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伟  谢菲 《中国检察官》2011,(16):55-56
2009年某月,重庆市合川区的王某上街赶集,在回家路过李某的庭院时。被李某饲养的藏獒冲出咬住小腿(轻微伤),王某一时摆脱不了,情急之中用从市场买回来的镰刀朝藏獒砍击。致藏獒受伤之后.王某得以解救。十余天后,该藏獒由于伤口感染受伤不治而死亡。事后查明,藏獒伤人时,李某家无人,藏獒并不是受主人指使而袭击王某的。另外获知.该藏獒是李某花12万元从外地购回的名贵种犬。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天鹅堡小区的业主曲先生饲养的藏獒,跑到小区公共道路将63岁的杨老人咬伤扑倒,造成老人十级伤残。  相似文献   

3.
动物致害责任的核心构成要件是动物危险行为的实现,分为发挥机械作用的动物、看到动物而受到惊吓、在人驱使下的动物行为以及动物的自然行为四类情形。动物致害责任主体为动物饲养人和动物管理人,将动物饲养人和动物管理人置于动物保有人概念之下,其必须具备"为自己的利益而使用"和"对动物的支配力"这两个要素。动物饲养人为第一位的责任主体,其可以证明上述两种要素移转给动物管理人而免责。  相似文献   

4.
段奇清 《政府法制》2014,(20):32-32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一只藏獒,悍勇威猛,一群羊因为有了它的庇护,从没受到过虎狼等野兽的袭击.于是其他牧羊犬推举这只藏獒做了首领藏獒当了首领后,更为兢兢业业,遇到狮虎等野兽来袭羊群时,尤其能做到身先上卒.  相似文献   

5.
段奇清 《政府法制》2013,(17):24-24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一只藏獒,悍勇威猛,一群羊因为有了它的庇护,从没受到过虎狼等野兽的袭击。于是其他牧羊犬推举这只藏獒做了首领。藏獒当了首领后,更为兢兢业业,遇到狮虎等野兽来袭击羊群时,尤其能做到身先士卒。  相似文献   

6.
1998年畅销书目中赫然列有赵瑜的(马家军调查)及论调、措辞截然相反的开来的《我为马俊仁当律师》。两部长篇论著被数家出版社、报刊相继发表、转载,兼之开来律师四面出击,为其单行本的发行掀起签名售书的热潮,引发文坛轩然大波。笔者对马俊仁教练及“马家军”的功过是非无意妄加评说, 《马家军调查》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449头藏獒的16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建立藏獒的基因多态性数据库。方法选用犬荧光标记16个STR复合扩增试剂盒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449头藏獒的16个STR基因座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999 999 999 999 999,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7 795,除FH2010(等位基因数10)、PEZ21(等位基因数12)、PEZ05(等位基因数13)外,其余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均在15个以上;16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均0.5,多态信息含量均0.7。结论 16个犬STR基因座在藏獒中具有较高的个体识别能力,可用于藏獒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通过本研究获得的各种数据,可用于建立藏獒的DNA多态性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曹立波  宁中平 《方圆》2022,(1):58-59
毛发打结成块、无比肮脏、身体瘦弱不堪,甚至走路颤颤巍巍……在一个开车几分钟就能走完的藏区县城,至少有一百多只流浪犬.这是一位旅行博主在藏区拍下的流浪犬现状. 据报道,流浪犬几乎遍布了整个青藏高原,尤其集中在川藏线附近.它们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有藏獒、金毛、阿拉斯加及各种杂交犬等,藏獒大部分来自藏獒市场退潮后的养殖场弃养...  相似文献   

9.
6月28日,四川泸州某小区门口,一只藏獒咬伤一名妇女,藏獒被民警当场击毙;6月27日,辽宁大连旅顺区一藏獒咬死一小女孩,犬主被刑事拘留;6月24日,北京昌平两只藏獒从某公司院内蹿出咬伤3名路人,犬主被处罚,藏獒被带走留检;6月13日,辽宁庄河街面上一只大藏獒见人就咬,多人被咬伤,特警队员将其击毙;6月3日,山西运城一名8岁小女孩遭藏獒撕咬,经过路人营救,小女孩脱险…… 烈性犬伤人,如何处理犬只?饲养者到底该承担什么责任?相关管理措施又该如何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10,(18):37-37
最近几天,家住昌平区北七家珠江壹千栋的部分居民轻易不敢出门散步。因为就在3天前的清晨,女业主张晓梅带着不足3个月大的小泰迪犬晨练时,被一只藏獒袭击。藏獒扑向女业主,张开大嘴从她怀中抢走了小狗,摔在地上后将其咬死,直到张晓梅拼命跑到藏獒主人家喊来饲养员,藏獒才被制服。  相似文献   

