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岗位上工作,但有的人表现出色,进步很快,在单位里受到重用、提拔,而有的人却表现平平,没有什么成绩。这是为什么?从根本上说,关键取决于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努力程度。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很平凡的,好象每天都在重复着一样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于丹 《新东方》2009,(8):57-59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都关心财富,但是财富又关联什么?财富不是最终的目的,财富能给人带来幸福,而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就是财富和幸福不相等。有一些家财万贯的人也会忧心忡忡,有一些一贫如洗的人却会终身都洋溢着幸福,这是为什么呢?很多答案都在我们心里。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8,(8):17-19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已经夺去了69019人的生命,373573人受伤,18627人失踪(注:此为演讲时的数据)。统计数据精确到个位数,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我们,震灾中受苦受难的每一个人,每一条生命,都是我们的骨肉同胞,都与我们血脉相连。  相似文献   

4.
闻道 《创造》2007,(2):58-63
我们说“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天”,因为安全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永恒的主题。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命辉煌灿烂,希望健康快乐,希望幸福美满。然而,如果没有安全作保障。这一切便都无从谈起。 安全不是某个人的事,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安全也不是某个时期的事、安全应该是时刻都要关注的事。忽视了安全,就象忽视了空气对于人的重要作用一样;人们不能窒息时才想到空气,更不能等事故来临时才想到安全。 可是,人们却时时摆脱不了大自然对人类的伤害、公共卫生事件的袭击以及一些突发社会事件的困扰。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在见证历史。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变化,体现在我们身边的各个细节,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解放思想、联产承包、万元户、民工潮、股份制、高考、托福、手机……这些热门的词语都曾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和我们一同见证了这30年。如今,这些词有的已经消亡,只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有的仍然活着并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荷兰人舍不得用空调 有一天我们去荷兰的白村——索恩参观,当天的温度高达三十六七度,我们一行人热得汗流浃背,这时看到路边有家咖啡馆,我们就想进到空调房里,喝点冷饮凉快凉快,没想到进去以后,屋里很是闷热,根本没有开空调。我们就问服务生怎么不开空调,服务生说,我们整个索恩都没有空调,不光是我们这家咖啡馆,所有的建筑都没有空调设施。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节选自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发表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无论做什么,我们都需要付出努力,而我们所得到的结果,往往就反映了我们所付出的努力的大小。所谓天赋、力量、才智……都是一个人不断努力的结果。——[英]詹姆斯·埃伦  相似文献   

9.
人要有理想     
人生于希望、生于理想。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有美好的理想而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生存状态。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希望,那么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生存也就失去了价值。希望是人对未来的企盼,理想是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它构成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理想,尽管每个人的理想、人生奋斗目标是不同的,但对于具体的个人价值却是相同的。从少年时代起我们就深藏着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科学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我们希望自己成为文学家或诗人,给人类留下最美好的诗篇,用我们的文学作品讴…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04,(5):16-19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灾难。每一天,我们都提心吊胆地注视着洪水、地震、台风,还有疫病、火灾、矿难,还有飞机失事、海船沉没、列车出轨……世界上每两分钟便有一人死于意外灾祸。达摩克利斯之剑,滴着鲜血,时刻都高高地悬在我们每个人的头顶上。人类从一次次灾难中获得的每一个血的教训,让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9,(18):14-15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在我们心中,教师就是红烛,无私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园丁,辛勤培育每一棵幼苗;是阶梯,坚实地承载学生向上攀登的步伐……教师。是我们一生中都值得尊重和感恩的人!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大师,总归是静水深流的。季羡林、任继愈,就是这样的大师,他们都是真正有思想的人,我们很多人都会怀念他们。  相似文献   

13.
《中国残疾人》2007,(2):56-57
石哥:各位聊友,咱们今天的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每一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像大自然里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树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现在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诸位可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所以我就不罗嗦了,大家请。  相似文献   

14.
不管是做科研的,还是从事其他工作,我们都需要生活,生活着的人有好几十亿,似乎每个人活着的感觉都不相同,但是目标似乎都大体差不多,那就是希望自己快乐幸福。但是问题恰恰在于我们怎么才能找到快乐和幸福?比如做科研,很多人认为需要做出好工作才能真正幸福,问题是怎么才能做出好工作?实际上,工作和科研并不是不同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用什么原则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科研和生活。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在他的小册子《论人的使命、学者的使命》一书中,特别强调作为人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学者更应该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这是大话,也是高调,个人以为,不管是科研上,还是工作中,需要找到这种高调的感觉。当然说高调不好,我认为这不是高调,这是一种高尚的感觉。我以为有如下理由让我们这么做。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台声》2014,(6):14-15
台湾社会不缺批评的人、也不缺看到问题的人,连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人都有不少,但台湾真正缺乏的是愿意卷起袖子做事情的人。而我们每个人就是改变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劳动者,都可能受到劳动合同的约束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接纳,都希望处处受欢迎、时时受尊重。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坐立行走皆修养,吃穿住行有讲究,迎来送往讲规矩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坐立行走皆修养,吃穿住行有讲究,迎来送往讲规矩。  相似文献   

18.
50年6个人     
代受访者序:千禧之年即将来临。过去的50年,我们亲眼目睹、也亲身经历了中国的发展与变化。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被时代烙下了深深的印痕;每一个人青春的记忆也都不曾随着年岁的久远而逝去。在共和国成立之年,以及10周岁、20周岁、30周岁、40周岁和50周岁生日时,我们分别都是18岁的年纪,我们伴随着共和国成长,我们见证的是共和国的一段历史。任隆请用安,大学教授当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任隆清还是一个在苦闷中徘徊、苦苦寻求出路的青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没能传到地的家乡,四川那时还…  相似文献   

19.
有本书里说,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的这一段生命篆刻成什么模样,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铭,每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一种理想。  相似文献   

20.
魏娟 《时事报告》2006,(5):52-53
竞争、就业、生存是当代大学生必须面临的三大问题,它对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挑战。面对残酷而现实的竞争,我们应该勇于接受挑战而不是逃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