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1989年底苏东发生的急剧变革对国际经济和金融带来极大的影响,其中最大的冲击之一,就是苏东国家在所谓“经济重建”过程中对国际资金的殷切需求是否会导致国际资金流向的改变和扯高国际利率。本文联系苏东国家在80年代整体经济表现来分析它们的外债现状和今后可能变动的趋势,通过“债务/出口“(B/E)”利息支付/出司”(IP/E),“偿债率”等指标,测定各类不同债务负担的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  相似文献   

2.
截至1998年底,俄罗斯的外债已达到1508亿美元,内债约7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包括外国人持有的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1998年8月17日前他们购买了160亿美元的这种债券),还有地方政府借的外债(约50—100亿美元)。这些巨额债务,几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按20.65卢布折合1美元计算),还债支出占整个预算支出的34%。1.俄债务危机的成因极为复杂,败政亏空是一个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韩两国外债管理比较研究任会中中国自从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对外借债的增长幅度很大,到1993年底止,外债余额已达835.73亿美元①,中国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债务大国。随着我国利用外债总量的迅速扩大,其外债管理问题日益重要起来。在我国...  相似文献   

4.
一、不良债权与银行经营 (一)持续增加的不良债权及其特点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不良债权就一直是持续增加的趋势。1992年度以来,全国银行共处理了近70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其中1995—2001年度年均处理10万亿日元左右。尽管如此,全国银行的不良债权还是一再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根据表1的统计,1996年3月末全国银行的不良债权为28.50万亿日元,比1993年3月  相似文献   

5.
波兰在七十年代借入大量外债用于国内经济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使用效果不如人意,从而导致债务支付困难,在八十年代初期陷入债务偿还危机,不得不就推迟偿还到期债务问题同各债权国政府及商业银行进行艰苦的谈判,暂时渡过了债务危机。但自1986年以来,波兰外债问题重趋严重,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中心。波兰外债问题的现状与前景,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据韩国财经部消息,到2000年10月底为止,韩国总的外债负担降到自2月份以来的最低点。在10月份,韩国外债下降了21亿美元。 短期债务,即一年之内到期的债务已连续3个月下降。财经部官员指出,当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7.
1983年初,法国国内掀起了一场颇为激烈的、有关经济政策的大辩论。它是由法国所负的巨额外债引起的。有人指出法国正濒临负债累累、无力偿还的边缘。有人则认为法国的对外债务问题并未达到如此严重的地步。更多的人结合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和对外赤字就日益增长的外债所产生的危害展开了辩论。为什么法国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一场辩论?法国的外债究竟是多少?迅速增长的债务是如何形成的?法国会不会出现象某些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债务危机以及法国的对外负债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负债有什么不同?本文拟结合这些问题,对法国的对外债务做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东欧国家向西方举借外债是七十年代初国际上实行东西方缓和的产物,而前南斯拉夫举借外债的时间更早一些。 前南斯拉夫从1947年到1991年共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贷55亿美元,使用世界银行90个价值为60亿美元的贷款项目。到1991年底前南斯拉夫所借外债约为145亿美元。 波兰1970年以前基本上不欠外债(波兰第二共和国时期的外债除外),1971年欠西方债务10亿美元。从1972—1975年实行扩张的投资政策以后,外债急剧增加,1975年外债已增至84亿美元。到1987年12月,外  相似文献   

9.
一百二十五年前,罗马尼亚大公阿列克塞得鲁·依奥·库扎举借了第一笔外债。从那时起,罗马尼亚对外共支付了一千多亿美元的债务,但它始终是一个债务国,只是到了今年三月底,它才第一次还清了全部外债,从而在当代世界债务增长的灾难性背景下创造了一个奇迹。罗马尼亚始终把开展对外经济活动作为国家成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七十年代初,由  相似文献   

10.
以美元和欧元为关键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的货币错配。对货币错配测度的一个较好指标是实际货币错配总额,因为其考虑到了债权性货币错配的存在。研究表明,债务性货币错配水平的急剧上升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东亚官方积累的超额外汇储备则引致了债权性货币错配和新的金融风险。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不仅使得东亚的货币错配更为复杂,而且使东亚货币当局在国际资本和外汇市场陷入两难境地,这凸现了全球性金融风险的积聚和扩大。  相似文献   

11.
以美元和欧元为"关键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的货币错配.对货币错配测度的一个较好指标是实际货币错配总额,因为其考虑到了债权性货币错配的存在.研究表明,债务性货币错配水平的急剧上升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东亚官方积累的超额外汇储备则引致了债权性货币错配和新的金融风险.国际主要货币,X2率变-化不仅使得东亚的货币错配更为复杂,而且使东亚货币当局在国际资本和外汇市场陷入两难境地,这凸现了全球性金融风险的积聚和扩大.  相似文献   

