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亚马孙河上游,秘鲁边远的河港伊基托斯市,有一次当电视转播在阿根廷举行的世界杯足球冠军赛时,来往船只的靠岸活动几乎全部陷于停顿,船员们和全城居民以对待政治和宗教那样的热情欣赏着足球冠军赛。过去,被山脉和丛林所隔绝的伊基托斯城,除了播送本地的电视节目外,向来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把世界杯足球赛带到伊  相似文献   

2.
阿根廷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改革刘纪新阿根廷是拉美地区最早采纳社会保险政策的国家之一,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最快、已形成较完善体系的国家之一。了解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进行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将具有借鉴意义。一阿根廷...  相似文献   

3.
庇隆是阿根廷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总统。在他执政时期阿根廷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由他创立的“理论学说”——庇隆主义推动了战后阿根廷的发展进程,代表了阿根廷历史的一个阶段;以这一学说为基础出现的庇隆主义运动现今仍是阿根廷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在拉丁美洲其他国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梅内姆政府于 1 989年上台后 ,在阿根廷推行了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改革。自 1 991年 4月到2 0 0 2年 1月为止的货币局制度就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分析来说明其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失败结局。一 货币局制度的特征货币局制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实行固定汇率、外汇自由兑换、资本自由流动以及基础货币发行以相应的外汇储备作为准备金这样一种特殊的货币制度和汇率安排。阿根廷货币局制度不仅具有货币局制度的一般内容 ,而且还有自己的特点。第一 ,阿根廷选定美元作为锚货币。货币局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实行固定汇率制或…  相似文献   

5.
90年代阿根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1991~1998年其年均增长率超过6%。自1995年以来,阿根廷成为世界上通胀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近10年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61%,从2581美元增至1999年年初的9231美元。政府自1991年起所采取的本国货币比索与美元自由兑换的政策不仅稳定了物价,遏止了高通胀,而且吸收了大量外资,使阿根廷经受住了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的考验,保持了经济相对稳定的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阿根廷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阿根廷…  相似文献   

6.
在拉丁美洲现代历史上,阿根廷曾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新兴强国之一。它在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曾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本世纪初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英国等最发达的几个国家,居世界第七位。但自1930年以后,特别是从五十年代开始,阿根廷经济发展速度不断下降,在世界的地位日益衰落。到195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退居世界第十五位,1970年降至第二十六位,1982年又降至第四十三位①。在拉美地区,1970年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第一位,1982年降  相似文献   

7.
阿根廷经济危机前后的外国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同拉美大多数国家一样,阿根廷的国内储蓄严重不足,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其中外国直接投资对阿根廷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阿根廷历史上曾出现过3次外国直接投资浪潮。但2001年年底阿根廷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影响了外国对阿根廷的直接投资。本文探讨和分析了阿根廷经济危机前外国对阿根廷的直接投资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阿根廷的失业问题与政府的就业政策白凤森一、阿根廷严重的失业问题失业问题是阿根廷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从历史上看,阿根廷失业率并不太高,一般在4~5%左右。但80年代后期以来,阿根廷失业率除在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以外,其总的趋势是逐年上升,而且升幅越来越大:1...  相似文献   

9.
阿根廷和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爆发的武装冲突已经结束三个多月了。但是,作为冲突起因的马岛主权归属问题并没有解决。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甚至声称,根本不存在同阿根廷谈判马岛主权的问题,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阿根廷的要求。鉴于英国的这一立场,人们认为,有必要对这次马岛事件作出  相似文献   

10.
拉美民众主义的发展可以说是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亮点,而阿根廷的民众主义则是拉美民众主义的缩影。阿根廷的民众主义经历了罗萨斯时期和伊里戈延时期,到庇隆时期,阿根廷民众主义的发展进入了高潮。民众主义在阿根廷兴起的内因源于现代化进程中阿根廷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变化。民众主义的兴起在一定时期加快了阿根廷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可以这么说,阿根廷民众主义的兴起与其国内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工业水平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以至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都有重大影响,是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拟对阿根廷的工业水平作一初步的探索。阿根廷工业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中阿关系以及中国在阿根廷的直接投资对阿根廷外交政策的影响的基础上,侧重考察中国在阿根廷非采掘业的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企业在阿根廷进行直接投资的驱动因素,以评估流向阿根廷的中国直接投资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商业和经济动机、多大程度上取决于阿根廷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经济和外交政策。文中分析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有意在里奥内格罗省兴建一座豆油加工厂,但这个项目随着克里斯蒂娜总统签发的"土地法案"而破产;第二个案例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意在火地岛省兴建化肥工厂,但公众抗议迫使火地岛政府不得不单方面终止项目。分析表明,中国赴阿根廷投资企业的动机属于商业驱动。中国企业在项目谈判过程中应纳入阿中央政府及当地合作伙伴,加强与当地公众的沟通,改善中国公司的形象。鉴于中国投资对阿根廷经济的重要性,阿方应适应双方经济互补的模式,努力改善其政策和投资环境以吸引中国投资。  相似文献   

