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1984,(3)
李志民湖南浏阳人。生于一九○六年。一九二七年入党,一九二八年参加红军。红军时期,历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政治部组织科长、干部科长、组织部长,抗大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副政委、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四分区政委,冀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三纵队政委、二纵队政委,二十兵  相似文献   

2.
马永义 《党史文苑》2012,(17):32-33
钟汉华(1909-1987),江西万安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师宣传科长,团政委,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长,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军委卫生部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团政委,师先遣纵队政委,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旅政委,军分区副政委、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兵团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四川军区第二副政委,西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庭长,武汉军区第二政委,广州军区副政委,解放军装甲兵政委,成都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顾委委员。1987年1月2日在成都逝世。  相似文献   

3.
袁子钦,原名袁致卿,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五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政治部主任,太行军区政治部主任,纵队政委,军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于部部组织统计部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4,(5)
唐亮湖南浏阳人。生于一九一○年。一九三○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红军时期,历任团政委,师政治部组织科长、干事、副主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科长、教导大队政委、旅政治部副主任,二纵队  相似文献   

5.
梅宏 《党史文苑》2012,(13):24-25
旷伏兆(1914-1996),江西永新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卫生部政治指导员、第十七师新兵营营长、龙桑独立团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山西省方山县委书记,山西省战地总动员会第二支队副支队长,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冀中军区警备旅政委,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第六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一纵队政委、第六十七军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兵团政委,国家地质部副部长,空军副政委,铁道兵第二政委。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三、  相似文献   

6.
万强 《党史文苑》2012,(11):28-29
刘西元(1917-2003),江西吉安人。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学校政治部、红一方面军直属队、红三军团第六师青年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六八六团第三营教导员、团政委,鲁南支队政委、教导第二旅第六团政委、滨海军分区政委、山东军区第一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通化地委书记兼辽东人民自治军通化支队司令员、政委,通化保安司令部司令员、辽东军区独立第二师师长兼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名单上,刘浩天是一位军政兼优的卓越指挥员。他16岁加入共青团,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补充师政治部科长、红1军团连长,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2旅政治部副主任、胶东军区教导第2团政治委员、北海军分区政委兼中共北海地委书记,胶东军区第5师政委,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政治部主任、政委,第三野战军第  相似文献   

8.
赖传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团政治委员、师参谋长、军政治部秘书长、师政委和陕甘宁苏维埃军事部代部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新四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纵队政委、军政委和兵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和沈阳  相似文献   

9.
营救刘志坚     
刘志坚,湖南平江人,1912年生,1928年参加革命,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军事政治将领,建国初第一次授衔即领中将衔,1957年起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文革”初任全军文革副组长,1967年1月至1974年10月国庆前夕被关押受迫害。 抗战期间,刘志坚同志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长、副主任、东进纵队政委、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率部开辟发展冀南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0.
《湘潮》1987,(7)
汤平汤平(1903—1968),湖南省浏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第2纵队6大队军需,第1师2团连政委、团政治处总支书记,第3团政治处主任,红3军团后方补充团政委,第5军1师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长、1师政治部秘书处处长,红3军团第5师13  相似文献   

11.
忆"边纵"     
为了迎接新的胜利,1949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在大埔县漳溪村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由我任司令员,铁坚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魏金水任政委,朱曼平任副政委,林美南任政治部主任,王汉杰任参谋主任,统一领导各支队的武装斗争,配合南下大军作战.  相似文献   

12.
正萧望东,我军卓越的政工领导人,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戎马一生,为军队政治工作贡献了毕生精力,曾任师、军教导大队政委,师政委,纵队副政委,兵团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二政委,济南军区政委、第一政委,国家文化部代部长兼党组书记,中顾委委员等职。他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长征、豫东抗日游击战、莱芜、泰安、沙土集、宛西、豫东、济南等战役。萧望东军政  相似文献   

13.
正罗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1927年2月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科学习,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委、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十九兵团政治委员。率部挥戈保定城,解放石家庄,建功新保安,强攻太原城,英名留存华北解放战争史。  相似文献   

14.
赖际发同志是新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从1956年建筑材料工业部组建时起,他长期担任部长职务,为开发新型建筑材料,研制国防急需的特殊材料,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赖际发1910年出生在福建永定县汤湖乡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加过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他曾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后方政治部主任,晋冀豫边区游击队纵队政治部主任、旅政委、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政委等职;解放战争中,他担任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副部长职务,亲自组织领导后方军工生产,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红军总部参谋孔石泉曾长期在周恩来、朱德等红军首长身边工作。1937年4月的劳山事件中,陪伴在周恩来、张云逸身边的孔石泉幸免于难,成为周恩来的"难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孔石泉从总部参谋走上一线战场,陆续担任新四军第6支队第1总队政委、第5旅政委、11旅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第30师政委、10纵政治部主任和副政委等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队政工干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建国以后,孔石泉一直在  相似文献   

16.
封面人物     
《湘潮》1992,(2)
江华(1907—)瑶族。湖南江华县人。原名虞上聪,曾用名黄春圃。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衡阳地委群委书记,茶陵县委书记,红四军政治部秘书长,红军师政委。参加了长征。后任中央军委四局局长、八路军苏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安东省工委副  相似文献   

17.
张啸 《党史文汇》2018,(1):35-39
正1934年10月,年仅18岁的萧华跟着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的漫漫征途。长征中,萧华历任"少共国际师"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红一军团二师政委、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第一大队政委。他长期随红军先头部队行动,积极苦干,摸索出许多政治工作的好方法,不仅鼓舞了部队士气,激发了官兵斗志,确保了行军和作战任务的完成,还促进了民族团结,为红军顺利通  相似文献   

18.
黄烽:1916年出生于福安穆阳苏堤村。1938年3月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3支队6团政治处做常务工作,任技术书记。1939年夏初,"江抗"奉命东进,因受伤留在澄阳湖一带养伤,是沙家浜36个伤病员之一。1939年11月,任新"江抗"政治处副主任,战地服务团团长。1942年12月,任52团政治处副主任、高邮独立团政治处主任、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七纵队团政委、华东野战军十一纵队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  相似文献   

19.
正陈仁洪,江西省铅山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31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34年至1938年,他在闽北革命根据地历任上(饶)铅(山)独立营政委、闽北军分区政治部青年干事、军分区教导大队一中队指导员、闽北红军独立师三团一营政委、三纵队一支队政委、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二营营长。1934年12月,在即将进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的关键时刻,闽北苏区发生了一场由陈仁洪指挥的四渡桥阻击战。四渡桥位于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西部,这里  相似文献   

20.
古月 《党史博览》2009,(10):22-23
何丸希(1906~1982),四川省峨眉具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在四川、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东路司令员,新四军第六师副参谋长。1942年起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三旅政委,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五军政委,特种兵纵队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特种兵司令部政委,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