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瑜 《今日海南》2013,(11):20-20
一谈到对孩子的早教问题,“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多数妈妈的共识.于是乎,各种奥数班、美术班、书法班、象棋班、钢琴班喷薄而出.家长拉拽着满脸不快、泪挂两行的孩子冠以“为你好”的名义,硬逼着孩子“大满灌”,有种不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型选手誓不罢休的架势.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有幸观摩到两位妈妈的比划较量.其中一位妈妈先开口说:“你都不知道我儿子有多用心学习,上午刚去作文班,下午又带他来奥数班……”  相似文献   

2.
《就业与保障》2013,(10):6-6
小保:我所在公司由于生产紧张.决定改变原来的“一班制”生产方式,将员工分成白班和夜班“连轴转”,实现“人休机器不休”。而我由于生下孩子不过半年,每天晚上不仅需要哺乳而且还得照顾孩子。遂没有按照公司要求上夜班。公司因而以我不服从安排,并因脱岗已导致生产损失为由,不顾我已有两年工龄。干近日口头要我立马走人且拒绝给予任何补偿。请问公司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3.
一 孩子,你在哪里 9月2日中午1点,什邡县聋哑学校师生正在午休,校园里一片寂静。1点零7分,五(1)班女生邢华玉、曾兰之、王小兰、谭娟离开宿舍,匆匆走下楼来。 “上哪儿?”值周老师郭志聪手语查问。 “去……去厕所。”四位学生比划着慌忙离去。 接着,五(2)班男生谢英豪  相似文献   

4.
李庆山 《人民公安》2006,(22):45-45
今年5至6月间,某市及周边各县广为流传着一则骇人听闻的谣言,说:“最近有一伙专门侵害中小学生的犯罪团伙,将孩子掳走后,活活弄死,掏心挖肝。”还有传说:“某县已经有十几个孩子的心肝被掏走了。”还有人说:“有人发现一个小面包车内装满了小孩的尸体。”等等,谣言越传越邪乎,越传越恐怖,让人难辨真伪。于是有不少家长为了保证自家的孩子安全,每日上下学都由大人接送。也有学校的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也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在全校学生大会上或者班会上,再三叮嘱孩子们要注意安全,上下学结伴而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这样…  相似文献   

5.
程寒 《中国残疾人》2017,(11):56-57
孩子现在有我们,将来怎么办? 小刚(化名)患有孤独症,“刚上小学的那几个星期,我和她妈妈都几乎崩溃了.”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孩子父亲说的第一句话. 为了保证正常的课堂秩序,学校要求患孤独症孩子的家人在学校随班进行陪读,小刚的爸爸和妈妈只好轮流请假,每人半天.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宣武培智学校聋儿班,五六个孩子正围坐在一起准备上课。看见我进来,一个小女孩立刻冲着我调皮地眨眼睛,并且径直跑到我面前,把一双小手伸给我:“看,手脏。”原来,她的小手上有两道彩笔留下的印儿。年轻的高老师笑着对我说,我们的孩子待人特热情,一点不怕生。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1日,是焦作市各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许多孩子及其家长欣喜地看到,过去一个班高达90个学生的现象不见了,现在一个班的学生大都为60人左右.家长们高兴地说:“过去孩子们上课时人挤人,转身都困难,这下我们放心了,多亏了人大和政府啊!”  相似文献   

8.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09,(15):39-41
在北京交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记者在采访中碰到了一位前来咨询的家长。当这位家长得知高职直通本科的渠道十分狭窄后,她立即打消让孩子报考高职的念头。“选择职业教育岂不意味着进入了一条‘死胡同’,一辈子都只能当‘蓝领’,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她决定还是让孩子参加高考复读班。  相似文献   

9.
自然的孩子     
与一位3岁孩子的母亲聊天,她说平时很忙,每周只有一天能陪宝宝玩耍,但却不知该怎么既能和孩子消磨这一天的时光,又能有所长进。于是,她为孩子报了一个早教班,学费不菲。“很多同龄的小孩在一个大大的教室里,有外教老师带领大家学英文、听音乐、做游戏。早教中心还发了一套DVD,回家可以自己跟着电视机唱歌跳舞。”  相似文献   

10.
1991年董喜成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便回到老家河北邯郸市武安县,创办武安市聋儿语训班,成为武安特殊教育的拓荒者之一.当时,招收了9个聋儿,借居于一个小旧院,既要给孩子们语训,又要给他们做饭洗衣,孩子想妈妈了还要搂着哄着他们入睡,可谓“亦师亦母亦父”.那段日子里,他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几乎24小时“泡”在孩子们中间.他对孩子们“热”了,就“冷”了刚谈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教育部发文叫停了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父母送孩子上国学班代替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的,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据人民网)【评论】梁鑫: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阅读经典文本,以此开阔眼界、启发心智,原  相似文献   

