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红 《党史纵横》2004,(11):17-17
2004.11党史纵横与这样一位精神健旺、思路清晰的智者对话,听他侃侃而谈,你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他已年近九旬,这位令人敬慕的老人就是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此刻就与我面对面,距离近得可以清楚地观察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仿佛将我也带回到那段历史中去。在贯穿整个70年代始末的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柴泽民是一位承上启下的“枢纽人物”。他是新中国最后一任驻华盛顿的联络处主任,也是新中国第一位驻美国大使。1979年3月1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柴泽民作为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载入了中美关系和中国外交史的史册。在那段岁月,柴泽…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新中国的统一大业及利于开展和促进中美友好往来.我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在美国任职期间。十分注重多方面广交朋友,建立友谊。做好国会工作是对美工作的重点之一。柴泽民曾经通过朋友的介绍.结交了不少议员及其他重要朋友,他们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上起了积极作用。陈香梅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孟红 《世纪桥》2009,(8):38-42
1979年伊始,中国与美国结束了近30年的敌对状态,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中美双方互设大使馆、互换大使的日子里,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在世界上很受人瞩目。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柴泽民,一位非常杰出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4.
正1937年,美国新闻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历经艰险,独自访问延安。在毛泽东和朱德帮助下,她得以见到许多中共要员和红军高级将领,但未能与已率部赶往前线的任弼时和邓小平谋面。直到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海伦·斯诺终于见到了邓小平,并将珍藏了42年的毛泽东的亲笔信交给了他。1979年1月30日晚,美国华盛顿,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举行盛大的招待会,庆祝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7月11日,20集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将军外交家黄镇》问世,这在中国首批12位“将军大使”中独享尊荣。外交家黄镇有三个首任:中国首任驻匈牙利大使、中国首任驻法国大使、中国首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两个美称:“将军大使”“画家大使”。三个首任、两个美称,基本概括了黄镇军旅生涯、美术家生涯和外交生涯。黄镇一生从事外交工作27年,先后担任过中国驻匈牙利大使兼管阿尔巴尼亚外事工作、印度尼西亚大使、法国大使、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在所有驻外领导岗位都干得有声有色,可圏可点。  相似文献   

6.
197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交了。人们看到,台湾驻美“大使”狼狈地回到了台湾,中国政府派出具有远见卓识、超人智慧的大使柴泽民进驻美国。柴泽民,这个从黄河边走上革命道路,并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历尽千难万险的山西人民的儿子,带着祖国和人民的重任,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地走上了首届驻美大使的岗位。为发展中美关系,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柴泽民同志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最近,我们专程赴京采访了这位山西籍外交风云人物。柴老已85岁高龄,仍然耳聪目明,…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所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指1949年10月1日至1959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首任大使指的是向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派出的第一位大使。首任大使的选拔和派遣1949年10月1日至1959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有34个国家与新中国建交。由于王幼平在罗马尼亚当首任大使后又到挪威、柬埔寨当首任大使,陈志方在叙利亚当首任大使后又到伊拉克当首任大使,袁仲贤在印度当首任大使时兼中国驻尼泊尔首任大使;根据1919年协议,与瑞士建交即与列支敦士登公国建交,而新中国未向列支敦士登派驻大使,  相似文献   

8.
古老的山西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有一位杰出的人物,曾使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夜之间对山西这块黄土地刮目相看,使山西成为全球注目的地方——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国大使柴泽民。 夏日一个难得的凉爽上午,我们叩开了北京外交公寓柴泽民大使的家门。风度儒雅、举止潇洒的柴老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客厅。 “现在大家采访我,都偏重于我的外交生涯,偏重于中美关系,而对革命历史重视不够。今天我们要教育青年一代,借鉴革命历史很重要。在那么艰苦的时代,在形势那么严峻、白色恐怖异常严重的岁月里,人们干革命都是提着脑袋干的,大家都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这种教育意义,在今天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雷颐 《廉政瞭望》2012,(12):70-70
郭嵩焘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在临危受命出任首任驻英大使以前,曾有一段因“反腐”反受打击、仕途受到重挫的痛苦经历。  相似文献   

10.
正陈楚是中国驻日本首任大使。1973年3月27日,中国驻日本首任大使陈楚到达东京就职,日本政府官员和各界人士在东京机场欢迎他的到来。1974年末,我作为外交战线的新人,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亲身领略了陈楚大使的长者风范,亲耳聆听了他的谆谆教诲。40多年过去了,陈楚大使也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有关他的点点滴滴,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1.
担当首任驻朝鲜大使,倪志亮重任在肩. 1949年10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同友好邻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1月,朝鲜驻华大使李周渊到北京赴任.而中国驻朝大使人选仍然在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12.
《支部生活》2010,(8):50-50
新中国成立后,瑞典成为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国家。1950年9月19日。中国首任驻瑞典大使耿飚代表新中国政府向该国元首呈递国书。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准备了许久。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与亚非、欧美、大洋洲161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除列支敦支登公国为总领事级外,均为大使级外交关系)。自1949年10月5日我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王稼祥为首任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特命全权大使(兼)以来截至1997年4月30日江泽民主席任命李祖沛为中国第10任驻加纳特命全权大使的近48年间,我国先后有61《位高级外交官出任驻外大使(不含驻各国国际组织特命全权大使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大使衔负责官员)。在这614位特命全权大使中有六对伉俪。他  相似文献   

14.
1950年5月16日中午1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应正在莫斯科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赖伊之约,与他进行了大约半小时的会谈。关于这次会谈的情况,赖伊在5月17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作了介绍。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大使王稼祥的谈话是否具有积  相似文献   

15.
钱江 《党史博览》2002,(11):4-11
1978年10月29日下午,邓小平结束了为期8天的对日访问回国。这时,国内有两件大事正在等待他的归来:一是即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紧接着要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中美建交谈判已进入关键时刻。邓小平回到北京,及时阅读了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从华盛顿发回的报告。 10月30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会见柴泽民,强调卡持总统希望加速正常化谈判进程。他说,现在正常化“是一个特殊的时  相似文献   

16.
张兵 《湘潮》2006,(7):46-47
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访问,这是中澳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提起中澳关系,谁都不会忘记惠特拉姆。破格礼遇,如约访华1972年12月21日,中国和澳大利亚驻法国大使各自代表本国政府,在巴黎签署了中澳建交公报。1973年5月1日,首任大使王国权经香港去澳赴任。5月  相似文献   

17.
剑钧 《党史博采》2002,(10):13-1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调耿飚到外交部工作,并出任我国驻瑞典王国的第一任大使,成为首批驻外国的”将军大使”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63年4月23日午夜,正在河南省邓县考察的中国前驻柬埔寨大使王幼平突然接到南阳地委打来的电话:"北京来电话,让您明天中午赶到北京,还说要带上出国的衣服." 王幼平是1931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曾长期在军队政治部门担任领导.新中国成立后,王幼平奉调进入外交部,先后出任驻罗马尼亚、挪威和柬埔寨等国大使.  相似文献   

19.
李景贤 《党史博览》2010,(6):15-17,22
2009年10月2日,中国与俄罗斯(苏联)迎来了建交60周年。悠悠岁月,两国关系在一个甲子轮回中.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阴晴圆缺,可写的东西很多。在本文中,笔者只截取一个侧面,写一写王稼祥这位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也是第一位驻外大使,着重讲一讲他到任前后所发生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20.
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后,45岁的新闻发言人刘建超向媒体告别并透露,自己即将前往菲律宾,出任中国新任驻菲律宾大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