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8,(6):46-47
往事之四1983:“邓六条” 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如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他反复思考的一个中心问题。1978年的下半年,他多次谈到,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现实来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拉开了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序幕 1.复出前多次发表谈话,对“两个凡是”表示异议。据《邓小平年谱1975—1997》记载: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王震、邓力群谈话,系统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其中包括这样几个主要论点:第一,“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戚义明 《党政论坛》2012,(14):40-41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中国进入“两年徘徊期”。1977年至1978年,复出后的邓小平“放了一炮”、点了“三把火”,推动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声炮”与“三把火”,集中反映了邓小甲在这一时期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反贫困思想探析康芳民在中国打响反贫攻坚战、逐步摆脱贫困状态、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伟大进程中,学习和探讨邓小平关于反贫困问题的有关论述,对当前的反贫困实践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对贫困问题的关注,起始于七十年代。1973年他第二次复出抓经济...  相似文献   

5.
64岁的深圳市退休老干部刘宗秀最近成了国内传媒爆炒的新闻人物。刘宗秀先是因收藏“毛文化”而出名──80多种“毛选”版本;两万多种“毛文化”书籍、400多种毛泽东署名手迹;上千种“文革”小报……使他拥有“毛文化收藏第一人”的美称。而真正使刘宗秀声名大震的事,是他新近策划创作的一幅纪念邓小平复出20周年的彩色宣传画——《崛起》。《崛起》上半部分是邓小平刚毅不屈的面部特写。这幅画像,出自美国《时代周刊》封面。邓的画像两则以醒目的字体标出1977年7月、8月间,澳大利亚、日本、英国、法国、印度尼西亚、美国等国传媒关于…  相似文献   

6.
1987、1988年邓小平两次谈到他自己是“三落三起”、“三下三上”,坦率地讲述了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和艰难曲折的经历。邓小平的第一次“下”和“上”,发生在30年代。邓小平的第二次“下”和“上”,发生在60至训年代。邓小平的第三次“下”和“上”,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的“三下三上”,不仅使人们赞叹不已,而且唤起了人们的沉思:是什么原因促成邓小平的“三下三上回?是什么力量在支柱著邓小平凡经沉浮而又百折不挠呢?邓小平的“三下三上”给人们以什么样的启示?邓小平对他政治生…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对香港回归的卓越贡献金钊香港回归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未圆之梦、未竟之业。作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爱国主义者,邓小平在香港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邓小平在第三次复出后,以抓住有利时机“解决香港问题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本意是使我国吏治进入“能上能下”有效运行的官员复出机制,却面临着非公开化、非责任化、非透明化、社会认同度低的困境。要有效解决被问责官员复出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是完善问责的基础,明晰官员的职责和构建相应问责程序,这是建立被问责官员正常复出机制的前提;二是转变问责的模式,由“权力问责”转变为“制度问责”,使被问责官员复出具有制度上的正当性;三是建立官员复出的回应机制,使体制外的“权利问责”与体制内的“权力问责”、“制度问责”形成完整体系,以减少官员复出的外部阻力。四是建立多元化的问责主体,以提高官员复出的社会认同度。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前邓小平的多党合作思想已较为丰富。在抗日战争时期,围绕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对多党合作进行了形式和内容上的积极探索,并集中体现在他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实践和理论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他提出要让非党人士有职有权,打造多党合作平台,团结各民主党派完成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关心和保护党外人士,明确了政协的性质和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进一步完善,他强调坚持毛泽东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矛盾,维护党外人士的利益;复出后,他又积极推进多党合作方面的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统一战线,积极发挥政协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前邓小平的多党合作思想,既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多党合作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展现出多党合作必须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0.
把一切为了人民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始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湖南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杨泰波邓小平同志曾在为英国一家出版社出版他的文集而作的序言中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学习他的著作,回顾...  相似文献   

