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旧观点的影响和现有干部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当一个领导干部要调整下来时,周围的人往往会议论纷纷,干部本人情绪低落,觉得脸上无光,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也顾虑重重。这些都反映出在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有很大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原因。这些因素的互相渗透、交叉,构成了阻碍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巨大心理屏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据权威调查披露,如今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乃至上千个地厅级干部。一个正职,配八九个副职,几乎成为普遍现象。还有的单位,五六个“长”领导一两个“员”。官多不仅加大了开支,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负担,而且推诿扯皮的事情也多。有些地方,一个副职把一个口,各自为政,难能统一步调。有些地方,一项事业由几个人分管,又往往是几个人都不认真地管,形成“真空”地带,或是你管他也  相似文献   

3.
“热被窝”与“冷板凳”蔡恩泽,陆永花一位大学时的老同学谈起这几年为官的经历,声称钻过热被窝,也坐过冷板凳,颇有点冷热感受。论其仕途也算是顺风通达,毕业没几天,就通过一条热线当上了县财政局行财股长。这是个热被窝,官虽不大,权却不少,全县百十个行政事业单...  相似文献   

4.
“热被窝”与“冷板凳”──党政干部官位冷热现象探微蔡恩泽,陆永花和大学时的一位老同学邂逅相遇,谈起这几年为官的经历,他声称钻过热被窝,也坐过冷板凳,颇有点冷热感受。老同学的仁途也算是顺风通达,毕业没几天,就当上了某县财政局行财股长。这是个热被窝,官虽...  相似文献   

5.
本来,当官是公仆,身负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然而,由于现行干部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和漏洞,官职上依附着巨大福利和特权。官迷们便看中了当官的“好处”,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但辩证法告诉我们,风险和利益是同在的。于是,有庸官感叹:官道难,无处不风险!一是“暗箭难防”。做了领导,求你办事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一些人就会挖空心思,寻找突破口。你喜欢喝酒,他就送你名酒;你喜欢金钱,他就送你金钱;你喜欢古玩字画,他就送古玩字画。目的就是让你出卖原则。二是“吉言难衷”。做官以后你的嘴不仅仅是属于你自己的,你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笔者在观看一部警示片时听到这样一句话:“领导干部既要干成事,又要不出事。”笔者闻听之后,颇觉这个“干成事”与“不出事”的提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干成事”,这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也是每位领导干部自身应具有的“本钱”。否则,不“干事”、不能“干成事”,当一个“昏官”、“庸官”、碌碌无为之官,还有什么资格坐在领导席上?应该说,我们的绝大部分领导干部,都是想干事,也都能干成一些事的。不干事的官不能说一个没有,但为数极少。细细观察、仔细分析一下当今一些领导干部的“干事”,你就会发现,“干事”目的不尽相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干事”为国为民的是绝大多数。但“干事”为自己的提拔、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16):57-57
据报道,记者近期在部分地方调查发现,一些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而对下面的群众不那么负责”。“对上”与“对下”成为一对矛盾,既令人唏嘘,也反映出一些干部在作风问题上尚存软肋。落实领导指示不过夜,碰到群众问题躲着走,成为一些干部的办事准则。对群众冷暖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喜好“面子工程”、习惯报喜不报忧,看领导脸色办事成为做事的潜规则。这种不良风气,在党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身负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然而,由于现行干部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和漏洞,官职上依附着巨大的福利和特权。但辩证法告诉我们,风险和利益是同在的。于是,不时听到有官员感叹:官道难,无处不风险!有人概括为当官十难。一曰“暗箭难防”。做了官,求你办事的人纷至沓来。一些人挖空心思,寻找突破口。你爱钱,就送来“红包”;你好色,就送来美女……防不胜防。二曰“良言难闻”。做了官,众人都看你的脸色说话,说的都是好听的温暖人心的有“按摩”作用的话,诤言实话很难听到。三曰“挚友难交”。做了官,大款富商不离身旁,…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单位里,谁都怕领导心眼儿偏,办事不公正,亲一部分人,疏一部分人,两样看待。做领导工作的,也处处小心,想方设法避“不公正”之嫌。尽管做领导的留意,但在一些单位里,也时而能听到“摆不平”的抱怨声。尤其是有开拓精神的干部大兴改革之举,奖优罚劣,给贡献大的人以重奖,招来的“摆不平”的怨声就更多了。其实,这种抱怨是不公平的。俗话说:“五个指头不一般齐。”何况是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干部得到了提升,当晚便带着礼品跑到领导家,激动地说:“多亏领导给上面说了不少好话,做了不少工作,您对我的恩情真是大大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可这位领导听后不是感到心安理得,而是心里很不是滋味,严肃地说:“你能得到提升是组织研究决定的,决不能把党组织的功绩记到个人的功劳簿上。”  相似文献   

