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政》2007,(3):62-63
广西百色市出台《关于在全市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建立全市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科学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和标准,规范农村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批程序和保障金发放办法,以及如何等措农村低保资金等进行明确规定。从2007年1月起,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2.
王科岩 《思想工作》2007,(11):24-24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根据各盟市实际低保人数、地区人均财力状况.及时拨付各盟市第四季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65亿元.确保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  相似文献   

3.
低保制度是困难群众生活的一道“安全网”,随着城乡低保标准的提高,申请加入低保人员逐步增多,低保工作逐渐成为了群众较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3,(8):96-96
郭剑平在《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撰文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全面建立以来,制度的实施成效明显、作用突出,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低保对象难以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低保对象确定困难、低保制度宣传不到位、基层低保工作力量薄弱等问题,应从多层次筹措资金、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大宣传、加强基层建设、建立健全综合性的低保制度体系等方面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低保标准是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核心。如何科学、合理地测定低保标准,做到既能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又能使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保持就业意愿,是长期以来各级民政部门面临的一个难题。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低保标准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于2006年6月27日-28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6.
《吉林政报》2013,(14):19-24
吉政发[2013]18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45号),根据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进一步规范低保管理(一)规范认定条件。省政府负责制定和发布区域性低保标准。区域性低保标准发布前,仍由设区的市和县(市)政府负责制定当地低保标准,报省政府备案后发布施行。同时,明确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刘廷智 《当代广西》2012,(10):58-58
贺州市八步区近年来全力提高低保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有效保障了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8.
徐清照 《青年论坛》2008,(4):136-138
当前农村低保制度正处于全力推进阶段,对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加快经济发展以逐渐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外,还要建立健全农村低保标准正常增长机制;科学制定农民收入评估标准,改进收入调查方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农村低保资金到位;健全农村低保工作机构;加强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增强低保对象的脱贫能力。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8,(5):112-112
为缓解因物价上涨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困难,广东省东莞市今年5月决定向东莞籍低保对象、优抚对象:非低保对象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弃婴、已治愈的麻风病人等生活困难人员以及低保边缘户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每人发放1000元,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负担。市政府提出要在6月底前将补贴全部发放到符合条件的个人手中,  相似文献   

10.
高要市从今年9月1日起,按照省平均标准提高城乡低保补差,即城镇低保对象补差从每人每月107.38元提高到134元,农村低保对象补差从每人每月55.43元提高到84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09年1月起提高,城镇保障线从现在的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30元,农村保障线从现在的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  相似文献   

11.
《广东民政》2009,(3):14-14
内地 据2008年6月4日《大洋网-广州日报》报道,东莞市政府决定对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此次发放的对象包括低保对象、五保户、非低保对象的优抚对象、非低保对象的1-4级残疾人、非五保户的孤寡老人、弃婴、已治愈的麻风病人和低保边缘户,发放标准是每人1000元。其中,低保边缘户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为401-600元的人员。  相似文献   

12.
蒋碧瑜 《广东民政》2008,(12):54-54
为妥善解决高要城乡困难居民的实际生活问题,确保城乡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降低,切实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的生活保障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局稳定,根据省人民政府有关精神,结合高要市实际,经市政府研究决定,高要市从2008年12月1日起提高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相似文献   

13.
张艳 《中国民政》2012,(11):40-4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不同情况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即城市低保实行差额救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减去低保对象家庭月人均收入,为低保对象家庭享受的月人均补助额;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参与了全县农村低保调查,现在农村低保存在"分户吃低保、一户保一人、撒胡椒粉"等情况,每户家庭大都是1人或2人享受低保,个别困难特殊的家庭才整户纳入低保,低保对象大多是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其中享受低保的老年人占全县低保对象总数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共有低保对象 2655户、4269人。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 活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路 桥区强化低保运行的“七大”工作机制,不 断完善低保制度。主要做法: 一是程序规范化。低保对象的确定,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形成“六三 一”工作运行机制,即经过申请、评议、 调查、复核、审批、答复六道程序;实行  相似文献   

16.
学术前沿     
《中国民政》2013,(10):34-35
对我国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的思考 常仁珂在《劳动保障世界》2013年第2期撰文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不仅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我国农村衍生出来一群称为“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人,他们人均收入比低保对象要求的人均收入稍高,但是他们享受不到低保对象能够享受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没有补差,得不到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救助,  相似文献   

17.
数据     
《群众》2013,(12):I0062-I0062
江苏城乡低保标准双超400元今年7月起,江苏各地全面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标后全省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月480元/人,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410元/人,均增长了50元左右。城乡标准差距进一步缩小,88个涉农县区已有40%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贵溪市民政局不断健全完善以低保为重点、各项救助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对“三类群体”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截止6月底,全市有5316户10547人享受城市低保,月发放低保资金164.38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到155元;有7857户16482人纳入农村低保.月发放低保资金108.06万元,  相似文献   

1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农村低保制度)是国家为稳定、持久地解决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问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2007年全国各地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2008年底全国农村低保人数达到3900万人,保障比例(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为4.4%。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广东民政》2009,(3):38-38
前言:推行分类施保,切实保障低保对象中特殊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是近几年的重点民政工作之一,是完善低保制度的重要举措。2008年7月,惠州市民政局、惠州市财政局向各县(区)民政局、财政局印发了《惠州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分类施保实施办法》,2009年1月,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也印发了《顺德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分类救助实施办法》。现予以刊登,供各地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