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抽血、量血压、做B超、查胃镜……一通"折腾"后,一份体检报告就递到了你的手上。翻开看看,那些专业术语和化验单上升升降降的箭头通常会让外行们眼晕。究竟体检报告里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它可能指向的是哪种病?异常指标里,哪几个最重要?下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陈玉辉副主任医师,专门为您解读体检报告里的"秘密"。不要被一次阳性吓倒"医生,这个指标阳性,是不是很严重啊?"这是在健康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些企业、事业单位不从实际出发,片面追求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成建制地往大城市里乱搬迁。有的把刚建成的办公楼、厂房和生产设施等弃置不用,搬到大城市重建,不仅使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发挥作用,而且盲目扩大了基本建设规模;有的从小城市搬到中等城市,再搬到大城市,连续几次搬迁,严重地影响了工作;有的科  相似文献   

3.
陈晓华 《今日浙江》2014,(15):55-55
正7月的清晨,雨下得很大。乌弄坑村的严月英撑着雨伞,在镇政府大门口等我,我赶紧请她进到办公室。"陈镇长,我是特意来感谢你的。医生说我可以回家休养了。怕你挂念,专门过来和你说一声。"严月英笑着说。两个月前,紧水滩镇开展一年一度的农民免费健康体检。60多岁的严月英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早期肝癌。当我和同事把体检报告送到她手上时,严月英顿时泪水涟涟。返回镇政府后,我立即联系镇干部和镇卫生院医生,讨论帮扶方案。卫生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也愈益严重。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已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政府管理者排上行政日程的重要问题。集聚经济的作用,决定了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大城市化趋势,但大城市化未必一定会产生"大城市病",完善的市场体制可以使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形成自动调节机制。相反,集权体制的存在,则使城市人口规模呈更大(或尽可能大)的倾向;在集权体制下,亦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城市人口的迁移增长。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口问题,改革集权体制,打破城乡壁垒,这才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0,(8)
正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广州体现超大城市的治理能力。其首创"村居干部+基层民警+医务人员"组队入户排查,运用科技创新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广州出台"暖企15条"将为企业减负约50亿元。  相似文献   

6.
刘士林教授在《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2期发表的《"大都市"已不适用于界定和表述中国大城市——以上海为例》一文中指出,"大都市"成为一些中国大城市定位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表述,但同时认为,"大都市"这个概念不利于解决中国大城市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已明显不适用于界定和表述中国大城市。对此,笔者认为,大都市概念在中西方语境下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能够很好地描述和反映城市化在中国的客观发展情况,这一概念并没有过时。中国大都市问题主要是由传统的大都市发展模式造成的,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大都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理论月刊》2007,(12):F0004-F0004
2007年9-11月,武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硅钢厂等9个厂近8000名劳动者在武钢工业卫生研究所接受职业健康体检。据提供职业健康体检服务的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医生介绍,本次体检的重点是检查粉尘,高温及噪声等存在职业危害工作环境中的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检查合格后,公司下属的这9个厂将达到国际OHSAS18001(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及其保证与认证体系标准),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大城市,极大地发挥着城市的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带动功能,尤其是国际大都市,享用着人类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创造、消费并运转着人类大部分财富,成为社会经济的中心。然而,由于各国情况不同,大城市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人口多并不是大都市的标志许多大城市都以国际大都市为发展目标。其实,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比较多,如规划、人文素质、地理、人口、环境、经济等,但是起关键作用的还是经济因素。道理很简单,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要想建好,都需要经济投入,尤其是大中城市,投资相当大,成本很高,建成后还要维护、发展,…  相似文献   

9.
杜晓 《人大建设》2009,(12):26-27
近年,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相继提出,将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有条件地放宽购房入户政策。尽管"户籍松动"还只是在提出阶段,何时能够变成现实还不得而知,但"可以变成大城市人"的希望,还是让不少身居城市多年身份却长期"错位"的人心里发痒。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北京观察》2020,(2):34-37
超大城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长期、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北京的超大城市治理核心是要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要努力把北京的首都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等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首都贡献。  相似文献   

11.
赵亚 《重庆行政》2014,15(5):35-36
正小城镇不仅是承接农村人口转移、联系大城市和大农村的重要枢纽,更是控制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的一道"防洪闸"。因此,完善小城镇各项社会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纽带"和"闸门"作用,有利于促进大城市、小城镇、大农村三者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居民聚居点、小城镇、大城市转移的势头不减,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态势不错,但也  相似文献   

12.
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人们基于从媒介中获得的信息,或者自己亲身生活的经历,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把外来流动人口看成是很多社会问题,如犯罪问题和失业的根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大城市中必然还会继续不断地涌进大  相似文献   

13.
连日来,徐州市及所辖县(市)区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行动起来,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及政协委员共捐款(含实物折价)223410元。他们中有的人并不富裕,但为了支援灾区人民,义无反顾地拿出自己部分生活费;有的多次捐款,不留姓名;有的起带头作用。如市政协委员马淑娟在单位第一个自发捐款500元寄到中华慈善总会;市政协委员孙林涛率先发动农工党徐州医学院总支全体人员捐款2000元;市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提出,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超大城市有效治理体系"。他说,"北京城市大,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要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北京提出的要求。"总书记提出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超大城市有效治理体系要靠精治、共治、法治。这"三治"中,精治是目标,要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2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就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规模而言,发展大城市是城市化的主流。19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小城镇,大战略"一直被倡导,但市场机制发生了作用,在这20多年中,大城市的工业化和人口聚集效应愈来愈明显,"小城镇,大战略"实际被放弃。然而随着大城市病愈发严重,房价高企,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等因素,政策的天平似乎再次转向,小城镇又受到人们的亲睐。一般的理解,大城市化侧重于发展大中城市,人口、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大中城市集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大城市人口超载的问题越发突出,伴生出发展与管理的一系列难题。比如水、土地等资源的紧缺,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复杂的人口状况和社会结构,使得种种矛盾很容易被诱发。据悉,有的城市对此已不堪重负。一些大城市人口过多,多到超  相似文献   

17.
王桂新 《人民论坛》2010,(11):16-18
大城市与"大城市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些所谓的大城市病,只是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规律,从区域和城市角度,高瞻远瞩地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完善市场经济机制,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婚前体检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和条件,但有许多新人对婚前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乡镇一部分人对婚前体检项目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既花时间又花精力,有的甚至害怕检查出点问题对婚姻有影响等,各种原因造成了婚检率下降,缺陷新生儿增多的现象。这种现象无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一个巨大而又痛苦的负担,因此,我们不可忽视婚前体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大城市与"大城市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些所谓的大城市病,只是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规律,从区域和城市角度,高瞻远瞩地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完善市场经济机制,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4)
正改革开放以来,按经济总量计算,广州已在"老三"的交椅上连续坐了27年;深圳在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科技创新方面,已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天津近年经济发展迅猛,增速连续几年超过"广深"。预计2016年底,"广深天"各自的经济总量都将超过香港。超级大城市,早期是一个地理学上的概念。现在人们提及的超级大城市,更多的是从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一座城市的综合性描述。在中国,提及超级大城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线城市北上广",即北京、上海、广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