13.
阿根廷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衰退之后,1991年起开始好转。并走上恢复发展道路。估计今后几年有可能保持这一势头。一阿根廷是次于巴两、墨西哥之后的拉丁美洲第三大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面积27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300万,是世界著名的农牧业生产国之一,制造业也有较好的基础,属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但长期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发展战略失误和世界经济放慢的影响,阿根廷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持续下降。据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委员会的统计,1981—1989年,阿根廷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1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23.5%;80年代年平均通货膨胀率高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阿根廷的南极政策经历了20世纪中期以领土争端为主到《南极条约》签订后坚持领土主权与和平开发利用南极并存的政策。最近几年,阿根廷的南极政策除了继续坚持其领土主权要求外,还强调国际合作与南极生态和资源的保护。此外,阿根廷还摆脱了在南极问题上的政治孤立处境,与各国展开了切实有效的合作。阿根廷的南极政策一方面因英阿主权争端而给南极带来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阿根廷的做法对加强南美国家团结起着积极作用,对中国的南极政策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根廷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举借外债最多的国家之一。据阿根廷中央银行公布,截至1979年12月31日,外债总额已达一百九十亿零三千四百七十万美元,在拉丁美洲债务国中居第三位。1979年年底的公共外债总额九十九亿六千万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0%,按人口平均每人负债三百六十九美元。阿根廷的外债问题已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注意。本文拟就阿根廷外债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其对民族经济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2年阿根廷形势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2 0 0 2年经济形势自 2 0 0 1年年底阿根廷爆发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以来 ,2 0 0 2年年初上台的杜阿尔德政府为使国家尽快走出危机而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到目前为止阿根廷经济还没有出现走出危机和开始复苏的明显迹象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债务问题没有解决是导致阿根廷仍不能走出危机的主要原因。2 0 0 1年 1 2月 ,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的财政困难 ,迫使阿根廷政府宣布无力偿还高达 1 3 2 0亿美元的债务。此举不但使阿根廷成为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倒账国 ,而且对阿根廷经济造成恶劣影响。为了尽快摆脱不利局面 ,从 2 0 …  相似文献   

17.
正义主义是阿根廷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政治学说,是阿根廷正义党的指导思想,历经庇隆时期的确立、梅内姆时期的背离和基什内尔时期的回归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其诞生和演变受阿根延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作为资产阶级民众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政治思潮,正义主义在阿根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新的历史时期正义主义的再度崛起是阿根廷人民对全球化冲击的回应,也体现出阿根廷新一代领导人对本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大地产制是拉美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既是历史问题,也是造成当代拉美社会极端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阿根廷作为西班牙殖民地的边缘地区也不例外,也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土地被西班牙王室视为军事、政治和工具。独立后,特别是代表中央统一派的里瓦达维亚执政后,为了摆脱财政危机,使阿根廷走上现代化之路,颁布了《租地法》。然而,里瓦达维亚的土地政策并未获得预期效果,反而招致各种势力的反对。罗萨斯上台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使阿根廷的土地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逐步削弱了出租国有土地的制度,使之最终名存实亡,而且导致土地价格的迅速暴涨,恶化了阿根廷自西班牙殖民时期以来形成的土地集中现象,使大地产制得以巩固并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成为阻碍阿根廷现代化发展的痼疾。  相似文献   

19.
在向西班牙、美国等国学习宪政之初,阿根廷的宪政实践显现出脱离宪法文本规定渐行渐远的迹象.这不仅为军人独裁、总统集权和委任民主等不同时期的政权寻求合法性确认提供了便利,也动摇了阿根廷宪法的权威.尽管不同时期的政权在形式上保留了最高法院以满足政权合法性确认的目的,但在客观上却造成了民主宪政形式与实质的分离.本文以不同时期的政权下最高法院的司法独立状况为研究对象,阐明阿根廷以“形式与实质分离”为特征的民主宪政如何深刻影响阿根廷司法独立的.  相似文献   

20.
1989年是阿根廷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年,5月份,大选如期举行;执政党激进公民联盟继1987年11月局部选举失利后,再次败北;正义党东山再起,第五次成为执政党,正义党候选人梅内姆以压倒优势获胜,接任阿根廷第46任总统;两届文人政府顺利地进行了近60年以来少有的权力和平移交。而这一切又是在经济社会形势异常严峻的背景下完成的。梅内姆如何度过眼下的难关,怎样重整河山收拾阿方辛政府留下的烂摊子,阿根廷的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