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段结语是: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2.
声音     
维护形象不能靠隐瞒。——去年10月,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向海外展出,被外界称为中国正全面进入国家"公关时代"。专家认为维护国家形象,靠的恰恰是公开事实真相,而不是隐瞒。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坛》2012,(4):44-44
张维为在《人民论坛》2012年第9期上撰文《中国政治改革要自信地走自己的路》认为,在中国这么一个超大型的国家里进行政治改革,一定要考虑每一项改革政策的代价。稳妥地推动政治改革,坚持走自己的路,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成果,这才是中国前进的最佳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就指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和前进方向。一、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相似文献   

5.
安崇绪案曾经在北宋朝廷中引起广泛的争论,形成观点尖锐对立的两派,甚至连皇帝也参加其中。安崇绪案记载于《宋史·刑法志》,是一起发生在北宋初年的著名案例。它曾经在北宋朝廷中引起广泛的争论,形成观点尖锐对立的两派,甚至连皇帝也参加其中。  相似文献   

6.
有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一章中阐述人类文明起源的问题时,认为“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开始”。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妥的。首先,这一观点混淆了文明与文明时代的区别。该书在论证文明起源于隶奴社会的观点时,其主要根据是恩格斯的“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的论断,认为这一论断“就是说,社会文明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我认为,这种理解是不符合恩格斯论断原义的。显而易见,恩格斯说的是“文明时代”,而不是“文明”。文明和文明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范畴,而不是同一范畴。文明是一个社会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表示人类社会对世界改造的进步状态的范畴。从文明的这个定义来看,人类文明不是在奴隶社会才有的,而在原始社会就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一再指出:改革,开放、搞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这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的。要把我们的改革胜利地推向前进,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和僵化的观点。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来看改革,认为要搞改革就得抛弃社会主义,搞“全盘西化”,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用僵化的观点来看改革,怀疑改革是搞资本主义,这也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首先,从总体上来看,我们的改革是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的,它的目的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革除现行经济体制和政  相似文献   

8.
苏枫 《小康》2010,(3):101-101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我自己的作品是完美无缺的,一次都没有 《小康》:你强调《千手观音》是"自己的作品",《复兴之路》则"不是个人作品",个人艺术创作和中央的命题作文,你怎么平衡?张继钢:这不是平衡的问题。中央领导给的任务,就一定要完成好。  相似文献   

9.
我在1983年《工资理论质疑》一文(见第五次全国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论文集)中曾认为,按劳分配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工资收入不等于按劳分配收入。就是说,除了按劳分配收入之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收入。我至今还是这个观点。现在有同志认为:“古典的按劳分配理论并未确切反映社会主义的现实,它同商品经济是不相容的。”这句话的前半句我赞同,对后半句不同意。对这种观点有必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2007,(10):29-30
我谈几个观点. 第一,我们讲电子政务的知识体系,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单一的学科吗?我认为电子政务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的学科体系,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不适合做本科教学.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宣言》主张消灭私有制。俄国学者认为,"消灭"一词的德语原意是"扬弃",而不是"消灭"。随后中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中文版《宣言》翻译有误,赞同"扬弃"的译法。然而无论从马恩的一贯观点看,还是从Aufhebung一词的通常用法看,马恩在这里都是在"消灭"的含义上使用这个词的。中央编译局的专家们认为,译语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6,(9)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声音较为强烈,但也有观点认为,该法面临的不是修改的问题,而是如何贯彻执行的问题,每部法律的出台都会经过阵痛期,将法律落实到位,才是问题的关键"在企业方面和雇员方面,《劳动合同法》的保护程度是不平衡的。"3月7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表示。这已是楼继伟第三次公开评论《劳动合同法》了。  相似文献   

13.
高二《思想政治》上册新教材第58页有这样一段话:《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教材接着又指出,这是一种典型的离开客观物质谈运动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一问题不能准确把握,甚至个少教师对慧能的观点也不能正确剖析。实际上这涉及到中国佛教小有关禅宗的知识,现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禅宗,这是中国佛教各个宗派中最为中国化的一个宗派,它分为神秀的北禅和慧能的南禅,前者讲“渐修”,后者讲“顿悟”。自从唐朝安史之…  相似文献   

14.
湖南慈利出土楚简内容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铮 《求索》2007,(6):212-213
湖南慈利出土楚简释文的整理者认为慈利楚简既可以和传世的文献如《国语.吴语》、《逸周书.大武》等对勘,又可能是《管子》、《宁越子》等书的佚文或者是古佚书。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通过将《商君书》、《吕氏春秋》两部先秦时期的著作对比以及对《左传》、《国语》成书、性质的讨论,认为其内容不是象整理者定义为某些篇章与《国语.吴语》、《逸周书.大武》相类似,或是《管子》、《宁越子》等书的佚文或者是古佚书,而是《汉书.艺文志》所记《铎氏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第4期刊登了陈黎娜老师的文章《贯穿<文化生活>的一条主线》。对此观点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整个文化生活的内容是以文化的作用为基点展开的,但不是所  相似文献   

16.
史式教授是一位研究历史很有成就的专家,他在国内有些报刊曾辟有“史式谈史”专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近,史式教授将在专栏中发表过的文章和一些最新作品结集出版了一套“史式谈史丛书”。这套丛书包括《皇帝是个什么东西》、《古来冤案知多少》、《贪官清官各行其道》、《太平天国不太平》四本,共60余万字。这四本书选择历史长河中的一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从点到面或以点带面地评述历史,自立新说。 《皇帝是个什么东西》侧重于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对皇帝制度的产生及其作用和危害作了较深的挖掘。书中对十几位曾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皇帝进行了重新评说,如在评价明崇祯皇帝时,史式教  相似文献   

17.
高峰 《人民政坛》2013,(11):42-43
近期以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有关“以房养老”内容,引发舆论关注。有观点认为,“以房养老”就是政府不管养老,要老百姓拿自己房子养老。为此,政府官员出面解释,“以房养老”是养老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途径。它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政府该承担的,还会承担。  相似文献   

18.
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事出有因,要想讲好政治课必须立志改革目前,对思想政治课不是所有的中学生都不爱学,但是不感兴趣的中学生却不是一个少数。这是为什么呢?我的观察有四条原因:老师讲的理论和实际对不上号。老师讲“帝国主义是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但是学生从别的渠道知道的事实是,美国、日本科学技术先进经济还很发达。他们弄不清这里面的道理,认为你老师照本传经,连你自己也不一定相信。这是一。第二,学了政治课,解决不了学生头脑里的许多疑问。譬如学生问我,老师讲,任  相似文献   

19.
一、怎样理解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存在? 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决泌》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熄灭的观点。”这一段话,既是对阶级状况的估计,又是我们坚持阶级斗争的方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非常正确的。那么,什么是“一定范围”?为什么《决议》要写“一定范围”?《决议》指出:“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这就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0.
难怪古人主张“开卷有益”,不以翻检卷帙为疲。读过的好文章,偶而翻出来一读,每每会浮想联翩。最近我就在重读孔尚任的《桃花扇》,不时地痛骂自己当年为什么如此愚蠢,《桃花扇》的许多妙处,竟然要等到今天才有所悟。譬如今天读了才发现,孔尚任笔下的士人典型:侯朝宗、阮大铖、杨龙友,竞在往日文人中——可寻;譬如今天读了才想起,孔尚任笔下的李香君,比之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是早了100多年的呀;譬如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