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宏展  张艳 《学理论》2012,(23):247-248
主体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其体会到成功.然而,现实的主体教学实践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却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因而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合理发挥其主体性,成为主体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继英 《各界》2009,18(11)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对扩大学生视野, 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十分重要,阅读课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理解技巧,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颖 《学理论》2013,(18):358-359
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函授教育的特点更应该体现这一原则,尤其使学员的主体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函授教育的主体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学员为主体,发挥学员主体作用,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陈海红 《学理论》2011,(13):222-22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重在对话,有了对话,文本便有了生命力;有了对话,学生才能收获自己的心灵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营造氛围,穿针走线,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性思考与审视,强调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不仅是情感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朱慧 《学理论》2010,(21):231-232
从主体性德育的研究角度,将中国学者对主体性问题、主体性教育及主体性德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主体性德育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萌 《学理论》2010,(19):261-261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为教学的主体——师资力量的培养。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素质教育.关键就要培养教师新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这一观念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就应首先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7.
实践主体性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观性、自主性和能动创造性,依据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实践主体性可以区分为有着不同规定、表现和作用的生产活动主体性、生活活动主体性、交往活动主体性、管理活动主体性、探索活动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个人主体性作为一个被长期搁置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已日显重要。对它的研究,不仅是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要求,而且是历史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必然。个人主体性有别于个人主体属性、个人主观性以及人格、个性等概念,它是个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包括内向和外向主体性两个部分,而外向主体性又可分为单一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它的实现受到客体性的制约,即内在限度与外在限度。  相似文献   

9.
徐文虎 《学理论》2011,(2):327-3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这门课属于历史学科,更是一门政治理论课。开设它的目的是使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了解这门课的性质和功能,教学中才能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它的目的和功效。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理论与西方法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育东 《理论探索》2006,(5):158-161
在西方法学发展史上,主体性理论起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受主体性理论的影响,西方法学以文艺复兴为转折点,从神学转入形而上学,成为以自然法学为主、以抽象的理性人为主体的“理性主体性”法学。随着法学研究的科学化,19世纪中期出现了以法官发现、适用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官主体性”法学。到了20世纪晚期,随着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理论的批判,法学开始了对“个人主体性”的探索,与此同时,经济分析法学提供了一种颇具解释力的主体分析理论,这种理论可以称为“有限理性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师生主体间性需以教师主体性的提高为前提.从教育哲学角度,探讨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缩短并协调外部规范角色与教师个性自我角色之间的差距和冲突,增加师生主体间的平等交往.最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不仅使教师的职业生命得以焕发,也能获得自身的生命自由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婷婷  彭忠信 《学理论》2015,(6):197-19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体性实践教学将主体性教育理念引入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帮助大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树立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目前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体性实践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使该门课程主体性实践教学得到广泛开展,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主体性黄昏旨在批判当代个人主体性发挥所造成的个人与自我、自然及他者等方面的反主体性现象,但其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个人主体性都将走向衰落,恰恰相反,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说,真正的个人主体性都是不可消解的。在当代,告别主体性的黄昏,就必须实现主体范式的交往转向,走向个人交往主体性的黎明视界。  相似文献   

15.
张盼盼 《学理论》2012,(23):263-264
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体性是指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而调动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行为.在思政工作主体性研究中要正确认识教育者的主体性、责任;还要正确认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对虚拟实践认识的不断加深,推动了网络世界中主体、客体、工具之间关系和作用的相关研究。网络信息给予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便利优越的同时,也使主体陷入了困境。阐述了网络环境中主体性困境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主体性困境的原因和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丽娜 《学理论》2009,(12):198-199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倡道重德的民族。具有优秀的诚信传统。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是交友之道,诚信是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诚信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诚信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使其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成为可能。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是诚信教育的前提条件;主体能力的发展是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主体价值的实现是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从大学生主体性出发对其进行诚信教育既是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需要,也是诚信教育能否奏效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质疑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江 《理论探讨》2005,1(4):100-10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日益成为如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其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其过度发展也导致了一系列新问题。本文就主体性的概念、本质和实用性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质疑,并指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医治思想政治教育的万能药,要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建立在社会现实之上。  相似文献   

19.
王国枫 《理论探讨》2005,1(4):28-3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广大人民主体性的张扬是社会活力的源泉,主体性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现实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要加强人们的自我意识、自由意识、民主意识的培育,同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必须为人的主体性张扬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20.
王军 《学理论》2010,(11):188-189
坚持理论灌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青年特点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必须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和主体性教育基本精神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理论灌输中发挥青年学生主体性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