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山东省1999年经济犯罪的基本情况看,此类犯罪具有犯罪主体复杂、隐蔽性强,作案手段智能化、专业化程度高,内外勾结、团伙作案突出,涉案价值高、区域跨度大等特点,其原因主要有经济利益驱动、打击不力等五个方面,对此应采取得力措施加以预防和打击。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是当前最突出的一种犯罪,笔者对这一新型犯罪作一剖析,供大家参考。一、当前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1、采取多种形式办卡作案,表现出隐蔽性和预谋性。一般利用信用卡作案的罪犯,都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识,犯罪分子为了作案和逃避打击,总是千方百计地非法伪造保函和身份证办理合法的信用卡,犯罪手段更加隐蔽狡猾,往往是案中案,连环案,并钻银行允许善意透支的空子,大量掠取不义之财。2、在作案空间上,采取打"地区差"式的跳跃作案。异地作案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这种作案手段占全部案件的大多数。这类案…  相似文献   

3.
论流窜犯罪案件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案后迅速逃离是流窜犯罪最基本的活动规律。流窜犯罪在侵害目标、作案成员、作案地点和作案手段上有其自身特点。流窜犯罪的高发与经济发展、交通便利、社会管理缺位、公众防范意识差、作案人反侦查意识强等因素有关。当前流窜犯罪的侦查工作存在着考核机制不健全、情报信息不畅、异地串并案难度大等问题。对此,应当加强区域合作,加强情报分析,加强管理和防控,以有效打击流窜犯罪。  相似文献   

4.
目前,电信诈骗犯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大多跨区域、跨境作案,智能化、科技化程度高,作案隐蔽,反侦查能力强。今后,电信诈骗犯罪诈骗手段、方式会不断翻新,随着经济走势而会起伏,但高压打击之下也会有所收敛。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工作难点主要在防范控制困难、侦查破案困难和追缴赃款困难。有效防范控制电信诈骗犯罪,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行业管理,深化合作协作,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坚持打击下游犯罪等。  相似文献   

5.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是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犯罪,一直以来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征管秩序。在2013年全国打击假发票专项行动中,江西经侦部门重拳出击,破获了多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大要案件。本文结合此类案件侦办情况,总结当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营改增"试点工作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影响,认为目前的发票管理制度中存在相关职能部门把关不严、各部门间协调合作缺乏、税收制度设计不够完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税收监管制度、提升公安机关税案侦办能力、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合作、加强法制宣传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具有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的功能,某些单位和个人为了牟取暴利而大肆虚开。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中把它作为重点打击的涉税犯罪的行为。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刑法》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吸收为一种新的危害税收征管罪。根据该《刑法》第205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违反国家税收征管法规,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由于该罪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犯罪,所涉及的领域专业性又较强,理论上和实务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街头诈骗已成为当前扰乱社会治安的多发犯罪,其规律及特点是:作案地点有选择,作案手 段多样,作案团伙化、跨区域,侵害对象明确。打击街头诈骗犯罪要从防范工作入手,完善诸警联动、快 速反应机制,做到防得严密,打击及时。  相似文献   

8.
浅析利用增值税发票犯罪之特点、原因及对策董芳兴新税制实施后,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为专用发票)已成为计征增值税的重要凭证及抵扣税款的直接依据。一些不法分子采用伪造、倒卖、盗窃、代开虚开专用发票等手段进行猖狂的犯罪。这些犯罪活动严重破坏了国家税收秩序...  相似文献   

9.
当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呈高发势头,且具有犯罪金额大,犯罪形式多样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主体复杂,法人犯罪猖獗的特点。为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应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强化税务机关内部监督机制;严格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打击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属性究竟是行为犯、目的犯还是结果犯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这导致了司法适用不统一。从立法目的、司法解释及法院审判规则演变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为结果犯,因为造成国家税收损失才能认定为犯罪,在明确结果犯基础上,还应从“整体论”的角度去认定国家税收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