12.
谈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其金融机构不良债权问题逐步显现,至今己成为日本最严重最难以解决的问题,阻碍了日本经济复苏之路。最近小渊内阁出台了一系列银行改革法,并拨巨款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一、日本金融机构的巨额不良债权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数额之大,涉及金融机构之广,在世界金融史上可谓史无前例。据日本财政部估计日本银行的坏帐总额至少是87.5万亿日元~①,并且随日本经济衰退,估计银行每年新增坏账约2-3万亿日元,而1997年日本银行业年营业利润只有3.03万亿日元~②。但这些只是问题的一半。在日本除…  相似文献   

13.
经过数月的争论,波兰议会通过了《国营企业私有化法》,波兰开始了转变经济结构的改革。《私有化法》及其《关于设立所有权改造部的法律》是广泛适用于国营企业私有化问题的普遍性法律规定。《私有化法》仅适用于国营企业,《银行法》则为银行股份化的改革提供了独立的法律依据。(根据部长会议的决定)国家银行和国家合作银行可以转变为股份两合银行公司。财政部长负  相似文献   

14.
苏联国家经济科学院咨询中心负责人伊凡·伊凡诺夫不久前在担任国家外经委员会副主席时,参加了关于分配苏联外债问题的共和国间的谈判。他认为,在15个主权国家之间分配苏联外债将是不寻常的事情。目前估计到1991年底苏联外债总共约702亿美元,或者为390亿外汇卢布。这是苏联政府本身或者在其担保下所欠的债款,预计今年全国能赚回的外汇进款为220亿左右外汇卢布。其中一半以上不是用来还债,只能支付苏联的外债利息。最大的债主是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总的来说,苏联在整个“七国集团”和南朝鲜那里都有很大债务。  相似文献   

15.
在原苏联,从3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实行的是单一银行体制。原苏联国家银行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于一身,既是货币供应的调控者,又是银行业务的主要办理者。当时的其他几家银行,诸如全苏基建投资拨款银行、外贸银行及国家劳动储蓄银行只是在银行业务的某些方面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1987年,随着银行体制的改革,在原单一银行体制的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到明年底,韩国产业、进出口银行等国内金融机构和政府应偿还的外债总计达416亿美元。其中,产业银行最多,为198亿美元,进出口银行为72亿美元,韩国电力公社为67亿美元,企业银行为21亿美元。在大银行中,外汇银行最多,为64.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一、从单一银行体制到二元银行体制的改革 俄罗斯的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是在改造与改革的同步中进行的。从3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只有四家银行;苏联解体后,国家性质发生了改变,所以金融机构体系首先是要由原苏联时期的联盟性质的国家银行改造成俄罗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货物贸易额大幅增加,这也使中国自然地融入世界新一轮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潮流中,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近些年中国所获得的净收益的粗略估计,来探讨中国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和价值增值链中能获得的净收益.  相似文献   

19.
由于80年代末期日本泡沫经济鼎盛时期,各类金融机构多接受位于首都圈商业地段的不动产及土地作为抵押而出借巨额贷款,但在泡沫经济破灭后,金融机构当作融贷担保的房地产价格暴跌,而背负巨额不良债仅。再加上宇宙信合社、木津信合社、兵库银行等一连串的金融破产事件,更加显现了巨大了泡沫经济同崩溃所带来的不良债权问题是如何积重难返。现在在日本不良债权问题之下,潜藏更大危机的住宅专门金融机构(以下简称住专),在日本经济景气始终未明显复苏,以及地价下跌趋势尚未改善的情况下,随时有再度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 为了防止住专问题可能引爆的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与风暴,日本政府决定使用纳税人税金以处理住专机构问题,这已经引起日本国民的强烈反映,因此,本文拟先介绍一下日本住专机构的发展情况,再针对日本在住专问题上所采取的对策及其得失作一综合性的探讨。 一、住专机构的形成、发展与现状 日本以消费者为对象的民间住宅金融,始于60年代期间都市银行(即商业银行)提供部分购房者服务而形成的制度性的融资。不过在当时,仅止于以存款准备金以及与业者合作贷  相似文献   

20.
金秋  任虎 《当代韩国》2004,(2):24-29
一 概 述1 在韩外国人投资概况196 2年 ,韩国为了实现从国外银行长期贷款以进行国内经济开发的目的 ,开始实行外资引入政策 ,自此迈出了招商引资历史的第一步。然而 ,由于对外国人投资企业管理机制理解有误 ,只取得了微乎其微的效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 2 0余年 ,到了 80年代中期 ,外债的积累使得韩国政府不得不改变政策 ,开始从单纯借用贷款向招商引资政策转变 ,这使在韩外国人的投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196 2~ 1986年 ,到韩国投资的外企数量年平均只有 82件 ,投资总额仅为 1 5亿美元 ;但是到了1987~ 1989年间 ,外企数量上升到了平均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