11.
《党员干部之友》2013,(7):58-58
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有的干部辞职下海了,还“无车弹铗怨冯鹱,抱怨组织上给他的“平台”不够大。多大的“平台”才够呢?平心而论,一个干部当到了县里的主要领导,就不能说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同时,一个干部的能耐有多大,最终人民群众看得清清楚楚,组织上也明白。是“锥子”总会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同学谈起这几年的为官经历,声称他钻过“热被窝”,也坐过“冷板凳”,颇有点冷热感受。这位老兄大学毕业没几天就通过一条热线当上了某县财政局的行财股长。这是个“热被窝”,官虽不大,权却不小,全县百十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均得  相似文献   

13.
见过这样一幅摄影作品:黑压压的人林立于炎炎烈日下准备合影,最前面是一排挂着字条的空椅子,摄影的题目叫《等待领导》。这使我想起前不久参加某单位召开的一次工作会议,上午8时与会人员准时到齐,可大家在会议室坐了两个小时,会议还是迟迟没有开始。问其故,答曰:等上级领导,这位领导正开着另一个会,答应讲完话就“出面”参加这边的会。 时下,需要“领导出面”的事越来越多,一些部门、单位凡事都抬出“上级领导”以示“重视”,好象一切离开了“上级领导”就束手无策、难以办成。于是,重大工程,领导出面;庆典剪彩,领导主持;某项工作,领导亲自动员;特别是开会,都得请上级领导莅临讲话,且所请  相似文献   

14.
某地一位官运亨通的年轻干部,私下对别人说:吹牛、拍马是当官的“基本功”!惊诧之余,不能不承认,此人道出了时下一些人谋官升官的“诀窍”,这位干部也算是“现身说法,经验之谈”吧。确实,时下靠吹牛拍马谋官升官者,大有人在。一些干部,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老实实为官,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地干出政绩,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说假话吹牛皮,投机钻营,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搞“泡沫政绩”。奇怪的是,在一些地方,这种人还真官运亨通,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是也。一些干部也正是靠吹牛升迁的。一些干部,在领导面前…  相似文献   

15.
闻名全国的华西村48年的掌舵人吴仁宝有三句话,我们每个干部,不妨听一听。第一句话:“作为一个好干部,既要同各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又要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只同上面保持一致,这不是个好干部。但只同下面保持一致,这干部当不长。”第二句话:“不管哪个领导讲什么,我当面都答应。过后,不符合华西村实际的,绝不执行。这实际是‘形式主义’,我已经改了不少了,但还舍不得完全丢掉。因为形式主义可以对付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也比较喜欢形式主义。”第三句话:“家有黄金数吨,一天只吃三顿;房子豪华独占鳌头,一人也只能占一个床位。干部个人享受要晚于…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裙子叫“迷你裙”,因其短而露,充满诱惑力。如今,有一种干部叫“迷你型”干部,因其甜而媚,而充满魅力。他们有的唯领导马首是瞻,恪守“多栽花,少栽刺”的信条,对领导曲意逢迎,让领导忘乎所以;有的先是慷国家之慨,以吃、请、送等手段拉拢、腐蚀领导,继而挖空心思,设置陷阱,使领导与其同流合污,被其所用;有的在领导面前温良恭顺,领导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即使明明知道执行的是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决策,也决  相似文献   

17.
“凭政绩用干部”无疑是一种正确的用人导向。但现在我们的干部像谷文昌、吴金印那样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几十年、政绩很容易看得到的情况少而又少。因此,“凭政绩用干部”无疑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在,不少地方对干部的政绩是一年一考核。笔者以为这种考核办法容易造成一些干部急功近利,为刻意追求政绩,就上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短、平、快”项目,上一些“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甚至虚报浮夸,玩数字游戏,很少有像谷文昌、吴金印等同志那样,只想为百姓多造福,根本不以个人进退为意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少数干部创政绩不计成本。不…  相似文献   

18.
仲清 《学习月刊》2012,(1):38-38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领导干部讲话套话连篇,"套风"盛行,成为官场的一大奇观。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中,从形式到内容,从话语到路数、腔调、标题等都无所不"套"。一是套话太多。有上级文件的套话,也有本级文件的套话的自话自说;有规定提法的套话,也有跟风流行的套话;有明引的套话,  相似文献   

19.
李也 《求贤》2010,(10):29-29
“坐在哪儿”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比如开会,领导已经落座,一屋子空椅子,你会坐在他对面、旁边、斜对面还是干脆坐他背后?跟同事辩论,你是和他面对面还是并排坐?还有赞美、批评对方,你的坐向会有变化吗?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防止和纠正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中央组织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六条措施。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意见》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干部“带病提拔”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恶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个别地方或部门的领导干部用人凭个人好恶,不坚持原则,千方百计提拔群众早有议论和反映的干部;有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