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跃  张世敏 《求索》2013,(1):138-140
钱德洪等人编修的王阳明《年谱》是研究王阳明生平的核心材料,其中存在不少错漏之处。与王阳明同时,又同署为官的雷礼所作的《阳明先生传》、《南京兵部尚书王阳明行实》,以及阳明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耿定向所作的《新建侯文成王先生世家》,本应是王阳明研究的可靠材料,但却不为一般学者注意到。以这三篇文章作为文献依据,既可以订证《年谱》中的几处错误,如:王阳明很可能就没有问过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又可以补足《年谱》未载的重要史实,如王阳明因被诬娶宁王妃为妾,虽被封爵,却不与铁券与岁米等。  相似文献   

2.
余海 《新东方》2006,(2):31-32
王阳明是继朱熹之后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然而他的学说在某种程度上与禅宗思想也有着特定的关联:既有对禅的吸收,又有对它的排斥。可以说正是受禅宗的影响才有了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一)“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而就在其核心思想上,对禅的吸收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先来看“心即理”。《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空论》中说:“心是道,心是理。则是心外无理,理外无心。”《祖钦禅师语录》:“事不自立,因理而显,理亦心也;……事本无名,因理而得,心即理也。”而“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1…  相似文献   

3.
史继忠 《人大论坛》2010,(12):55-56
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的哲学家的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  相似文献   

4.
5.
石兰荣 《求索》2012,(8):139-141
对格物的不同理解,导致朱熹与王阳明不同的修身义路。朱王对格物理解的不同表现在格何物和如何格。朱熹认为外物包括客观事物也包括主观事物,格物是向外求索的认识过程。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格物是向内反思的道德体验过程。朱熹的格物学说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王阳明的格物说更注重主体的自由和张扬。  相似文献   

6.
明代著名哲学家、教弯家王守仁,因筑室故乡阳明洞中而世称“阳明先生”。他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每赴新任.均让衙役扛两块高脚牌作为引队的先导,木牌上书箴联一副:“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相似文献   

7.
在表达上,朱熹与王守仁关于欲望的论述是相似的,他们都认同"去人欲、存天理"。同时,他们指出欲望不仅指固定的外在现象,还与心的状态密切相关,如朱熹认为欲望并不仅指声色货利之娱、宫室观游之侈,还应该表现为"心失其正";同样,王守仁也指出非外诱之心,有其私便是"欲望"。可是,两人领悟欲望的方式却不同,朱熹认为"欲非本性所有",而王守仁却认为"欲非本心所有"。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乃是心与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路榕 《人大论坛》2010,(6):53-54
他,起起落落,尝尽了人生的得意与失落。他,有教无类,秉承中国教育的精髓。他,文治武功,兼具了智慧与胆魄。他,闪烁古今,开创了影响世界的哲学思想。他,便是王阳明。  相似文献   

9.
童中平  粟红英 《求索》2010,(4):122-124
湛甘泉与王阳明在"格物"与"格心"、"天理"与"良知"上进行了激烈论辩,并分别以"随处体认天理"与"致良知"的为学宗旨分庭抗礼,而又互相吸收与借鉴,从而促进了阳明学的不断修正与完善,对明代心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狄马 《同舟共进》2011,(6):76-78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么一个人:他生前声名远播,弟子遍布天下,死后却突然变得无声无息,既没有弟子替他整理著述,也没有人继承他的衣钵,甚至连生平、籍贯都渺不可考,后人只在批判他的文章里知道他叫杨朱,是当时一个影响巨大的思想家。大到什么程度呢?  相似文献   

11.
黄伟林 《当代广西》2013,(19):54-55
颜延之、柳宗元、黄庭坚和王守仁。这四个历史人物对广西意义重大,他们分别对广西的桂林、柳州、宜州和南宁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这四座城市的文化基因。颜延之南朝年间,424年,颜延之到桂林做太守,在桂林留下了三处文化遗迹。一是为桂林城区主峰独秀峰命名。他写过关于独秀峰的诗",未若独秀者,峨峨孚邑  相似文献   

12.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追溯自孟子,北宋程颍正是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从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中期,由王守仁(号阳明山人,即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读书     
《当代广西》2014,(22):53-53
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外文出版社出版定价:80.00元本书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还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各个时期的照片45幅,帮助读者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品味悠长醇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感受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和梦想追求,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感受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和梦想追求  相似文献   

14.
湘西小城沅陵,是农工党革命老区,更早之前其为明代辰州府治,钟灵毓秀。造化有缘,大儒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前后曾一度流连沅陵,正如《诗经·野有蔓草》所云:“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龙场悟道”之后,一道吏部公文擢王阳明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中国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语丝"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解构,"论语"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重构,以及海外跨文化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中国智慧观的最终建构等三个阶段。林语堂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中国文化成熟的标志为幽默智慧的产生;中国文化的最终标准是生活的艺术与近情精神。这种文化观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也使其跨文化传播中国智慧的理想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县(今属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与杰出的军事家、思想家。  相似文献   

17.
朱有志 《求索》2011,(9):256-256
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是清末乃至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谭文革 《当代思潮》2012,(11):46-47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其所著《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被誉为“万经之王”。而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个涉及全民的难点、热点问题,在历时八年争议后,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今年四季度出台。两者有何关系,老子思想对收入分配改革有何启示,笔者谈谈初浅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9.
教书与育人     
邬凤英 《公民导刊》2004,(12):54-54
有“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美誉,立志“以新闻力量推进社会文明”的王克勤,最近却发现自己处于一种非常孤独的境地:他以前的揭黑报道给他带来危险依然像乌云一样笼罩在他的头顶,而各种各样的困难却使他无法继续进行自己的揭黑行动,只能困守在办公室里,他说,“这让我有一种耻辱感”(见11月11日《法制早报》)。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1,(2):57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文献研究室审批,属于国家级出版重大选题的《中华智圣》(上、下卷)一书,近日由华文出版社出版。该书对中国历史上295位著名思想家的生平事迹、思想特点和历史贡献作了综合评介。书中精选了这些先贤们的经典名言5900句,从中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成语和箴言的源头出处。该书特别为每一位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