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察谈判口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判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的交流得以实现。警察的谈判口语非常重要,尤其是警控谈判,有时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警察谈判一定要掌握相应的口语策略,以保证谈判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危机谈判策略是指谈判员为了取得在危机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和预期成果而采取的行动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手段。其中被动情势的谈判策略包括多听少说策略、挡箭牌策略、以柔克刚策略,以退为进策略和疲惫策略;平等地位的谈判策略则包括静默策略、开放策略、弹性策略、转移策略、双赢策略以及调和折衷策略;主动地位的谈判策略有先苦后甜策略和规定时限策略。正确地选择和运用谈判策略,对于取得有利的谈判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越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0,20(3):29-31,37
侦查讯问过程中,狡猾的犯罪嫌疑人总是用尽手段与审讯人员周旋,拒绝交代犯罪事实。为实现讯问目的,审讯人员必须灵活运用各种讯问策略,动摇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使其老实交代犯罪事实。除传统语言上的讯问策略外,非语言策略的灵活运用也非常重要。非语言讯问策略即通过面部表情、体态、眼神、语调等非语言手段的运用来达到摧毁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的目的,主要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设计布景"、证据以非语言的方式使用、测谎仪的应用等方式,另外尤其要注意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务侦查讯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战术性谈判即谈判员围绕着犯罪分子能否终止犯罪及其终止犯罪的条件所展开的有谋略的配合武力攻击的对话。战术性谈判是“以谈判来掩护、辅助、配合武力攻坚”的思维指导警方,形成解决危机事件的谈判处理模式,以此发挥战术性谈判在处置危机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战术性谈判要抓住时机,创造谈判向武力制服方向转化的条件,为武力强攻寻找战机,确保警方成功解决突发或暴力事件。在具体运用战术性谈判的策略时,除了坚持利用柔性谈判策略来配合武力攻坚这一主运用轴外,还应根据具体案情灵活运用其他几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外资企业经常发生劳资矛盾和纠纷,工会在劳资谈判中必须讲求艺术.要通过设定谈判目标、掌握谈判信息、科学策划谈判内容、熟练运用谈判语言等,建立正常健康的劳资协商谈判机制,从而有效地化解矛盾,建立互信关系,促进外资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反劫持谈判中,谈判人员须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调节劫持者的情感、认知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并进而控制其行为,保证谈判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不断出现,人质劫持案件也逐年增多。过去这类案件多以武力强攻作为首选处置方式,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以语言和心理博弈为内容的谈判处置形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研究和分析人质劫持案件中警方、劫持分子和人质三方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主体提出较之武力进攻更科学、合理和有效性的心理应对策略,对我国建设完备谈判体系,建立规范谈判队伍,创造高效谈判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拖延是公开劫持人质谈判中的一个重要的战术组成部分。抓住谈判的各个环节,把握一定的原则,有效地利用各种拖延技巧,能为警方运用各种策略和战术最终解决危机创造条件,争得战机。  相似文献   

9.
晋升牵动官员核心利益,为谋取晋升,官员与掌握晋升权的上级之间经常演现理性序贯博弈。上级交替运用常规管理和非常规管理,官员对应采取正式谈判博弈、非正式谈判博弈与"准退出"博弈三种策略选择。正式谈判对于官员实现晋升效率往往不高,或者官员较难掌控;非正式谈判败坏党纪国法,亦有损官员间晋升公平,"准退出"选择则会架空上级政策意图,或造成官员反生产行为。新常态下为将官员激励搞对,进一步激发官员引领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中央或上级立场需要相应采取措施:规引正式谈判,抵制非正式谈判,以及抑止"准退出"选择。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公开劫持人质案件频发,为使反劫持人质案件达到无伤亡或以最低限度的代价解救人质、制服劫持者的效果,需要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谈判专家。谈判过程中要遵循基本原则,注重运用语言技巧和心理谋略。  相似文献   

11.
正确运用侦查讯问语言 ,有效地实现讯问目的 ,必须选择准确、恰当的讯问用语 ,熟练掌握常用的启发性语言、暗示性语言、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等运用的情况 ,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下列界限 :一是暗示、启发与引供 ;二是策略地承诺与诱供 ;三是分寸得当与随心所欲 ,四是直接坦率与过分直露 ;五是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12.
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进行讯问,是一种有力的讯问艺术,是讯问策略的一种具体体现。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有助于避免诱供、可使被讯问者作出错误的判断,有助于缓和被讯问者的对立情绪,有助于讯问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使用时应注意合法,注意当用才用,注意区别使用对象的不同,注意使用的时间场合。只有这样,模糊语言才能在讯问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情感诉求是人质谈判的一大策略。它强调建立一种情感沟通来缩短与谈判对象的心理距离。实际工作中,运用多种语言技巧来对劫持者进行情感诉求有利于和平劝降,也有利于为警方采取其他处置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中美关系中的议题联系与议题脱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在双边、区域和全球等层次存在不同类型的利益关切,在不同的议题上也存在不同的国家利益优先排序。在双方对话与谈判过程中,为促进谈判朝着对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中美双方既可能运用议题联系的策略,通过引入新的议题来推动既有议题的谈判进展,也可能采取议题脱钩策略,打破谈判议题与其他议题之间的联系,以改变谈判的僵持局面。因此,中美关系中的议题联系与议题脱钩现象,是一个具有重要学术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文章主要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案例,从议题联系和议题脱钩的视角,着重分析中美在双边谈判中是如何灵活捍卫己方目标和利益的,以期为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反复性提供新的理解视角。  相似文献   

15.
人质谈判与赎金交付是勒索型绑架案件侦查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勒索型绑架案件的谈判是警方居于幕后,通过人质家属作中介与犯罪行为人之间展开的间接人质谈判。警方要引导人质家属与人质谈判,从中寻找破案时机。赎金交付是侦办勒索型绑架案件过程中警方与犯罪行为人最直接的较量环节。警方必须作好周密的部署,制定详实而灵活的计划,注意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律师论辨语言 ,主要是指律师进行辩护、代理活动所使用的语言。包括 :交叉发问语言和法庭辩论语言。语言作为律师论辨的载体 ,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 ,律师论辨在运用语言时 ,不仅要符合律师论辨语言的自身特点 ,还必须讲究语言运用的技巧 ,才能实现律师论辨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模糊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国际商务谈判中所使用的语言也不例外。恰当使用模糊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而且能表达礼貌和尊重以及探索对手信息,争取谈判中的主动权。同时,国际商务谈判者也要谨慎使用模糊语,避免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谈判是警方处置暴力劫持人质犯罪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我国目前暴力劫持人质案件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谈判的心理应对策略,对于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妥善处置这类案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谈判是警方处置暴力劫持人质犯罪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我国目前暴力劫持人质案件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谈判的心理应对策略,对于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妥善处置这类案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危机谈判中的僵局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危机谈判中,僵局是谈判人员必须面对的局面,它可能发生在谈判的任何阶段。有效地避免僵局、打破僵局是推进谈判顺利进行的关键。应从剖析导致谈判僵局的原因入手,探索避免僵局和打破僵局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