11.
柯云路在其新书《温情马俊仁》中披露:马俊仁说,人活在世上,要讲三种话,第一种是大面上的话,有真有假,这种话可以在人多的时候公开讲,如果你出了名,还会在电视、报纸上讲;第二种是私下话,那也有真有假,其中还有很多生气的话,随便说过就过;第三种是心里话,这种话有的可能憋在肚里一辈子。 马俊仁是体育界的大名人,他的这段话可谓名言,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具有普遍性。我们每个人,可以沉思一下,你在领导、同事、朋友、父母、妻子、子女面前或背后,是否分别说过“大面上的话”、“私下话”和“心里话”?不知别人说过没有,反正 我说的次数不…  相似文献   

12.
《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动物致害责任主体为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形成责任主体的二元结构。动物饲养人是指享有动物所有权的保有人,动物管理人是指动物所有权人之外的实际控制和管束动物的保有人。对动物饲养人和管理人两者的关系,所有人规定在第一位,被推定为第一顺位的责任主体,但其得证明在损害发生之时,已终止管领而免责。  相似文献   

13.
初与李志明相识是在山西省藏獒协会——山西国际藏獒俱乐部成立大会上,我们应邀成为此次盛会报道的专职记者。会上李志明被推选为协会副主席,这个头衔只是他人生中的一小部分,他还是朔州市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4.
对于养在家里的藏獒,主人一直小心翼翼地防止这种凶猛的犬类伤到别人。可是,百密一疏,藏獒还是咬伤了前来借扳手的邻居。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昔日和睦的邻居渐生隔阂,一场诉讼就此上演。"我这不是倒霉催的嘛!这狗好好地养在我们家里,要不是原告去敲门也不会惊了狗。他被狗咬伤,该出的费用我都出了,总不能就沾上我一人往死里黑啊!"2014年1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巨各庄法庭,坐在被告席上的宋平越说越气愤。谁也没想到,一次意外,让曾经的近邻对簿公堂,彼此指责。究竟是什么意外,打碎了原本和睦的邻里情呢?  相似文献   

15.
虽然马俊仁看上去仍是那个敦厚壮实的东北汉子,但自从马家军在世界田径赛场凯歌高奏,他便完成了从普通中学体育教师到国际著名教练的人生定位。 从此,马俊仁和马家军成为新闻媒体竞相追逐的新闻人物和新闻热点,而世人的关注也早已超越体育竞技赛场,直至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荣誉的光环和招致的非议同样引人注目。 难怪,一向善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国人回首九四年中国体育时,并不意外地发现在上海《文汇报》评选出的国内十大体育新闻中,马家军独占两项: 1.马家军队员王军霞荣获欧文斯大奖。 2.马家军赛场外风波不断。  相似文献   

16.
《北方法学》2021,(4):42-53
原《侵权责任法》第78、80条以"动物危险性"为规制核心,但对此核心要件的论述却寥寥无几,导致以"高空坠狗案"为代表的特殊案件能否适用产生了较大的争议。《民法典》第1245、1247条相比原条文也未有任何改动。对立法时所参考的美国法上的动物致害责任规范予以剖析并比较,有助于我们取长补短。美国法通过"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分类,辅以"异常危险动物"条款,形成了实质上的"三阶层区分法",在"动物危险性是什么"和"动物危险性大小的判断"两个问题上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立法者刻意在我国《民法典》第1247条留下了解释空间以期个案衡平,故在个案中应当以修正的"动物意志支配说"作为判断"动物危险性"的核心标准(定性),并以该致害动物本身的特殊属性和侵权人的知情程度、被侵权人的行为等作为判断危险性大小的综合因素(定量),适当借鉴"异常危险动物"规则,对《民法典》第1245条与第1247条进行联动解释。  相似文献   

17.
张玲  王果 《知识产权》2015,(2):12-21
动物"创作成果"只符合作品的形式要件,不符合作品的实质要件,因而,不是著作权法所规范的作品。其在性质上属于非物质性的信息,并符合财产化条件。动物作为非理性生物成为法律主体,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障碍。但是,动物又不同于作为创作工具的一般物,它具有思维能力,因而,其"创作成果"不能直接归属于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权利归属的标准是对动物"创作成果"有实质性投资。基于动物"创作成果"与著作权法保护信息在表现形式上的一致性,建议采取邻接权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图说法律     
《法律与生活》2011,(23):4-4
2011年11月15日下午,近20辆宝马、奔驰、奥迪组成的豪华车队在郑州火车站广场南集结,只是为了迎接两只藏獒。  相似文献   

19.
年关     
刘桅 《法庭内外》2014,(4):53-60
正一腊月二十五的早晨,厂院大门锁着,护院的藏獒"柴火"从狗窝里探出头来,看了一眼走过来的张力喜,晃了晃脑袋又缩了回去。厂院里冷冷清清的,晨风吹在脸上像把小剃刀。张力喜推开办公室的门,见何西岭坐在办公桌后面,正在抽烟,就走了进去。"岭哥,上午我就回家去了。有什么事儿,过了正月初五,我回来再办。行吗?""行!"何西岭干脆地回答着,把烟盒扔给张力喜,"人都回家了,想办也办不成了。对了,账都结清啦?"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10,(4):F0003-F0003
秦晓鹰《学习时报》上撰文说,不久前,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士雇了几十辆“大奔”去机场隆重地接回她的心肝宝贝——一只藏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