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的科学体系。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精髓,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系列重要思想成果的总和,是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揭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深刻阐释了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科学体系、方法论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定位、理论创新、理论主题和理论体系上。十六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观点梳理、理论观点分项研究以及一系列新观点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另外,理论界还从不同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主要着眼于教育功能、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视野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栏目推出深圳市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文章。 深圳市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该文认为,胡总书记“七·一”讲话是继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我们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再一次作出的比较完整系统科学的理论概括,对于我们全面深刻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实践要求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系统分析了其中所包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理论研究的主题,当前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和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徐中 《求知》2008,(6):4-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近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命题。胡锦涛同志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的总结和升华,它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深人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5.
求是杂志社管民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该文认为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贯穿着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的精髓,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改革和完善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形成了党的创新理论。在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袁秉达 《党政论坛》2008,(17):11-13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其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的宏观研究较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专题研究较少;其二,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创新理论成果各自相对独立的分支体系的研究较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集大成的大体系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0,(1):48-48
《广州日报》载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四大部分内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大思想成果是一脉相承的.需要作为统一的体系从整体性上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9,(12):47-47
《广州日报》载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四大部分内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大思想成果是一脉相承的,需要作为统一的体系从整体性上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0.
张峰 《理论视野》2008,(2):14-1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三大成果的整合,从而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进行科学概括和进一步发展,则是一个有待实现的任务,需要依据十七大的精神,把握一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1.
刍论领导干部"理论感觉"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感觉”在本质上讲是一种后理性认识。它承接着理性认识并引发着实践创新,因而是整合主客于一体的中介与桥梁。受近代西方理性主义至上的思维方法影响,表现为现阶段领导干部在“受教育”中对“理论感觉”培育的疏离,并因此影响了“落实”理论的效果。为了使“干部经常受教育”收到“能使人民长期得实惠”的实效,优化领导干部的“理论感觉”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陈家付 《学理论》2011,(2):24+3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应重视基本理论问题与深度理论问题研究的结合。为此,需要坚持理论的思辨与实证的开放式研究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相结合,坚持理论的分阶段分析与整体研究相结合。在这些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理论创新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并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它把党的建设作为理论创新的突破口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 ;在新的实践中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4.
"共建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和重大原则.这一论断的提出既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客观条件和现实任务,同时又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理论品质."共建共享"思想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闪耀着辩证法的智慧和光芒,科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部门体制”的理论内涵和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职能整合、机构协调的大部门体制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大部门体制是在借鉴西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围绕政府职能的整合与重组,贯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分立协调,有利于政府流程再造和现阶段诸多问题的解决。由于国情不同,大部制在我国的顺利推进需要选择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社会中,劳动是如何变化的?数字劳动理论是在回应数字技术影响劳动本质和形式变化的强烈需求中孕育而生的。以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增长为重点,数字劳动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展,越来越多的“劳动”活动可以被加上“数字”前缀。在与数字经济共振的过程中,数字劳动逐渐被构建为一种超越“工业劳动”的历史性表征,从而获得了新的价值与使命。数字劳动研究环境的变化激荡了经验发生与理论建构之间的张力,重新反思了研究的概念所指、主要属性和理论视角,凸显了其在就业取向与非就业取向、剥夺取向与赋权取向、解构与再整合之间的多重两难。在亟需数字劳动研究新发展的现实诉求下,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在历史脉络与全球语境中理顺数字劳动被理论化的方式和路径,进而探索和重构突破困境的可能办法。  相似文献   

17.
王云芳 《理论导刊》2006,(9):125-128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对当前国际秩序的规范性补充,它提供了容纳不同规范价值的框架,创造了制度发挥规范价值的文化氛围,使各种国际行为体能够彼此友善交流并达成共同认知。但“和谐世界”理念的普及化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我们要努力寻求一条普及“和谐世界”理念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历史和当代中国现实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这个理论体系所独有的理论品格和独特蕴含: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独特性,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总结,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体性凸显的理论表达.  相似文献   

19.
<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关于人类社会共同体的理论,是萨持历史哲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群的外在力量牵引构成的惰性共在,从融合集团到誓愿集团、组织集团和制度集团,个人与他者的共在关系总是在悲观的决定论情境中被否定性地呈现.即使是作为积极共同体的战斗集团,也没有改变这种消极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20.
费国良 《理论探索》2001,2(5):23-26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贯穿于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实践告诉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思想基础;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是支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组织保证;依靠人民群众、代表人民利益,是支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