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是一个三面环山的省,全省山地面积相当于土地总面积的70%。这是一片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四季宜人的宝地。建国以来,山区经济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如果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据十个山区县的调查,1985年,人平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88元,全省是912元,全国是1268元;人平国民收入只有341.7元,全省是528.4元,全国是646.5元。都落后于全省和全国的水平很远。1987年,十个县的工农业总产值合计为15.8亿  相似文献   

2.
1994年以来,通城从实际出发,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个体私营经济产营额、财政收入、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分别递增22.9%、21.81%、18.3%,55.18%、22.01%和25.16%。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71亿元,比1998年增长9.25%,工农业总产值20.5亿元,增长8.1%,乡镇企业15.6亿元,增长22.7%,个体私营经济产营额8.8亿元,增长28.68%,财政收入7600万元,增长18.4%,农民人平纯收入1926元,增长9%。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围绕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多种探索,有的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使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有的偿到了苦头,败下阵来,经济踏步不前,甚至倒退。究其原因,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我们高庙乡毗邻蔡甸城关,距离武汉市中心地区17公里,共有行政村12个,人口2万,耕地面积1.2万亩。1990年前实施单一的农村经济,农业以粮食为主,工业企业以产品加工为主,由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199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不足30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254万元,企业利税总额513万元。乡村财政收入不足803万元,农村人平均纯收入736万元。到1993年底止,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已突破1亿元大关,比1990年增长2.3倍,其中农业产值增长2.89倍,工业产值增长2.11倍,企业利税总额达到1068万元,比1990年增长1.08倍,农村人平纯收入达到1200元,人平增加464元,乡村财政收入达到350元,比1990年增长3.37倍,村平财政收入近20万元。短短三年时间,高庙乡农村经济何以得到如此迅速发展,我们主要采取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4.
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以来,东西湖区委、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使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绩,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党的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的进展。——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1994年全区实现社会总产值35.1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4.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3.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9亿元,农业产值4.2亿元,财政收入(全口径)6593万元,人平财政收入333元,农业人平纯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平谷县是个老区,过去比较贫困,这几年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7亿元,县财政收入只有1162万元。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1.6亿元,县财政收入已达5002万元。从1989年冬天开  相似文献   

6.
李云中  袁宇民 《政策》2002,(3):44-44
我们温泉镇地处英山县城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我们坚持“服务县城、发展特色、培育市场、搞活流通”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城郊经济,使全镇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4.4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城郊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过改革不切合民族地区农村实际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激发了民族地区的农村生产力。民族地区农村落后面貌日益得到更新变化。有关统计数字表明;1987年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为42.55亿元,比1986年增长22.2%。1987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78.37%,财政收入比1980年增长152.8%;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O年增长75.60%,财政收入比198O年增长689.4%;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分别比1980年增长69.4%和95.7%。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事业正沿着稳定发展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高州市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1997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6亿元(90年不变价,下同),比1990年(下同)增长380.49%;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2.4亿元,增长948.84%;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82亿元,增长370%;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300元,增长303.9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2.7亿元,增长491.52%。从1990至1997年,上述的各项指标年均增长率都超过22%,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9.89%。1997年与1978比,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的幅度更加惊人。党的十五大和中央农村工…  相似文献   

9.
如何实现宜丰县县域经济的新跨越刘承芳1996年,宜丰县国民生产总值9.5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2.2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37亿元),粮食总产量22.94万吨,财政收入910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9元,这些数字表明我县由过去的“农业小...  相似文献   

10.
更新观念选准路子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陈洪源弋阳位于赣东北,是上饶地区的西大门,辖22个乡镇场,人口34.3万,面积1952平方公里。90年代以来,弋阳经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199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6.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2.1亿元,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我省山区县级经济的振兴之路,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联合调查组,于今年四月到宜昌县进行了为期半月的深入调查。位于西陵峡的宜昌县,地扼“川鄂咽喉”,素称“三峡门户”,既是举世瞩目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和即将上马的三峡工程的所在地,又是湖北省36个山区县(市)(除省辖市十堰市外,下同)之一,也是全省特困县之一。198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8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0.43亿元,财政收入只0.091亿元。  相似文献   

12.
《台声》1996,(9)
兴福镇位于滨州地区博兴县东南部,东临东营市广饶县,南接淄博市临淄区,总面积44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3.3万人口,是近几年山东省崛起的经济强镇。 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8元,银行储蓄1.5亿元。目前全镇发展各类企业930家,年产值达6.8亿元,利税近7000万元,全镇75%的农户从事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保安镇位于大冶市西北部,早在公元785年就形成了集镇规模,是大冶三大古镇之一。全镇版图面积109.5平方公里,耕地5.2万亩,辖31个村,3个居委会,63800人。1998年,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6亿元,人平纯收入2480元。保安镇镇区规模大,人口2.5万人,商贸十分繁荣,日商品成交额达百万余元,是大冶市工  相似文献   

14.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新兴的、对外开放的经济城市,已初步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安定的地区。从1980年到1992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由40.68亿元增加到326.28亿元,整整翻了3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784元提高到5765元,增长6.35倍;工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由131亿元上升到1324亿元,增长9.1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1992年全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名列第五位,乡镇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第一位。苏州经济能够迅速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有一支能够站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前列,带领群众一心一意干现代  相似文献   

15.
扬中市新坝镇,这个名字在大江南北越来越响亮。其实,新坝镇的崛起也是近十几年的事。1982年,该镇的工农业总产值不过1800万元,在扬中十二个乡镇中倒数第三。到1999年,其三业产值高达31.12亿元,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16.
罗明雄 《政策》2004,(2):43-43
沙道观镇是松滋市经济强镇和商贸重镇。近几年来,镇委“一班人”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使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协调健康发展的好势头。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亿,财政收入67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4%和30%,实现了人平增收500元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来年,我们枣阳市紧扣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以效益论英雄,以效益见高低,形成了全市上下、各行各业争创效益、争创佳绩的可喜局面,整个经济呈现速度快、效益好、贡献大、后劲足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效益一直名列全省前列。近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以年均37.2%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以年均3000万元速度增加。预计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56亿元(90年不变价),工农业总产值达150亿元,财政收入达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26%和19%。人平财政上交超过100元。  相似文献   

18.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新民办事处党支部,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切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选准发展思路,兴办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199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374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1600多元,人均纯收入804元;村办企业产值达15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0.3%。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多元。党支部连续三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他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一、认真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民办事处有8个合作社,754户,2337人,总耕地面积785亩,人均0.3亩。党支部设5个支委,…  相似文献   

19.
周永国 《政策》2002,(2):45-46
保康县马桥镇大力实施大村、大户、大产业、大城镇发展思路,促进全镇经济保持高效、快速增长。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亿元。比上年净增4000万元;财政收入达到1117.5万元。跨越千万大关;农民人均纯收人2075元,比上年增加204元。  相似文献   

20.
<正> 鄂西自治州集“老(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边(远地带)、山(区)、穷(贫穷)”于一身。建国以来,全州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全省其它地区差距仍然很大。1985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才是1949年的7.13倍,大大低于全省同期平均增长的16.13倍的速度,在全国31个自治州中,占第20位。制约鄂西州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农业发展水平低,温饱问题尚未彻底解决。鄂西自治州1985年农村社会总产值才12.97亿元,只相当全省同期平均水平的1/3,农民人平纯收入218元,只相当全省同期平均水平的1/2。“六五”期间,全州农村人平年纯收入在120元以下,人平年占有粮食不足200公斤的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