用流动票箱的条件有两个,一是针对是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的选民,二是针对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选民,“居住分散”还要限定“交通不便”,可见《选举法》对使用流动票箱是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制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流动票箱走进田间”是符合现行选举法第三十四条“各选区应当设立投票站、流动票箱”的法律原则规定的,而且也方便选举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或者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选民”(即笔者认为的“法定选民”)能够依法行使对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投票的民主选举权利.同时,从现实意义上来讲,“流动票箱走进田间”,亦有利目前县、乡选举委员会根据本地各选区选民分布状况,按照方便选民投票的原则设立投票站,以切实保证本地各选区的每一位选民皆能够依法行使选举权利.  相似文献   

4.
选举制度是人大制度的基础,而目前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在选举组织、选区划分、候选人的提名和资格审查、竞争性、选民的利益动机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机制,如成立固定的选举委员会,改变目前的选区划分办法,改进提名推荐工作,增设代表资格审查,引入竞争机制,强化选举与选民之间的利益联系,逐步扩大直选范围等。  相似文献   

5.
某村“海选”村委会班子,原计划在台后唱票、计票的那段“空闲”里,在前台为选民们安排演一台精彩的大戏。没有想到,许多农民说:“我们不看大戏,要看‘唱票’”。于是选举委员会采纳了选民们的意见,取消了原定的演出,让选举工作人员走到台子上公开唱票,此举受到农民们的赞扬。他们说:“前台唱票,选举公正、公开、公平,我们放心。”当然,对选民“玩花样”的事情也有。某县有一村海选,投票结束后,某人以“压倒多数”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然而没多久,还是这个村的“压倒多数”的选民联名到上边告状,说是他们从来没有“拿到过选票”。经上面派人反…  相似文献   

6.
尚需完善选委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之制度 翟峰 笔者认为,虽然选举法规定的选举委员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是法定的,但其只根据“选民的要求”才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之规定,则使选举委员会能否主动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即成为难以把握的立法空白.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流动票箱“走进”田间不妥,有悖于选举法的规定精神. 依据选举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得知,选民在投票站投票是选举代表的主要投票方式,一般情况下选民应在投票站投票.值得注意的是,选举委员会要以方便选民投票为原则合理设置投票站地点,且应视具体情况可设置若干个投票站.流动票箱只适用于“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或者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选民”的投票,其他人员不能或不应在流动票箱投票.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地正在抓紧进行基层政权的换届选举工作,多数地方是按照选举法规定的民主程序进行的。但是,个别单位对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是由上面定个名单,而不经过选民的充分酝酿,就进行选举。这是违反选举法规定的做法。首先,我国选举法第28条明确规定,无论是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都必须经过选民或代表的“反复酝酿、讨论、协商”,根据较多数选民或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之后,才能进行正式选举。这是我国选举制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9.
近日,一项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问卷调查表明,虽然一方面有53.8%的人大代表赞成每年向选举单位述职,但另一方面同时又有46.2%的人大代表对代表述职“投了反对票”,担心述职会“增加代表负担,甚至流于形式”。毫无疑问,作为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大代表,向选举他的选民述职,是其作为人大代表责任的一种重要体现,正如广东省人大代表林才贤所说的那样,“代表应该具有职责意识,既然拥有职权,就也应该受到监督,而述职就是一种比较好的监督方式”。其实,《代表法》对此也有明确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监督”,“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民主选举是十分令人关注的课题。一个时期以来,议论的核心在于: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还是在选举方面实行“西化”。某些同志,其中主要是青年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放宽”、 “取消”对选民资格的限制,以及诸如“竞选”等民主程序很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对资产阶级选举的实质和实际状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局限于现象上的认识,觉得我国实行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选举,民主气氛不浓,希望采用西方的某些选举形式,“取代”我国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11.
王竞 《法制与社会》2012,(29):141-142
代议制度是现代政治丈明的重要内容.通过选举程序,广大选民选出能够始终站在自身立场上,表达选民自身意愿,为选民谋福利的代表或议员,由其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各项事务,是许多国家实行代议制度和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方式.代表或议员联系选民是了解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途径,既是实现代议制度的根本途径,又是其它各项国家工作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代表与议员如何与选区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如何更好的反映群众的意愿已经是关系到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对确无行走能力不能到选举大会会场投票的选民,可以设立流甜投票箱.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带领监票人到其住所进行投票。流动投票应当在选举日进行并完成。”由此可见,流动票箱仅限于因年老、伤病、残疾等原因不能到选举大会会场或者投票站投票的选民。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票箱设立过多,滥用流动投票箱:少数工作人员违反选民意愿.主动为选民写选票,干涉选民投票等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选举的合法性、权威性、严肃性。  相似文献   

13.
制度演进 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关于代表候选人的提出和宣传介绍沿用1953年《选举法》对政党、团体和选民、代表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有关规定.不同的是,明确赋予选民、代表“有三人以上附议”就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推荐时,应当向选举委员会介绍候选人的情况”;推荐候选人的政党、团体和选民,“都可以用各种形式宣传代表候选人.但在选举日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流动票箱可以进田间,但不宜提倡,却值得点赞. 理由是:尽管法律只明确了流动票箱是用于“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或者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选民”投票选举,但对这一规定的理解,应当是为选举日确实不便到投票站或者参加选举大会的选民提供投票方便.如果知晓选民因有特殊田间劳务,如时令紧急的田间农机操作等,而将票箱送过去供这些选民投票,其做法是不违背法律规定的.虽然选举日这天在这种场合的选民数量不多,但在当今农村选民流动性较大的情况下,往往少了这一些选票,其投票人数就有可能达不到法律关于“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的规定.即使流动票箱不进田间,投票人数也能过全体选民的半数,可票箱进田间也没任何坏处.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选民直接选举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时,给选民发放选民证很有必要.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公民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年满十八周岁""依法享有政治权利"这三个要件,就具有成为选民的基本条件.但是,并非所有的具备成为选民的基本条件的人,都具有选民资格.选举委员会要区分不予登记、暂缓登记、准予登记,应予登记四种情形,对选民资...  相似文献   

16.
选举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选举委员会可以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是修改后的选举法新增的内容规定.这一规定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思想.它是我国十多年来选举制度的实践总结,是实现选举公开、公正、透明的有效民主形式,这一规定作为民主选举的“后续”程序,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推进选举的民主化进程,保证选出满意代表具有实质性意义.应当在这次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中认真地运用好。能否正确有效地运用好这一形式,不仅关系到立法的正确性,而且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重要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其民主意义、作用及其组织形式进行理论阐释和程序研究。  相似文献   

17.
委托投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选举县、乡人大代表时,《选举法》规定了委托投票制度。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这一制度的实行,对于保障因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不能亲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其中的亮点之一,就是将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原来的“可以”改为“应当”,规定“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一修改,使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介绍自己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成为理所当然的必经程序。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寿县人大常委会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投票日来临之前,对选区选民登记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并针对登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解答,确保选民登记的范围、步骤、原则等更加合法、规范,为换届选举的依法、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督查组要求乡镇选举委员会和选举工作组认真落实督查要求,切实做好“特殊选民”的登记核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近一、二届县乡换届选举中,有些群众对选举比较冷淡。在选举问题调查中,我听到在选举第一线的同志诉道,选举工作难度大,选民对选举不大感兴趣,为保证上级所要求的参选率,迫使有的地方不得不对选民搞点“物质刺激”。在农村,向参选者发误工补贴,已很普遍。选举本来是公民重要的民主政治权利,何以成为一些人不关心的事和强制义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