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新世纪乡土小说叹惋于乡土社会源于儒家文化价值的"贞操、伦常、耻感"等观念的崩解与失落,进而从依托亲情佑护人性的纯良、发掘民俗文化的价值教化功能、"民本"观念与乡土社会现代民主实践的融会等方面,展开了将儒家文化引入乡土价值重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老舍和端木蕻良同为满族作家,但他们的抗战小说却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视点,即传统文化与萨满教文化。40年代老舍在战争语境中反思传统文化的两面性,并表达了对一种充满野性生命意识的异质文化的向往;而30年代瑞木蕻良却恰好张扬了东北地域文化中的充满野性和活力的一面,他的抗战小说预留了一份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可以满足老舍的抗战小说的文化期待。由此,二者的抗战小说形成了一道文化互补与审美映照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3.
赵亮 《理论学刊》2005,(1):119-121
以往我们形成的民间概念在新时期文学中具有了某些新的特质。通过对民间文化形态、创作主体思维方式及艺术文本三方面的考察 ,可以较好地把握新时期小说民间思潮的流向与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叶华青 《求实》2004,(8):33-35
进入新世纪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爱国统一战线在这一阶段有着自身的发展趋势。认真把握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 ,努力开创新世纪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对于动员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前中国军民在赣北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挫败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野心,推动了抗战事业的发展,弘扬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前中国军民在赣北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挫败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野心,推动了抗战事业的发展,弘扬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下、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是其首要内容;爱国主义精神是其灵魂与主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其根本立足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是其落脚点与归宿.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言说方式入手阐述“女性个人化小说”在话语体系建构方面的意义:话语的批判性;语言乌托邦的建构(反传统审美经验的女性化命名、文本名称;介乎小说与诗歌间的叙述方式;文本诗意化倾向);个体经验化与自我指涉性的话语内容;以私语寻求对话的隐性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六十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现代文明中最残酷最血腥的历史。国共两党为救亡图存,携手合作,开辟了两个抗日战场,即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共同筑起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掀起了一场全民族的伟大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的特殊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对外交往创造了良好机遇.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了自下而上、以民促官的灵活务实方式,打开了对西方国家外交的局面,有力地维护了国共合作,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期间创造的民间与官方并举的外交方式,成为新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义勇军,积极参与和支持义勇军开展抗日斗争.在义勇军被瓦解之后,又挺身而出,收拾战争残局,创建党直接领导和指挥的抗日武装队伍,独撑东北抗战这面大旗.东北党组织贯彻党的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策略,把各种力量团结在自己周围,推动东北抗日战争进入发展鼎盛时期;以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密营为依托,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战;被迫转移远东地区之后,继续指挥抗联以不同方式返回东北开展抗日斗争,直至参加时日最后一战.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14,(9):77-77
抗日战争,是中国集体的苦难。对于那段从未被忘却的记忆,时至今日,我们真正了解多少?本书从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记述,客观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军民全面抗击日寇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其内容翔实,不仅有作战前的敌我情势分析、各部队的部署情况,亦有战后经验教训之总结,并配有珍贵的作战要图,是研究抗日战争的重要史料。著者赵曾俦,早年专攻数学,曾负笈东瀛,又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回国后曾任民国中央大学和东北大学历史系教授。  相似文献   

14.
第一一五师是我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平型关战役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斗志,增强了全民抗战必胜的信心.该师所属部队在八年抗战中共歼灭日伪军80万人,同时建立了山东、晋察冀两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支援了盟军反法西斯战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后期,海峡两岸相继形成了现代派文学创作热潮,而二者对于人的关注和思考却存在着明显差异:前者侧重表现现实性较强的现代人的某种异化和悲怆感,不乏对美好人性人情的展示;后者则侧重抽象化地表现人性中残忍、丑陋、冷漠、窥视欲等负面因素.另外,台湾与大陆都有对传统小说叙事艺术手法的超越,较多注重叙事延展的内在逻辑、对横向移植与纵向继承关系的适度处理,是台湾现代派整体艺术成就较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高玉书,1926年11月17日出生,河北省迁安县人。1938年其父王平陆牺牲后,为躲避敌人“斩草除根”的追杀,12岁进入我抗日部队参加革命,辗转于冀东各地数年,亲历了冀东地区抗日的很多事件,到过冀东很多市县村落,亲身接触了领导冀东抗战中的多位中、高级指挥员,不少基层干部战士和抗战群众,是了解冀东地区抗日战争历史的少数健在者之一,离休前任解放军某部政委,现居北京。  相似文献   

18.
魏鸿雁 《理论学刊》2013,(2):117-121
作为独立的文学文体,小说虽形成于汉代却长期被斥为"小道"。然而,汉儒既视小说为"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却又往往在解经和阐述儒家思想时喜欢利用小说进行说理。尤其在汉代纬书中,小说与符命、阴阳灾异等内容相结合,运用得更加普遍,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汉代经学小说对历史书写的改造形成了汉代小说的衍生性、模拟性、夸张和玄虚等特征,并影响了以后小说的走向,成为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抓住时机,派遣大批军政人员进入东北地区,让开大道,占领两厢,深入开展党组织和根据地建设,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动员群众,最大限度利用美苏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争夺东北的进程中,逐步占据优势,为最终夺取东北,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蓉 《世纪桥》2011,(18):4-10
江桥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江桥抗战,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勇敢捍卫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的意志和决心;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使其初步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抗日立场和顽强意志;鼓舞和激发了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