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媒体     
《南风窗》2010,(2):8-8
<正>1【美】《国家》2010年1月11日不确定的未来应中美交流基金会(由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华创办)的邀请,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国庆之后的一个月第一次到了中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杨洁勉告诉我们:"中国现在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过去30年中国在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期待能在下一个30年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从朋友那里听来一段故事:五一假日难得机会,他去长沙参加亲戚聚会,晚饭后聚在一起打"80分"。他是上海人,而另外三位都是湖南人。虽然都表示会打"80分",但开局不久随即发现,彼此所遵循的规则完全不一样。少数服从多数,牌局就按照湖南的规则进行。在打牌过程中,作为少数的上海牌友一边学习"湖南规则",同时就一些他觉得实在没道理  相似文献   

3.
人·声     
《南风窗》2008,(17):14-14
我认为他的压力更大,因为他曾经拿过金牌,曾经破过世界纪录,所以现在大家都在盼他夺金,都认为他必须夺金。——代表中国参加奥运男篮比赛的姚明这样评说他的上海老乡刘翔。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3-4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俄罗斯"东西方一体化与发展"常设论坛共同主办的"地缘经济空间转型:多极世界中的中国与俄罗斯"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来自俄联邦委员会国家杜马交通委员会和国际事务委员会、俄罗斯地缘经济与全球问题社会研究院、俄罗斯科  相似文献   

5.
法治之上     
李北方 《南风窗》2014,(23):2-2
<正>喜剧演员周立波在表演中讲过一个段子,大意如下。东北人嘲笑上海人,说上海人吵架只动嘴不动手,太窝囊了。"周立波"则回应道,知道哪里出流氓不?上海才出流氓,比如黄金荣、杜月笙。流氓从不亲自动手打人,打人的不是真流氓,大流氓都文质彬彬的,看谁不爽只说一句话,"把他做掉"。动手去做的都是东北人。  相似文献   

6.
正在家的"宅战斗",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一江之隔"宅两地",分开是为了更好的团圆6点开启"宅学习",高三学子"停学不停课"一周时间"宅"教学,100万人上了他的直播课"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上海医疗救治组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采访时,号召全社会动员起来,"闷"死病毒,战胜疫情。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每个人都是在不同战场上的"士兵"。  相似文献   

7.
燎原 《南风窗》2012,(1):40-41
每年到高考报名期,以全国政治中心北京为首,总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聚集在一起"声讨"教育部门,表达阶层诉求,希望能获得平等的高考报名和录取机会。户籍四川南充的罗加鹏,2000年2月来到上海,并在上海买了房子,他儿子罗睿自小学起就在上海读书,目前在上海读初二。念完这个学期,罗加鹏打算让老婆带着儿子回四川老家上学。"一个家,就这样散了。"罗加鹏说,当初辛苦打拼,就是为了家庭团圆,如今却不得不再次分离。  相似文献   

8.
陈彧 《南风窗》2014,(10):82-83
<正>已过古稀之年,看上去却宛如不惑青年,著名建筑师邢同和一身白色改良中山装,女儿琼耳送的橙色爱马仕围巾格外相衬。他说:"我是改革开放30年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见证上海最大的变化是城市与建筑。"远有15年前的文化建筑上海博物馆,近有名人建筑邓小平缅怀馆,邢同和在30年间的设计层出不穷,他百感交集地说,"那时2000个工地同时开工,上海一下子变了,难怪外媒会评论这30年中国‘发疯了'!"邢同和的很多规划与建筑设计项目"一直沿着黄浦江在做",他曾在外滩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的支持下,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世界"文明对话"公众论坛共同举办的"中俄经济合作与国际经济体系转型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7月14-15日在上海举行,为该院5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0.
刘宗义 《国际展望》2010,(2):98-103
<正>2010年2月4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50周年院庆系列会议之一——"G20机制化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商务部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财政部国际司、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香港金融管理局研究部、上海金融办公室、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浦东美国研究中心、天大研究院(香港)、中国银行(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围绕G20机制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趋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上海领事馆的法国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一个买书的人用"吨"来做他图书的计量单位,老实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这可能就是法国人了,做事和说话都要不同寻常.但是,就在不久前,我在法国参加了他们的第二十四届图书沙龙,我终于发现了法国人最平常的一面,最自然的一面,那就是他们对图书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张俊杰 《南风窗》2014,(9):24-26
<正>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周边形势纷繁复杂的关口,李克强在博鳌的演讲为当下的政经热点定调,也得到了与会者的积极呼应。"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4月10日上午,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大会的主旨演讲环节,李克强总理用这句话翻开了今年资本市场改革的新一页。金融、资本领域的改革,成了此后论坛最热的话题,现任证监会  相似文献   

13.
曹嘉涵 《国际展望》2014,(2):140-144
正2014年1月15—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亚信会议:合作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云南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新安全观与亚洲安全机制构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加强亚信成员国经济合作、加强  相似文献   

14.
媒体     
《南风窗》2013,(25):20-20
01中国国企改革探索英《经济学人》11月23日1978年,邓小平在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前访问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加坡。一个由沼泽荒地发展起来的繁华的贸易海港工业园——裕廊——曾令他印象深刻,随后中共中央便召开了历史性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拥有500万人口的新加坡一直以来都是13亿人口的大国改革者的灵感来源。  相似文献   

15.
石破 《南风窗》2013,(25):13-13
在今年11月中旬举办的第17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有一家美术馆把其签约画家的作品做成限量版版画和高仿品出售,价钱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馆长对我说:这叫让艺术品"飞入寻常百姓家"。馆长还说:喜欢在办公室挂名画的老板,我们可以把画租给他,让艺术品进入他的私人空间,一个月换一幅都没问题,既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对中国大陆而言,援助交际可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也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援助交际问题发端于日本,现已蔓延至韩国、中国香港、台湾及东亚地区。而2011年底发生在上海的中学生援交事件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期主题研讨就是对上海中学生援交事件的学理思考。第一篇文章将援交事件置于社会治理的背景下,运用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他者"概念来解析援交女生在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17.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5):48-49
<正>任何法律体制都是更广泛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广义"的法治概念都不可避免地必须体现出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特点。兰戴尔·裴伦堡是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与法律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和澳洲拉筹伯大学的法学教授,中文名叫裴文睿。他是国际上研究中国法治发展最为活跃的学者之一。不久前,《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述评文章《依法治国,一个伟大政党的庄严选择》,其中引用了裴文睿在2002年出版的《中国走向法治的长征》一书中的观点,"尽管与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18.
一场"超级秀"2004年6月22日至24日,一大群的中国企业领袖--他们堪称我们这个时代自我感觉最良好的人--放下身段,像影视红星的追星族一样,从全国各地追到北京,再到上海,去聆听号称"世界第一经理人"的通用电气前CEO韦尔奇的演讲。一名韦尔奇迷表示,除了韦尔奇睡觉时他不跟着外,他要参加韦尔奇此次中国行的所有活动。在主办者的口中,与会者被作如下介绍总结:政府经济领域各主管部门领导;超大  相似文献   

19.
1992年1月底到2月初,邓小平进行了著名的"南巡",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在那次访问中,邓小平参观考察了中国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并明确表达了对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南巡"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南巡"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可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提并论.我个人认为,改革开放的提出、"南巡"讲话和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三十多年来经济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三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何志成 《南风窗》2011,(18):68-69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家要平衡地发展,每一个板块都不能成为"短板"。今天看到全球股市因为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包括中国经济的降温,而发生剧烈的震荡,仔细地想一想,都与年初的中东、北非国家动乱蔓延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