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肺炎事件”的妥善化解提示我们,政府今后为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一是应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可以迅速启动的危机处理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与监督的功能,着眼于提升政府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三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大非常时期的执法力度;四是加强对公众危机意识的教育,提高其危机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门”透视出的“官二代”道德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形色色的“官二代”事件触及社会道德底线,造成严重社会危机,其根源在于社会道德迷失、学校德育错位、家庭道德异化和自身品位低下;消除“官二代”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净化社会道德,改善学校德育,强化家庭美德,注重舆论引导,加大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3.
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心理防控和应急心理干预体制机制,最大程度避免和减轻突发公共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是政府有效处置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题中之义。对此,应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干预法律体系、普及应急心理调适和心理干预知识、完善政府心理危机干预支持体系,让公众吃下"定心丸"。  相似文献   

4.
赵燕 《公安教育》2003,(12):54-55
社会上的暴力事件多种多样,比较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往往就是“执法暴力”,尤其是警察的“执法暴力”。和其他暴力显著不同的是,“执法暴力”虽系极个别人的行为,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往往负面影响很大……君不见,近年来屡屡出现的粗暴执法、执法不公等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公安干警的形象,给公安队伍造成了严峻的声誉危机。由警察的声誉危机导致了社会对警察的信任危机,从而引发了中国警察自己的自暴自弃心理。尽管公安部出台了“五条禁令”等一系列整顿警察作风的有力措施,也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绝大部分公安干警…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自杀等心理危机事件不是孤立的事件,已成为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社会问题.建构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至关重要.本文从危机评估、危机即时干预、危机后干预的全程角度出发,对建构个体一学校一家庭一社会全方位的生态化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了重大进展,但在干预机构、干预理念、干预力量、干预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新时期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吸取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理念,坚持预防为主原则,通过调动民警自身的内在力量来促进其心理和行为的改变;通过培养和激发民警的积极认知、积极情绪,完善民警的支持体系来提升民警的主观幸福感;通过对危机事件经历者的积极心理引导和危机干预专业队伍的积极建设来提高警察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一支由12名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的心理干预小分队奔赴温州苍南县,对遭受台风“桑美”袭击后的当地群众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这是浙江省政府首次组织专家对台风受灾群众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此同时,福建、广东等地在今年遭受台风袭击后也纷纷开展灾后心理干预,“心理救灾”这一新名词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危机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社会中,高校面临着各种危机事件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威胁。危机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有一定规律可循,而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各高校心理干预机制缺失,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学校、个人、家庭、社会要密切配合,以保障该模型的有效运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09,(6):M0002-M0002
“陶老师”工作站——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是在江苏省文明办、南京市文明办的关心与支持下,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南京晓庄学院承办,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帮助与支持、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与维护机构,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0.
吴红霞  俞欣 《今日浙江》2008,(11):70-71
5月14日,由浙江省10名心理干预专家组成的心理危机应急干预队急赴四川灾区.目前,在灾区的我省心理危机干预专家有40余人,专家们全部具有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实战经验.他们曾参与云南大地震和桑美、云娜强台风等灾后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工作,其中部分专家刚刚参加了胶济铁路撞车事故灾后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朱元利  李靖 《前沿》2010,(6):171-173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及时发现和化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大学生学业竞争、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性心理、无意义感和逆反心理等主要心理危机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力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杨俊红 《半月谈》2005,(8):59-59
最近一份财经类杂志刊登了《亨氏“苏丹红事件”与新闻公关渡危机》的文章。文章透露了在“苏丹红事件”中。亨氏公司如何渡过“危机”的一些内幕。这篇文章“兴高采烈”地说。“在这起危机事件中。亨氏玩了一招金蝉脱壳.  相似文献   

13.
叶国平 《前沿》2009,(9):152-155
公共危机是现实复杂环境的必然产物,是公共管理的非常态运行。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民众心理干预,有助于在精神上给予民众必要的援助和保障,削减种种负面心理,对于应对和化解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公共危机状态下民众的心理表现、心理特征以及现阶段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民众心理干预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民众心理干预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危机管理机制是指公安院校危机管理组织的构成、功能和相互关系。构建公安院校危机管理机制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安院校的正常运作,是公安机关“平战结合”危机应对策略的重要体现,有助于维护公安院校以及公安机关的声誉和形象。公安院校危机事件的独特性:警务化管理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危机,学生构成的特殊性是诱发校园危机事件的潜在因素,独具特色的课程设置存在着发生危机事件的潜在因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因其职业特殊性而具有危险性。为提高公安院校的管理水平,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系统化、制度化的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万全 《人大建设》2006,(10):53-53
据2006年6月4目的《成都日报》报道,四川省政府法制办对有关行政执法依据、主体、职权的“三项清理”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将行政执法职权分为八类。今后,各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时,都必须依据梳理出的“执法权力清单”对号入座,不得乱执法、无依据执法以及交叉、重复执法。将政府的权力列一个“清单”,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让公众看到某个行政执法部门可以行使哪些权力。凡超出这个“清单”范围的权力,由于没有合法的授权,均属“无效权力”、“非法权力”。政府有关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从事"三高"工作,警察面临突发的创伤性事件持续增多,造成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若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警察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组织支持、家庭支持、朋辈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在危机干预中应该把构建警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倪斌 《公安教育》2023,(8):45-49
<正>民警现场执法“六字诀”(以下简称“六字诀”)即判明、安全、控制,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执法规范为基础,以民警现场处警为视角,通过引导民警对警情准确判明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快速有效地进行现场控制与处置的一种执法口诀。“六字诀”从判明、安全、控制三个层面,梳理了民警现场执法的关键要素,将执法价值观、执法规范、判明能力、安全意识、临战心理、现场控制和执法经验等融为一体。通过熟练使用“六字诀”,  相似文献   

18.
韦柳 《传承》2009,(10):114-115
高职生面对重大社会突发事件时会产生应激、恐慌、恐惧等心理反应。面临重大突发性事件,高职院校考虑的不应仅仅是事件所造成的高职生经济损失、人身安全,还要正视事件可能造成的学生心理危机,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着力培养高职生的应激能力,消除学生群体恐慌心理,加强学校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处突维稳"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很多工作都涉及危机干预,接处警情中多数是处理家庭暴力、家庭纷乱及解救自杀者等,人民警察越来越多地需要进行危机干预工作。警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就是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内部,建立一支隶属于指挥中心的危机干预队伍,人员来自各基层警队,平时他们有各自的专门工作,遇到突发危机事件时能够迅速出警实施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20.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聚,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发生紊乱的状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造成69146人遇难,374072人受伤,失踪17516人,4624万人受灾。这场突发的重大危机事件,给灾区公安民警造成了极大的危机反应,这种过度的危机反应不仅会损害公安民警的防御能力和免疫功能,困扰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会干扰灾区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心理干预,帮助灾区公安民警恢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