11.
和平和发展,是邓小平在思考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同时,对时代主题重新审视、重新估量、重新判断得出的结论,它是我党制定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一、转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多,第127页)“过多地认为世界大战很快就要打起来。”(《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第25O页)1977年邓小平复出不久,依据毛泽东关于世界格局的三个世界理论,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力量对比的新变化中,第一次提出了“可…  相似文献   

12.
再度复出以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而这一过程,正是在邓小平同志复出后主持推  相似文献   

13.
嘉乐顿珠频繁赴京 嘉乐顿珠接触过无数国共两党领导人,被视为“藏独”重要人物的他,对这些领导人都颇具好感。嘉乐顿珠曾对媒体说,他最崇拜孙中山和蒋介石,邓小平的爽直率性令他感动,胡耀邦的开明务实让他印象深刻,胡锦涛对西藏情况了如指掌,令他惊奇。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于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腐败现象开始滋生和蔓延。邓小平多次告诫党的干部,不要脱离群众,不要搞特殊化。1982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指出,为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要有两手...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创办了中国“电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9年首届广播电视大学开课至今,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已培养了212万名高等专科生,占全国各类高校同期毕业生的14%。办“电大”,这个被视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的首倡者是谁?几个年头过去,一位辽宁老者终于找到了答案──邓小平创办了中国“电大”。这位老者名字叫彭忱。为了找到邓小平的批示,他千辛万苦,曾13次进京。彭忱先后撰写了30多篇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的论文,其中(邓小平与广播电视大学)一文详细地叙述了邓小平创办“电大”的过程。彭忱写道:1977年10月19日,邓小平会见了第三次访华的老朋友、英国前首…  相似文献   

16.
李琦 《党政论坛》2012,(12):38-38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人熟知的风采集中体现在他的大魄力、大胆识、大智慧上,所渭“治大国如烹小鲜”。邓小平除了具备“举重若轻”的恢宏气度外,也拥有“举轻若重”的细致功夫。“精雕细刻”,就是邓小平成功处理具体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数十年“精雕细刻”地处理具体问题、打磨细节的丰富经验,也是成就邓小平治国理政“大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言论和著作中,‘发展’之木语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邓小平同志在漫谈各种问题时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在南巡时,邓小平志讲了一系列的发展问题,最后他一言蔽之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可见,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观思想是十分突出的,贯穿河于他的全部著作,体现在他的领导实践中,是我们党的领导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人类思维在当今时代的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邓小平同志的这个发展观思想,犹如一块金砖,伴随着历史进入90年代的钟声,敲开了广西“一片海”的大门,开…  相似文献   

18.
1976年下半年,当时毛泽东已逝世,“四人帮”面临倒台之际,社会上亦到处可见“批邓”的标语口号。这时邓小平来到了广州市,由许世友亲自派了几十名彪悍的便农负责保护。邓小平来到一个肉菜市场,他把帽沿压得低低的,把眉毛也给遮住了,所以没有人认出他。他来到一处国营的蔬菜摊前,只见摊档上的菜全是青黄色的,他便问这蔬菜部的职工说:“怎么卖这些黄叶菜?”这职工没想到是邓小平,便咬牙切齿地说“还说黄叶菜?这样下去,树叶也无得食!”邓小平一听,一言不发就走了。他在一个肉铺前站住,往柜台上一看,案板上只有几斤老母猪肉,…  相似文献   

19.
乔丹是世界篮球史上划时代的巨星,他的复出再次引起世界体坛的轰动。对他的复出和他在这个赛季的表现有赞誉,也有不少批评。乔丹把报刊上的批评文章,剪下来贴在自家的冰箱上,以自勉自励。乔丹此举既令人感到新奇也颇让人感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健康     
1990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西方记者问发言人李肇星,:“请问邓小平先生目前健康状况如何?”李肇星答:“他健康状况良好。”另一位记者穷追不舍:“邓小平先生是在医院里还是在家里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