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晏婴推荐的人才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裔,他的原名叫田穰苴,曾为大司马一官,所以也被称为司马穰苴.提起田完,现在的朋友大多并不熟悉,不过在春秋时代,田完却称得上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田完本来叫陈完,是陈国的王族,后跑到了齐国,得到了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的重用.后来陈完娶了齐国的公主,从此以后以田为姓,自称为田完.田完的后人历任齐国的重臣,因此逐渐掌握了齐国的朝政大权,田完的后人田和甚至自立为齐威王,夺取了齐国的政权.这是后话,总之田穰苴生长在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家庭.  相似文献   

2.
齐顷公(前598年~前582年在位),姓姜,名无野,齐惠公之子,齐桓公之孙,齐太公十四世孙. 鲁成公元年,晋国大夫邵克、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卫国使臣孙良夫、曹国使臣公子首结伴而行,一起出使齐国,来到了齐国的国都临淄.巧的是,这四位使臣生理上都有缺陷:邵克一只眼睛,季孙行父是个秃顶,孙良夫是个瘸子,公子首是个罗锅.齐顷公接见他们之后,把四个人的长相说给母亲萧太后听,萧太后好奇心很重,非要亲自看看.  相似文献   

3.
雪千果 《侨园》2012,(7):29
因为小学不是在美国读的,所以跳过从中学说起. 美国教育和中国的不同之一 首先,小学到高中完全免费,连书本费都没有,教科书学校统一发放,读完的时候再还给学校,如有损坏的需要赔偿.升级新版本是学校的事,学生只需要自备书包,纸笔.并且每个学生可以借一个柜子放书本,杂物,因为教科书都超级厚重,所以一般不需要带回家.  相似文献   

4.
正当中国彩电对美出口迅速增 加之时,美国挥起了反倾销 的大棒。所谓倾销,是指进口产品的价格低于国内或第三国市场价格,或低于生产成本价格。但美国市场上中国产的彩电价格并不比中国国内的价格低。更何况,中国彩电对美出口以进料加工为主,绝大部分材料和配件都是从日  相似文献   

5.
齐国宰相管仲的理财方法多得惊人,《管子》一书的后一百页基本上都在说理财。所以大家可以知道,管仲当初做生意不挣钱实在是运气不佳。  相似文献   

6.
贪心的后果     
张蕾 《党政论坛》2012,(12):15-15
齐国和鲁国是邻居,表面上友好来往,其实内心恨不得一下子将对方吞掉。有一天,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对大臣管仲说:“现在鲁国发展势头很好啊,照这样下去,它的综合国力总有一天要超过我们齐国,到那时候就麻烦了。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钳制一下鲁国呀?”  相似文献   

7.
赤霄居士 《各界》2013,(1):39-41
谏官是古代言官的一种,专门负责监督和提意见。传说中尧舜时就有了“纳言”的谏官,后来齐国的大谏,晋国的中大夫,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春秋战国是谏官的黄金时代,彼时风气开放,言者无罪,上至公卿大夫,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谏言君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的发展在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发展过程中达到了高峰,长生不老术的兴盛与邹衍的学说有着直接关系.长生不老术从战国时期的齐国萌芽,在秦始皇、汉武帝那里发展到了极致,而到东汉时期道教形成以后,也就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流派.长生不老术最初应当是养生思想发展的另一阶段,与后来道教中的"造神运动"还不能相提并论,与后来人们认定的"迷信"更不可归为一隅.在诸子驰说、风云趺宕的战国时代,长生不老术所反映的只不过是人类对于生命价值的认知程度,是对生命高度珍视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上行下效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记载:齐国国君齐灵公有个怪癖;喜欢看妇女着男装。他别出心裁地让宫女都穿上男装,扮成男子模样。消息传开,上行下效,齐国各地妇女都学起来,纷纷穿上男装,弄得不伦不类,风气很坏。齐灵公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很生气,派官吏四出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15,(8)
<正>衢州,史称"东南阕里,南孔圣地",与山东曲阜遥相辉映。古老的衢州山水清丽。古朴的民风,原生态的美景,厚重的文化符号,让外来的人体验到温馨和甜美。古城墙,古城门,有着自己独特的记忆。战火烽烟后的今天,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注解。"走进最美衢州"是此次全国知名媒体副刊采风活动的主题。衢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诸葛慧艳介绍了最美衢州的建设情况,她富有激情的话语、饱满的热情,让大家在初识衢州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力量。"最美",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追求。衢州的美,美在生态,美在人文,美在道德,美在生活,美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岑燮钧 《各界》2011,(3):47-49
晏子与孔子是有点过节的。本来,孔子在齐国做访问学者时,与齐景公有多次交往,并且给景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景公打算把泥豁田封给孔子。可是,晏子却劝阻了景公,说儒者是一群说得天花乱坠却不懂实务的人,那一套周朝的礼乐制度早已过时,不适合齐国,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5,(Z1):55
姓氏起源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始祖为姜子牙。西周初,姜子牙受封于齐,建齐国,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鄣国的后人以国名"鄣"为氏,因认为国家已不复存在,又去掉表示疆邑的"阝",成为今天的章姓。  相似文献   

