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鸿雁 《法学杂志》2008,29(2):62-65
在新的历史阶段,和谐社会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刑法是基于对人性本质、刑罚功能和人对刑罚的心理感受的认识而产生的刑罚功能的夸大及刑法暴力性的崇尚,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根深蒂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障碍。法律职业者应转变旧的刑法观念,摈弃刑法万能主义,树立刑法有限观点;反对重刑主义,主张刑法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2.
芦笛 《法制与社会》2013,(22):22-24
刑法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且可以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和惩罚犯罪。因此,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及法制建设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护体系。本文从刑法的相关背景出发,重点从刑法的价值及刑法的功能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刑法价值与刑法功能的主要内容构成与变革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应追求身心和谐,在刑事法治领域,身心和谐体现为公民自觉遵守刑法,不愿犯罪。要实现这一追求,必须使公民具备强烈的刑法规范意识。而刑法规范意识的培养除了普及刑法教育、使用刑罚手段外,提高其他非刑法规范的意识也非常重要。对这些非刑法规范意识的培养也要综合使用强制、激励、说教等方法。鉴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对未成年人的规范意识培养要尤其重视说理和模范教育。  相似文献   

4.
刑法的社会属性与法律特性决定其具有独特的社会和谐功能。刑法的广域公正性使得刑法成为促进整个社会公正的必要手段;刑法的固有斗争性使得刑法表现为一种保护最广大合法权益的终极性特殊强制方式;刑法的独有谦抑性使得刑法具备防止滥刑以最大限度保障人权的基本条件;刑法的显著人道性则对和谐社会人本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践行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鸿 《政法学刊》2007,24(6):36-40
刑法的社会属性与法律特性决定其具有独特的社会和谐功能。刑法的广域公正性使得刑法成为促进整个社会公正的必要手段;刑法的固有斗争性使得刑法表现为一种保护最广大合法权益的终极性特殊强制方式;刑法的独有谦抑性使得刑法具备防止滥刑以最大限度保障人权的基本条件;刑法的显著人道性则对和谐社会人本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践行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玥 《法制与社会》2011,(13):266-267
刑法谦抑理念作为现代刑法的应有价值,是完善我国刑罚结构的价值依据,对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也有深远影响。《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对我国现有刑罚结构存在的重刑主义做出了较大的修正。刑法谦抑性与和谐社会建设密不可分,我们应切实贯彻刑法的谦抑精神,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最终实现刑罚“总体缓和、轻重兼顾”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马荣春 《河北法学》2006,24(12):72-74
刑法本身不应是暴虐与残忍的代名词.相反,刑法本身应为和谐而存在.刑法的和谐包括刑法的外部和谐与刑法的内部和谐.刑法的和谐统摄着诸如正义等刑法价值.刑法的和谐在本质上是利益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伦理建设是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存在种种不和谐因素,道德失范是其突出的表现之一。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当道德失范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时,法律应该以强制的手段守护社会的道德底线。作为惩罚法的刑法应该通过自我完善和严厉打击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但同时应避免刑法万能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构建和谐家庭着手。充分正确认识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部分家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提出如何营造和谐家庭,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对公平竞争的客观要求,意味着部分刑法观念需要更新和变革,特别是对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我们在制定和适用刑法时,应淡化所有制色彩,确立“私有财产与公有财产一体保护”的原则,公正地对待各种不同的经济主体,创造一个和谐的法治环境。因此,应当对《刑法》部分条款进行修正,以适应和谐社会中正义、平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轻刑化、刑罚手段多元化,是构建和谐社会,顺应刑法改革潮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刑罚,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应当担负起其解决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能。本文认为吸收各国合理制度,结合我国国情进行适当改革,就能够使刑法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秩序中发挥更加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是由大大小小的和谐单位组合而成的,没有和谐单位也就没有和谐社会。但是,单位的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又是政治态度、思想观念的和谐。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就在构建和谐血液中心过程中,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在保障人权前提下追求刑法的和谐是刑法发展之必然要求和而不同是和谐化刑法的基本要求。刑法具有社会职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只是和谐的基本要求。如果和谐化的刑法不是以保障人权为使命,则其职能是虚伪的,甚至是残忍的。因为这样的和谐不是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和谐,而是权力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大学就是要建设大学和谐校园、创造高等学校全面持续发展的人文基础和校园环境。文章从大学和谐校园内涵入手,分析了建设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并对如何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群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高度重视的特殊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和谐的党群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先阐明了"党群关系和妒的科学内涵,及和谐党群关系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接着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一些影响党群关系和谐最终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问题,最后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基础,提出了促进党群关系和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的前提是法律的和谐,法律和谐的关键是立法、司法和执法的和谐,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从检察机关履行职能的角度,对于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语境下在注重刑法谦抑的同时,不能忽视刑法进取性,特别是在转型社会期刑法谦抑性与进取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指导刑法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税收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税收管理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差距,提出了一些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想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9.
关怀 《法学杂志》2007,28(3):29-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确定为我们党的治国方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进一步加强劳动法制。现仅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健全劳动法制建设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奋斗纲领和目标自党的十六大响亮地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口号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的提出不仅有着深刻的哲学前提,也是迫切的现实诉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谐",避免理解"和谐"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