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备课卡片     
给孩子一个冲突如今,在中国大多数的三口人之家,孩子生活在父母营造的一个风调雨顺,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世界里,孩子几乎是生活的主宰,他(她)需要什么,即使是条件不具备,父母总是想方设法满足;他(她)不需要的,父母也总是千方百计为他们避开。在孩子的世界里,什么叫矛盾?几乎没有这样的概念。久而久之,孩子身上就形成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一切围着自己转的虚幻光环,于是,当他们走出父母的呵护,步入自己照顾自己的独立生活环境中时,就会遇到冲突而不知所措,导致情绪剧烈波动而不能自拔。未来的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群体多出现在农村,由于父母劳务输出,孩子留在家乡由老人照顾,在家乡学校读书,被称为"留守儿童"。但是在我区一些城镇,也生活着一群"留守儿童",他们是外地打工者的孩子。父母把孩子留在城镇里上学生活,自己到城外打工。在乌鲁木齐市的4所中小学,"留守儿童"就已超过1000多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3.
游走在城乡夹缝中的流动儿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相对应。为了摆脱留守儿童的孤独,享受父母的照顾和关怀,他们随父母漂泊异乡,成为流动儿童,却在异乡遭遇尴尬。上学难,升学更难,居无定所,安全无保障,歧视和心理伤害等一系列的问题向他们抛来。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儿童的权利和保护,同时又失去了农村儿童享有的权利和保护。他们生活在暗淡的城乡夹缝中,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4.
北京青少年学生基本生活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一项定量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北京青少年学生对家庭与父母的态度、对学习与成绩的看法、对朋友的理解、对生活的满意度及未来的期望等基本层面的生活观。家庭价值观念在青少年学生的生活观中依然具有核心的意义,学习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心,朋友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群体。青少年学生对未来充满各种期望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青少年学生在生活观的这些层面上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本课主要围绕“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阐述了公民依法享有的婚姻自由权利、结婚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及应该履行的法定手续;在家庭成员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具有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尽管还不会马上面临婚姻问题,但及早懂得法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而且,他们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父母的婚姻状况对他们有着直接的影响。与婚姻问题密切相关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方面直接关系到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要了解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  相似文献   

6.
吴艳 《中国残疾人》2007,(11):37-37
新课程理念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聋校数学教学研究中,听障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听力正常学生的思维发展总趋势大致相同,但由于听障学生言语形成和发展的迟缓、困难,他们的思维表现出更大的具体形象性,经验性思维占优势。相对来说,他们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怎样引导聋生在数学中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我们在数学课堂中采用支架式教学,即确立了"尝试——自学——指导"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在教学中,教师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做到学生自主地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女童父母照顾权中的居所指定权被滥用、教育权缺失、交往权阙如的情况,提出未来的《婚姻法》修订中应当规定父母照顾权,并细化父母照顾权的内容,继而在《民法典.亲属编》中分别规定父母照顾权和监护制度,使其各司其职,从而为农村留守女童权益保障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8.
康复训练是聋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听障生回归社会主流的需要。思想政治课中,灵活而有效地融合康复训练,能补偿听觉缺陷,开发潜能,促使听障生在学习中康复,在康复中提高思想政治课学习质量。一、针对生理缺陷,融入语言康复训练听障生因听力障碍不能自然习得语言,其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差。语言是人类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因此,要使听障生正确把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应重视他们语言康复训练。主要方法为:1.善于运用助听仪器、多媒体电教平台等设备辅助训练,激发听障生学习语言的兴趣。2.充分调动听障生的视觉、残存听力、触觉等多种感官…  相似文献   

9.
亚欧交会,黑海岸边. 2017年的夏季,土耳其小城萨姆松迎来了一次属于世界聋人运动的盛会. 97个国家,3000余名运动员,短短13天里,他们在21个项目中展开激烈的争夺,其参赛人数创历届听障奥运会之最. 我国也派出了由152人组成的中国听障奥运体育代表团,而这也是我国参加境外听障奥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0.
正裴洪光,众多特教工作者中的平凡一员。在从事特教工作的20多年里,他以满腔热情,执着追求,辛勤耕耘,用爱描绘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大爱无声特教学校的教育对象都是视障、听障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贫困,有的家长连自身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不要说照顾孩子。为了能让孩子们安心学习,裴  相似文献   

