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8,(10):9-9
《小康》:今年要纪念改革开放30年,这是一个很值得回顾和反思的阶段,这30年您个人的经历与改革紧紧相联,其间值得注目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模式问题的提出已经很久。早在1995年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中国政府就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投资的粗放发展到依靠效率提高的集约发展的“转型”。之后的五年计划和规划也都有提到,但始终没有解决,并变得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分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要强调系统性,要有必要的分析框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一事一议",也不能抽象地强调"顶层设计";分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要以政治发展为基础和背景,要扎实可靠,要讲究分析基本面,不能就改革讲改革,更不宜把政治体制改革当作具有刺激性的"热门话题"来渲染。围绕中国的政治发展问题,应当重视四个层次的问题,这就是在基本面上,要强调推动发展,也可以叫拓宽空  相似文献   

4.
合理界定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必须坚持发展目标与发展手段的统一、科学因素与价值因素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和一般与特殊的统一这四个基本原则。从这些原则出发,我们可概括出发展的一般本质,即发展是以每个人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各现实目标的实现及其扬弃代价的过程;从这些原则出发,我们也可概括出当代中国发展的特殊本质,即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以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为前提的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的能力平等逐步协调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相对于经济体制从计划到市场的转换而言,社会运行机制的变革是滞后的。究其原因,除了受政治体制的影响,还有两大因素严重制约着社会运行机制的合理化,一是社  相似文献   

6.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制度所取代,中国社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会组织体制、功能定位显然不能适应市场条件下有效维护职工利益的需求。因此,改革工会组织,调整工会的功能以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将对新型的工业关系的形成和劳资矛盾的协调与化解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没有法治,市场无法正常运行《中国经济周刊》:南方谈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肯定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作为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您认为市场经济的核心体现在哪里?吴敬琏:市场经济核心的、本质性的问题,就是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8.
2010年10月19日《南方窗》刊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专访文章,文章说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与趋势看,至少应当包括两次大的转型与改革:第一次转型与改革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主线是经济体制转轨,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做大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初步形成,但市场秩序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其中缺乏诚信是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大问题。也是引发市场秩序中种种问题之最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诚信的经济,没有道德的社会。其繁荣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2010年春节,孙水林和孙东林两兄弟,  相似文献   

10.
秦大铧 《党政论坛》2011,(23):33-35
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建立和完善以下十个方面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8,(10):42-42
一些重要的数据,同样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三十年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石婷婷 《理论参考》2008,(12):42-45
一、改革目标模式论 吴敬琏先生认为,在我国改革最初几年,是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体制目标。当时上上下下,都认为原来的情况不能继续下去。就用白猫黑猫的逻辑,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有利于恢复经济、发展经济都可以试试。但人们很快意识到,这样零敲碎打还是不行,还是要建立起一个能够有效运转的经济社会体制。于是开始讨论改革的目标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13.
垄断行业改革迫切需要推进 主要从四个方面看:第一,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盘点一下,30年改革的“短板”在哪里?首先在垄断性行业。从弥补“短板”、深化改革的角度来看,需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4,(2):24-24
经济学家林毅夫在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中国有条件也应该推进中国的双轨制改革。林毅夫表示,双轨制的实施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资金非常稀缺,1979年的人均收入低下,国有部门、大企业的资本密集,不符合比较优势,如果不给予保护补贴,他们将无法生存。双轨制的施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5.
孙晓玉 《民主》2010,(5):7-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已经和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社会大背景的变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成员结构与素质、所需要的工作方式.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方法,甚至工作任务等也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6.
夏涛 《团结》2008,(6):4-6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国正以强劲势头和平崛起于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正面临着政治整合弱化、利益结构多元化、政治腐败和全球化的多重挑战。以领导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关键性任务。文章提出了我国党的领导制度改革的几点设想:建立对党的权力运作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领导干部的培训制度;在干部人事制度中引入竞争机制;党的权力运作实现法治化等。  相似文献   

18.
经济特区是中国制度变迁的突破口。无论改革开放、体制转型还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说到底都是深刻的社会制度变迁。对一个转型社会而言,制度变迁更多是通过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摒弃、通过制度创新来完成,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以制度创新创造奇迹、示范全国,从而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李广良 《团结》2012,(2):35-37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又一个关键时期,深化改革的迫切性日益凸显。中国社会的各种深层矛盾,内政和外交所面临的诸多严峻挑战,体制和机制的顽固阻力,都只能通过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形成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制度;为推动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提供活力、动力和合力。这就把改革摆在了推动发展的非常关键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