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红 《前沿》2013,(18):68-71
在国富、民富问题上,虽然国富论与民富论都以国富为最终追求。但是,二者在国富和民富孰先孰后、何为民富、国富与民富的关系等问题上存有分歧,甚至形成对立。民富论强调民富与国富统一的一面,侧重民富;国富论强调国富与民富矛盾的一面,偏重国富。通过二者的比较,了解二者的差异及其发展,对探讨中国古代经济由领先到落后这一转变具有追本溯源的意义。同时,指出虽然现代经济思想史将经济学说分为两大类,即主张积极国家干预社会经济和主张国家对社会经济采取放任态度,但是不能简单地将国富论归为前者,因为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视点     
《今日浙江》2010,(20):5-5
“十二五”规划从追求国富转型到强调民富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说,“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  相似文献   

3.
范金 《群众》2012,(3):80-82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以下简称“提中比重”),被视为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毫无疑问,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队伍,不仅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需要,也是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保持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部分学者甚至将其提升到中国未来30年实现从国富到民富转型目标的新起点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陈夏红:2010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公布。其中提及,要通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这普遍被解读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那么,您怎么理解“国富”与“民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迟福林 《小康》2011,(4):91-93
"十二五"是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发展转变的关键五年,新阶段的转型与改革,实质是以民富优先发展为导向、以改变经济结构为重点的二次转型与改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  相似文献   

6.
以民为本,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富民,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民富,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先由民富,再到国富,走民富国强的良性循环之路.  相似文献   

7.
要克服和扭转贫富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的趋势,需要的政策转向,不是什么将"国富优先"转变为"民富优先",而是明确宣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已经完成任务,今后要把这一政策转变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完成"先富"向"共富"的过渡。有人说,过去我们长期实行的是"国富优先"而不是"民富优先"的政策导向,造成现在我国"国富民穷"或"国富民不富"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分析及战略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伟霞 《求索》2011,(10):58-60
我国已经成功跨越“贫困陷阱”,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当前,存在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诸多诱因,但也存在一些优势争件。要实现顺利跨越,善抓机遇的同时必须彻底实行三方面大转型: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通过“民富优先”战略,实现社会从“排斥性增长”到“共享式发展”的转型;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政府从“生产发展型”到“公共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格局亟须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资料手册》2010,(4):54-55
近期,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再成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民众收入、国富与民富等等,一时成为热词。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热点?本刊根据相关报道,梳理集纳为专题资料,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竹立家 《人民论坛》2010,(10):10-11
历史经验表明,国家只有拥有一个公正合理、人民认同的价值制度体系,"民富"才有可能实现,"国强"也才有坚实的、可持续性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民富民强必须依靠一系列民主的制度安排和公共政策来实现,也只有实现民富民强,国富国强才有价值和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