11.
一、活动的起因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接触和交流,发现许多的家长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指挥不灵了,其中有不少的家长感到自己与孩子的情感逐渐疏远,在许多问题上难以沟通。为此,家长们都感到十分苦恼,他们都迫切希望学校的老师能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而我们的班主任在与学生交谈中,也感到有许多学生与父母之间在心理上确实有了隔阂,他们对于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照不但不领情,反而感到“很厌烦”、“难以忍受”,以至与父母在许多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形成了“代沟”。针对这样的现实,结合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12.
致远 《中国人大》2012,(18):7-7
军训是大学生迈入高等学府的第一课,也是他们第一次脱离父母照顾,独自生活的开始。然而短短几周的军训下来,本该是学生们皮肤黝黑、精神饱满的时候,媒体的报道却叫人吃惊不小:北京一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期问,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在长沙一高校,甚至发生了大一新生军训期间猝死的事件。  相似文献   

13.
乡村小学牵动联合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九江  王桂兰 《人权》2012,(2):6-11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4.
每年金秋季节,总有大批学子通过辛勤的努力,叩开高等学府的大门。大学是青年人成才的新起点,又是人生发展历程的一大转折点。因此,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于新学子尤为重要。若要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学习,笔者认为应注意做到“五自”。生活上自立。在中学时代,学生多在家乡附近就读,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大都依靠父母亲友料理照顾,个人不必操心。而到了大学则完全不同了,由于远离家乡亲人,诸如看病、购买衣物、洗涤衣服、生活消费开支等许多生活琐事无不由自己安排。生活是成才的基础,大学新生要克服过去处处依赖别人的心理,学会有…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引导学生认识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2.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春节,航天英雄聂海胜回到枣阳探亲访友,在与家乡代表座谈时,他透露:两年来,航天员大队有5名队员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航天员都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但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我们实在没时间去照顾他们”。“在太空中,身体会失重,但心不会失重。这时,祖国和亲人在心  相似文献   

17.
学会生活--大学生生活环境的适应与生活素质的修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上大学前,不少学生没有远离过家门,饮食起居多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而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和老师的特殊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学生开支无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每天循环往复于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面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所适从;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总希望组织与他人的照顾和帮助,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还有的学生不适应学校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  相似文献   

18.
孩子代表着欢乐、阳光、希望,是神奇而伟大的生命延续,是家族血脉的传承,是社会的未来.保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更是一个全社会都应为之努力的恒久命题. 当我们看着自己身边的孩子们伴随着歌声与微笑、音乐与舞蹈、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怀,在明媚的阳光下快乐健康成长时,很少想到,在广袤的国土上还有许多衣食无所依、冻馁无所靠的流浪儿童萎缩在被遗忘的一角,他们生活的天空是另一种颜色.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3)
正"老漂族"跟着儿女漂泊异乡,他们一面享受天伦之乐,一面承受着孤独与烦恼,时刻畏惧于城市生活的陌生。语言不通、习惯各异、医疗保障不足、难以融入新环境等,都让这个群体的晚年无处安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背井离乡,他们的父母也纷纷跟着儿女漂泊异乡,这些老人被称为"老漂族"。他们起早贪黑,悉心照顾新生的婴儿;他们往返奔波,接送孙辈上学;他们  相似文献   

20.
在青春期 ,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对不少父母来说 ,这些变化似乎突如其来 ,而且在某些方面与自己良好的愿望背道而驰。一些父母困惑不解 :已经越来越懂事的孩子 ,为什么一下子变得不听话了 ?在一些学者的笔下 ,这种现象被描写为“心理断乳”或“代沟”。“心理断乳”的观点 ,是想反映青春期青少年的个体心理特点———他们已经长大 ,要告别童年 ,要摆脱对父母的心理依赖 ,要确立自己独立的身份。“代沟”一说则是想反映青春期青少年的群体行为特点———青少年开创了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 ,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 ,青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