13.
田单攻狄     
战国时,齐国和燕国发生了战争。燕军势如破竹,连破齐城七十余座,齐国仅剩二城。齐国将军田单率残败之军在即墨进行抵抗。田单和军民同甘苦,共患难,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终于打败了敌人,收复了失地。田单也因功封安平君,当了丞相。又过一段时间,齐国恢复了元气,强大起来,开始扩张势力,开疆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构成诗的审美意境的重要元素,极具审美感染力.毛泽东诗词中创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意象,特别是在"红旗"这一物象上他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和情感,使之具有了独特的意象美.统观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意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审美特征:象征美、动态美、情感美、色彩美.这些审美特征使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水平和审美意境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5.
汉朝刘向《说苑·臣术》中说了春秋时代齐国的一件事:高缭在晏子手下任职三年,一天,晏子突然把他解职了。晏子身边的人都不解地问他:“高缭待奉您已三年之久,不但没有晋官封爵,反而把他辞退了,这是为什么?”晏子严肃地说:“我是个浅薄无能的  相似文献   

16.
一傅众咻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宋国大臣戴不胜为使宋君受国人拥戴,很希望他明礼义,做善事。因无良策,便向孟子请教。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君王做善事吗?我先问你一个问题。有个楚国大夫在这想让他的儿子学会讲齐国话,那么是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 戴不胜回答说:“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这样,尽管天天鞭打他,逼他学会齐国话,也是办不到的;要是把他领到齐国临淄城中庄街岳里这样的闹市住上几年,那么你就是天天鞭打他,逼他讲楚国话,也是办不到  相似文献   

17.
有人曾将战后的日美关系比喻为:美国打个喷嚏,日本就要感冒。今天,又有人将这个比喻倒了过来:日本人一打喷嚏,美国那边就有人会感冒。无论是哪种比喻,都说明两国相互依赖的程度。确实,对东京来说,日美关系是“日本外交的基轴”,压倒任何其他双边关系;对华盛顿来说,美日  相似文献   

18.
檀作文 《各界》2008,(1):96
李白有一首诗需要分析一下,就是大家都特别熟悉的<赠汪伦>.为什么要分析呢?因为它引起的的误会太大了.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似文献   

19.
吴诗 《瞭望》1995,(25)
他把美还给人间──记战胜“白魔”的医生安国良吴诗不收红包,不接受患者一分私利,以救死扶伤严格自律的医师安国良,回的做出了统计,治好白底风患者已逾3万。消息庄北京传开后,引起全社会舆论的称赞和京城百姓的好评。3万乞,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安国良缘何有...  相似文献   

20.
用数据画像,让权力进笼.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还给组织架构、管理层次的扁平化创造了条件.数据资源此消彼长,治理能力从政府向企业扩散.52岁的交警汪景平在忙碌中又度过了一天。指纹、轨迹、行为,他的每时每刻都被不同的电子仪器记录着、分析着,工作正变得更加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