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伤保险权益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制度与相关配套设施欠完善,使得农民工在实现工伤保险社会保障权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困境。本文旨在探究农民工工伤保险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农民工工伤保险社会保障权顺利实现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工伤保险社会保障权更好地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农民工人数快速增加。农民工群体已成为我国工人阶级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中农民工始终是最易遭受侵害、最缺乏保护的脆弱群体,农民工的权利尤其是劳动就业权利屡遭破坏。并且随着近年来爆出的多起农民工讨薪事件,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利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法律赋予了政府立法、执法、救济和监督等责任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实践中政府的法律保障仍然存在着立法缺位、执法不力和行政救济缺失等缺陷,所以政府应当完善立法、改善执法、建立行政援助制度、加强行政监督和扩大行政行为的可诉性范围来完善政府在农民工劳动就业权利保障中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劳动报酬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认真研究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意义重大。从实证研究出发,农民工的工资现状是:一是农民工的工资低,二是多年未上涨或上涨幅度不高;三是最低工资太低;四是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的情况比较常见,讨薪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尽快制订《最低工资法》,提高农民工的最低工资和实际工资;通过执法保障有效的贯彻实施有关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制订《劳动合同法》;制定《工资支付法》;将恶意拖欠工资确定为犯罪行为;加大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力度;制定《劳动监察法》,从而全面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培训权缺失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在呼唤社会关注农民工的发展问题。农民工的思想、文化和技能素质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我们所理解的针对农民工的培训不应仅仅局限于技能的培训,应是一种引导性、综合性、发展性的培训,是经济、法律、生活、交往等各方面的培训。农民工培训是一件关系农民、农村、城镇发展乃至全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休闲权及其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劳动者,休闲权是比其它权利更实际、更有益并能使其身心健康和自由发展的一种权利。农民工休闲权保障是劳动者人权保障的一种体现。然而,由于体制因素、环境因素及农民工自身主观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工的休闲权保障受到忽视,存在缺乏休息的正当权利,休闲目的工具性倾向突出,对公共休闲资源的占有不足,休闲的内容不够丰富,且文化层次不高,庸俗化等问题。如何保障农民工的休闲权是政府、企业、社区多方面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权作为一项基本的、独立的人权,是农民工应当具有的法定权利。国家应通过法律强制力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使农民工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应该专门为农民工建立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权益保障是一系统工程,合法与合理的劳动经济权益往往需要通过民主权利的有效实现来加以保证。但农民工群体的民主权利常被漠视,尤其缺乏其利益诉求的途径与相应制度保障。制约农民工民主权利实现的障碍因素,主要有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发展理念存在偏差、户籍制度与用工制度的存在双重歧视、不同职工群体存在利益之争以及农民工自身素质与能力相对不足等。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工的民主权利,需要理念突破与制度保证双头并进,并通过职代会、工会、厂务公开等渠道,分层、分类、分步地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8.
组织增权:农民工维权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维权问题,既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权保护。农民工现有的维权手段,以正式制度提供的救济方式为主,多数有“补救”性质,有相当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们的维权方式是不是应该扩开更多的途径,从被动的“补救”向主动的“自救”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建立农民工非政府组织,有利于聚集他们的社会资本,使他们在单个个体实施自力救济困难的情形之下,通过组织的帮助实现维权,进而通过组织预先防范,避免落入被动不利的境地,维护他们的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河南省面临着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用工大省"的转变。因此,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的保护,将有利于农民工自身劳动技能的提高,有助于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应从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完善培训资金投入、优化现有培训项目及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等方面,来落实对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涉及侵损农民工城居超生子女义务教育权的“超常对待”现象随之产生。基于其对人权的固有性、普遍性及不可侵犯性的违背,导致“超常对待”现象的存续丧失理论上的基础。因此,在分析此现象形成的现实原因的前提下,消除社会异端观念、完备基础教育资源以及强化法律救济机能是消除该现象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工作为全体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和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理应享受必要的社会保障。然而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严重缺失,有必要构建合理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结合国情,在一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终极目标下,依据分类分层的原则来构建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较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民工荒问题绝非偶然现象,更不是某一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用工呈现的特定生产模式、因人口问题而导致的老龄化的加速、职业病对劳动力的损害增加、不容乐观的健康状况、基础教育的发展减少了16岁以下未成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数量等几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有关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综述表明,虽然青年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之一,但是其就业质量问题往往被数量问题所掩盖,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因此,在当前就业压力异常严峻的新形势下,不仅迫切需要深化对青年农民工就业行为与过程的研究,而且需要对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劳动关系从纯国有经济的劳动关系发展到私营经济劳动关系、三资企业劳动关系和跨国公司劳动关系,直至私人小作坊和非法用工主体的雇佣关系。可以说,我国近代经济史上存在过的所有类型的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在现阶段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而如何准确地把握住具有共性但又有着区别的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则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定义、特征、要素及其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阐述,并对如何调整雇佣关系提出建议,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之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 ,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犯的情况比较严重 ,几乎涉及《劳动法》规定的各个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政府部门价值取向的失误和法律执行的欠缺 ,当然也包括农民工自身的素质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民工的劳动保护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城乡隔离、社会保障体系发育滞后和发展资源缺乏是导致女农民工劳动权益体系滞后的主要原因。建立女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体系需做到以下三点:改革制约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实施的相关制度体系;建立适应女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在性别平等主流化基础上的政策认可和组织化,建立女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体系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为典型的非标准就业形式作为一种新生的分裂的力量,迫使国际劳工组织在标准就业和非标准就业之间进行着调整性的让步。各国劳务派遣立法中对传统标准就业的坚持和保留体现在劳务派遣合同的适用条件、劳务派遣合同可续签的次数或累计持续时间以及向直接雇佣转化的机制等几个方面。相较之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明显缺失就业保障功能,亟待弥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部分沿海中、小型企业不得不暂时歇业停产,造成了不稳定的就业环境,导致返乡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政府为此采取的应对措施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其关键在于缺乏对返乡农民工群体就业现实需求的反馈和回应。回应性治理强调与民众的交流与沟通,提倡互动决策,可以为破解返乡农民工就业保障难题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呈逐步加快趋势。从2002年至今,每年拥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大约1亿人。随之而来,中国出现了一个游离于城市边缘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因素,农民工权益被损害现象十分突出,此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使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20.
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制度作为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重要内容,其行使直接导致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重大变更,但基于竞业禁止等后合同义务的规定,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并不能使双方权利义务归于消灭,其体现更多的是合同的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