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同  秦伟  钟志荣  吴何坚 《法医学杂志》2001,17(4):W001-W001,W002
随着国家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司法鉴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其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作为主要从事司法鉴定及相关科学研究的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司鉴所),近年来业务量和科研项目增长迅速,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方能更好地应对新的形势。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应用日趋广泛,在各个领域创造的价值也有目共睹。因此,司鉴所与上海卓越计算机发展中心合作,根据司鉴所的工作特点量身定制,开发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MIS系统)。司鉴所MIS系统于1999年初开始开发,于2000年…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于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先后公布了《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为规范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提供了法定依据。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全国法院司法鉴定工作会议”,对在全国法院认真学习和正确适用两个《规定》、进一步推进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作出了部署。与此同时,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四川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司法鉴定主体、司法鉴定程序和司法鉴定责任作了明确规定。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最高法院的两个《规定》以及省人大的《条例》,努力完善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制度,不断推进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司法鉴定工作在办案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某区检察院实际情况,对基层检察院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以来的三年间.各地的司法鉴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经各省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管理的法医、物证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包括计算机司法鉴定、电子物证司法鉴定》“三大类”司法鉴定机构。他们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着保障和服务功能。但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当前的司法鉴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有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迫切要求建立和完善司法鉴定制度。针对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相分离的情况,要研究建立司法鉴定使用与管理相衔接的运行机制,以便司法鉴定制度能够在促进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防止冤假错案、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司法鉴定运行机制的有关实践为基础,研究在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进程中的问题,就进一步改革完善司法鉴定制度和加强改进司法鉴定工作提出相应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关注并且维护自己的权利,然而司法鉴定费用依然是横亘在弱势群体与权利保障之间的一座大山,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国家以及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司法鉴定进行救助,这使很多人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然而,司法鉴定救助规则仍亟待完善,以期使更多的人受益于司法鉴定救助.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的立法状况,力求为中国司法鉴定救助的立法提供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在立法层面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特别在解决审鉴分离,促进司法公正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有关鉴定问题的立法,理应在《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已有的成果基础上进行,然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仍将"鉴定"放在侦查一章中作为一种"侦查行为",显然在《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基点上倒退了一步。建议在刑诉法修正案中有关与刑事鉴定的定位上,就鉴定人及其权利义务、委托人的义务与限制、制作鉴定意见书的程序、鉴定意见的告知、申请重新鉴定等方面的立法上再前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司法鉴定科技成果管理的实践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促进科技进步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司法鉴定机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针对成果管理的不尽完善之处.提出了提高科技成果管理水平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司法鉴定工作现状中的资源分布、执业分类等进行了分析;指出司法鉴定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立法的滞后,管理体制的混乱,已直接影响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致使造成了财政的重复投入及巨大浪费,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在对策与建议中,阐述了自1998年国务院赋予司法行政机关指导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以来,司法部颁发一系列管理规章,初步形成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基本构架的情况;建议把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调整,纳入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中,加快推进司法鉴定管理的立法。  相似文献   

10.
鉴定人在整个鉴定活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司法鉴定人制度是司法鉴定制度的核心。司法鉴定人助理制度可以有效的解决司法鉴定人资格认证制度方面的不足,也是缓解鉴定人才匮乏、保障鉴定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为广大弱势群体维权提供鉴定援助的过程中,鉴定援助制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着该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积极功效。结合司法鉴定援助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司法鉴定资质延续许可是司法鉴定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司法鉴定管理仍处于初期,上位法尚不完善,因此在司法鉴定延续许可的运用和实施方面存在一些障碍.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司法鉴定资质许可制度,系统规范鉴定资质延续许可工作,确保司法鉴定资质延续许可有效运用和规范实施.  相似文献   

13.
《决定》的出台,打破了传统的司法鉴定模式,为高校司法鉴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与一般社会鉴定机构相比,高校司法鉴定机构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从这一基点出发,围绕高校司法鉴定的作用、定位、不足和完善展开论述,以期实现高校司法鉴定在我国司法鉴定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丁洁 《中国司法鉴定》2011,(5):I0001-I0003
按照司法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试点工作的通知》安排,重庆作为全国的试点省市,已进行了两年多的认证认可试点。据此,结合重庆市试点的实际情况,回顾此项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此项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的思考建议,以期对更好地全面推进司法鉴定机构的认证认可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司法鉴定引发上访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司法鉴定是司法机关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维权的手段。但由于司法鉴定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由司法鉴定引发的上访,在涉法上访案件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本文阐述了司法鉴定引发上访的特点,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逐一剖析对我国目前司法鉴定的市场化倾向、皮包公司式鉴定机构模式、统一管理问题,希望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进一步确立统一管理体制,期待及早构建四级司法鉴定网络,促进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明辉 《中国司法》2003,(11):50-51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中明确赋予司法部“指导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新职能。这标志着我国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从分散管理向统一管理的重大变革,也是司法鉴定领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宪法原则的重要举措。2002年元月1日,《河南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省司法鉴定工作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司法鉴定工作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诉讼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鉴定制度也不断发展,但同时司法鉴定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暴露。鉴于此,笔者试以司法鉴定的启动程序为研究对象,从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启动程序与西方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比较出发,对我国司法鉴定启动程序做一个简略的探讨,并对完善司法鉴定启动程序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司法鉴定主体由单一向双重的法律转换后,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双重鉴定主体取代了单一的自然人鉴定模式.鉴定机构与鉴定人的关系如何?司法鉴定主体双重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公义 《中国司法》2006,(11):17-19
对全国司法鉴定工作的政府管理,1998年国务院三定方案曾规定为司法部的职能,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的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再一次明确为司法部统一管理。至此,司法部成了国家管理司法鉴定的唯一国家机关,其责任的重大可想而知。对司法鉴定的管理虽不是新生事物,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在实践中还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所以,认真研究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问题仍然是我们的重大任务。一、司法鉴定活动是科学的证明活动司法鉴定是鉴定的一种。鉴定本身是一种科学技术活动,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