12.
李立 《两岸关系》2001,(8):18-20
清华大学成立了台湾研究所,还举办了好几期“台商班”,记者很想知道,为什么清华大学要专门设立“台商班”?台商们抽出宝贵的时间学习,他们是否如愿,真正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为解开这些疑惑,记者走访了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常务副所长寇廷耀及“台商班”里的部分台商。 清华大学的“台商班” 刘震涛告诉记者,2000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成  相似文献   

13.
红旗可乐     
小女上学不几日,拿回来一样东西———三角形的红旗,上书“一年二班”。孩子没想到,老师会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她,因此双眼发光,脸蛋上的红晕久久不散。这是路旗。泰山小学一年二班的学生散学后,往右拐直至51号院的孩子(约五六名)在这面旗帜下鱼贯而归。我女儿是掌旗的人———其实说举旗即可,但“掌”更高昂。接下来要给这面旗找棍,因为它只需一尺长,就算不上旗杆了。全家人一致思考哪里有这样一根神奇的棍。后来姥爷从后院庞杂的藏品中找到一截柳木,菜刀削之,砂纸磨之,若有漆,必将漆之。总之,旗举在小女手中,在各个房…  相似文献   

14.
六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型家庭、在民主型家庭中,“给予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的占873%;“常常对孩子表示信任”的为84.6%;“即使孩子考试失败了,也给予孩子热情的鼓励”的占83.2%.“经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的占79.9%,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大都表现出健康人格,能够较好地自我接纳,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信心。溺爱型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孩子在我们家是最重要”的占74.1%;“宁肯自己省一点,也要满足孩子”的占71.3%;“条件好了,在物质上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占60.8%。此外.38%的家长说,“只要学习…  相似文献   

15.
桂林市机关幼儿园现有教职工 40名 ,入托幼儿30 0余名 ,大、中、小 9个班。多年来 ,我们本着全心全意为机关干部服务的宗旨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率先尝试将“艺术教育”和“快乐健身”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一、以“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为主线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一是提出“今天我以幼儿园为荣 ,明天幼儿园以我为荣”的口号 ,开展“以声教学 ,微笑服务 ,急家长所急 ,想家长所想”活动 ,大家真诚互助、无私奉献成为教职工群体的主流 ,“奉献者就最美丽”也成为教职工们…  相似文献   

16.
“学校规定穿校服,学生们的鞋子就成了‘名品展示会’。价格一般在400元-700元之间,上千的也很常见。这些名牌鞋子还经常翻新。”北京109中学高中班主任张方健对这一现象非常担忧。在近日走访了上百位学子。当记者问及他们怎么过生日时,大多说会邀请朋友吃饭、唱歌。至于花费,不少孩子满不在乎地说:“也就几百块钱。”经费从哪里来呢?  相似文献   

17.
父母甘愿被子女“捆绑”,既有父母对现在社会分层机制不平等的质疑因素在内,也是对不合理社会分层的恐惧所致。“90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几乎成为家庭战争的最大火药桶。父母把自己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急于传递给孩子,为了将来,他们把自己和孩子“捆绑”了:活着为孩子、挣钱为孩子;没有自己的社交圈、没有自己的空闲。(4月20日《中国青年报》)“不谈学习我们是朋友,一谈学习我们是敌人”,学习如此把孩子和父母连接在一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西城区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立下新的规矩,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要实行就近入学,各中小学对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要实行“零”拒绝。  相似文献   

19.
“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道出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班队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带好保安队伍的“法宝”,又是衡量管理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还能反映出班队长本身的道德品质。有句话说得好,“班子行不行,全看排头兵。”但现实中有的班队长在队伍中威信不高,缺乏感召力,平时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对保安员是一套,对自己又是一套,“讲功还可以,做功却很差”结果真理变“空理”,显得苍白无力。班队长带兵“德”为先,就是要以身作则,有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要有带好队伍、管好队员的责任,满腔热情,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不惜一掷千金送孩子上早教课似乎成了一种时尚。 一岁的黄子璇刚刚学会走路,她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妈妈的搀扶下慢慢地走过小独木桥。每次走过去,黄子璇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妈妈和老师也会发出惊喜的称赞。 这是一节早教课的场景。近年来,针对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风行中国各大城市,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不惜一掷千金送孩子上早教课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但是新手爸妈们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早教班”仍然不是很明确。这些婴幼儿早教机构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