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总统弹劾案生动地体现了宪法与政治之间的密切联系。宪法虽然以规范政治主体行为为首要任务,但从实践中考察,宪法产生于政治冲突,并且在政治冲突中得到检验、发展和完善。宪法确立的民主宪政体制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前提,社会成员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法治观念是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的核心,而全体社会成员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则是政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起点,以人民立场为价值取向,以共产主义为目标归宿。新时代“人民至上”从这三个向度对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刻诠释,以不断与时俱进精神坚守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以不负人民印证初心使命,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利益为先贯彻落实治国方略,不断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人民至上”使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思想起点更加深厚科学,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清晰,目标理想更加庄重赤诚。解析“人民至上”是明确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本质的一种阐释,也让我们对百年来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坚守与传承有了更加透彻的领悟,有助于未来道路上转化为强大动力,使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合同自由原则包括订立合同的自由 ,选择合同对方的自由 ,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 ,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 ,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等内容。其在我国合同法中主要表现在 :更新合同概念 ,扩大合同主体 ;要约与承诺制度的确立 ;当事人确定合同内容的自由 ;当事人确定合同形式的自由 ;对格式合同的限制 ;当事人在确定合同效力方面的自由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自由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自由 ;违约责任选择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政府监管和法院诉讼都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方式。放松政府监管不仅意味着给社会更多的自主和公民更多的自由,还意味着以新的社会控制方式替代传统的社会监管方式,意味着强调法院在社会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通过诉讼实现执法从而实施对社会的控制,是政府监管与法院诉讼两种社会控制方式的结合,这标志着政府执法方式的一个重要的改革取向。建立和完善"官告民"制度,在"官告民"机制中政府行使的诉权实际上就是政府对违法行为的指控权,这不仅意味着行政 司法的新的法律实施机制的确立,意味着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结合,还意味着社会控制方式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高福进 《思想战线》2001,27(5):111-115
日月神话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主要包括日月(神)的诞生、日月(神)性别关系、日蚀与月蚀的神话形成三大系统.日月(神)诞生的传说寓意着人定胜天、自然崇拜、自我牺牲的精神内涵,体现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日月(神)性别关系的神话寓意远古时期内婚制下的进步与改革,反映着人类的信仰和世俗;日蚀与月蚀的神话形成寓意人类的朴素与直观的思维方式及发展变化,反映着不同地域及其民族性格及文明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战场环境是警察执法战斗的依托和舞台,也是战术运用的客观依据。在警察执法战斗中,警察战斗力的使用是不能脱离战场环境的,因此战场环境对警察战斗力及其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对警察战斗力构成的影响:即对参战人员的影响,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对人与武器结合的影响;二是对警察战斗力使用的影响:即对战法选择的影响,对战场情报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 先有地区性的局部统一, 再逐步向多元一体过渡。从西南的地理环境、早期的文化起源、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及中原王朝的互动关系、郡县制度对西南民族融合的影响和西南民族内部多元一体的形成等方面看, 这一历史规律在西南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保证侦查办案质量是社会和谐的大前提,是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转变执法观念,探求提高侦查执法质量的有效途径,要坚持严格执法与服务社会相统一;坚持依法办案与依法保护相平衡;坚持办案数量和办案质量并重;坚持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相协调;坚持素质强警和科技强警相促进。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案件具有突发性和高度危险性,处理此类案件的关键在于应急处置机制。由于应急处置工作的复杂性,在此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恐怖案件的应急处置应以恐怖犯罪的构成作为切入点,包括事先科学筹谋措施,事中有效控制事态,事后及时汇总处置结果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应用社会契约理论分析警察权力形成,警察是人民(公众)将自己的权利让渡给国家后,经层层委托代理后形成的一个公共代理人。由于委托代理双方客观上存在信息差距或信息非对称性,在"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下,占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警察)对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人(公众)会隐藏真实行动,扭曲和异化代理行动,大大削弱了警察为公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造成公众对警察的不满。为此,从消除委托代理双方信息差距的角度,提出重塑警察服务职能的四个途径,以提高警察为公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研究创新思维的哲学链接,就是要把握思维创新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连续创新与间断创新的统一,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法律制度设计中,公平是土地用益物权配置追求的目标,效率是实现土地用益物权制度功能的内在动力。公平的价值准则和效率的价值判断共同适用于对土地用益物权配置的评判,缺失了公平,土地法律制度就会迷失方向;缺少了效率,土地法律制度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公平与效率之间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可能存在矛盾,为此,应当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相似文献   

13.
王跃涛 《桂海论丛》2004,20(2):24-26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通过再次提出"认识执政规律"的问题,展现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认识执政规律和遵循执政规律进入一个新阶段、跨入一个新境界.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是与时俱进、执政为民,基本规律有理论创新、第一要务、总揽全局、人民民主、民主集中、从严治党等.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法的合理性和法律效力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体制基础;西部开发战略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政策基础;宪法及相关法律的授权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法律基础;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意识基础。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应当以这些基础为依据,大胆创新,全面构建开发法体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警察社会化是指新警员或警察学员学习警察文化,养成警察职业群体的社会个性,内化警察职业群体的思想、价值、行为规范,获取并担当警察社会角色的过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适时实现警察社会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和谐社会构建时期,警察社会化主要包括警察基本生存方式和技能社会化、警察政治社会化、警察行为社会化、警察个性和生活目标社会化以及警察角色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2005年度辽宁省政法系统优秀理论成果大奖赛的特定角度, 透视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时代主题给全省法制理论学习,法治学术研究带来的喜人形式,阐述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创新理念在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推动作用; 提出了政法工作必须从革命的思维转向建设的思维,必须尽快转入进科学发展轨道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政协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协协商民主制进行大胆创新,对其活动规律进行深化研究,是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1971年第26届联大,由于判断即便全力支持,台湾当局也将在短期内失去联合国席位,美国以基于“两个中国”设计的“双重代表案”作为因应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蓝本,并主张将安理会席位交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以此换取国际社会对美案的支持;但台湾当局的代表将能否继续保有安理会席位视为应否继存于联合国的底线,双方围绕代表权问题经历了一段长期交涉。出于秘密运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的需要,同时也为迫使台湾当局接受“双重代表”安排,美国在对台交涉上采取了拖延策略。随着基辛格两次访华消息的相继公布,台湾当局在代表权问题上完全陷入被动,最终选择了对美国所主张的“复合双重代表案”持消极默认态度。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是当代世界人权的发展趋势。弱势群体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产生至今的各个阶段。现阶段我国的弱势群体是在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的群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与和谐社会的建立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实质上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权的保护,建立、完善弱势群体权利的保障体系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弱势群体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人权》2016,(5)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to realize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from the angle of 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ncepts regarding the people as the focal point, the dignity, the worth of the human being, as well as larger aspects of freedom, and other basic concepts within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guide the right direction of ac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establishment in the Charter constitute the basic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Values of peace, international dialogue,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how the right path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